“好!好一個南朝太後!好一個不知來曆的‘江先生’!”
耶律隆緒的聲音低沉,卻蘊含著雷霆之怒,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竟敢如此折辱我大遼使臣,視澶淵之盟如無物!更是放出狂言,說我大遼鐵騎奈何不得他中原山河?!”
下方,文武百官分立兩側,鴉雀無聲,皆能感受到皇帝那壓抑的怒火。
他們有些驚奇,不知那緊急情報中說了什麼,竟讓自家陛下如此暴怒。
“眾卿家,都看看吧!”
耶律隆緒將手中絹帛擲於禦階之下,目光如電,掃視群臣:“南蕭撻撻凜受辱被逐,增加歲幣之議被斷然拒絕,甚至揚言不懼與我大遼開戰!當我大遼鐵騎的刀鋒不利了嗎?!”
聽到這話,殿下以皇太弟耶律隆慶、大將蕭排押為首的武臣們紛紛出列,群情激憤。
“陛下!”
一位身著戎裝的契丹大將率先出列,聲如洪鐘,正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南朝如今他們自毀盟約,辱我使臣,若不出兵懲戒,我大遼威嚴何存?四方藩屬又將如何看我?”
“臣附議!”
又一位文官模樣的臣子出列,雖顯儒雅,但言辭犀利:“南朝這數十年以來,文恬武嬉,積弱已久,如今雖出了個強硬的太後,但根基未穩,丁謂方除,朝局動蕩。此時正是南下的天賜良機,既可揚我國威,亦可獲取南朝財富子女,以充國力。”
“竟敢公然毀約,辱我使臣,此奇恥大辱,必須用血來洗刷!”
“南朝懦弱,向來以金帛買平安,如今竟敢如此猖狂,必是那劉氏婦人牝雞司晨,昏聵不明!”
“宋主年幼,婦人當國,朝中剛經曆權臣清洗,必然空虛!此時不發兵,更待何時?”
“我大遼鐵騎天下無敵,正值兵強馬壯,國庫充盈之際,何須再與他們多費唇舌?臣願領兵十萬,踏破汴梁,生擒那劉娥,以雪今日之恥!”
“沒錯,陛下戰吧!”
“撕毀和約,南下牧馬!”
“讓宋人知道,誰才是這天下之主!”
一時間,主戰之聲甚囂塵上。
遼國正值國力鼎盛,兵強馬壯,文武官員大多驕橫,豈能忍受如此羞辱?
南侵的呼聲幾乎是一邊倒。
澶淵之盟雖帶來和平,但對許多崇尚武力的契丹貴族而言,亦是束縛。
如今南朝“背約”在先,正給了他們一個絕佳的出兵理由。
......
耶律隆緒看著群情激憤的臣子,眼中寒光閃爍。
他何嘗不想戰?
這些年雖與宋和平,但邊境小摩擦從未斷過,宋軍的虛弱他心知肚明。
如今南朝態度驟變,背後必有依仗,那個神秘的“江先生”是最大變數。
杯水化龍?
這是什麼手段?
莫非是什麼絕世武林高手?
這等高手,或許不能以一敵萬,難以阻擋大遼鐵騎,但用來奇襲、斬首,卻是威脅巨大。
不得不防!
但在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若此時退縮,他這皇帝的威信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