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棧休整一日,確認衛子夫母女一切安好後,江祈年便帶著五女繼續南下。
一路穿州過省,領略南國風光,與中原、塞北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致。
山巒愈發青翠,水流愈發豐沛,氣候也濕潤溫暖起來。
隊伍中多了小公主趙妙元,她年紀雖小,但性格乖巧,又已凝聚靈種,體質遠勝常人,行程並未因此拖慢。
反而她那份不諳世事的純真和對萬事萬物的好奇,給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
李滄海性子沉靜,對她頗為照顧,兩人時常並肩而行,低聲交流修煉心得,倒是比起李秋水都更加親近,宛如一對姐妹花。
至於李秋水,則是愈發刻意地接近江祈年,噓寒問暖,眼波流轉間媚意橫生。
巫行雲已經開始在教導塔娜月爾武功。
至於江祈年,則或是指點幾女武功,或是自身沉浸於對“萬化道域”和“萬化戰法”的感悟中,偶爾開啟直播與群中皇後分享見聞,日子過得充實而愜意。
一行下來,倒也其樂融融。
又過了將近二十天,一路跋山涉水,眾人終於進入了大理國境。
但見蒼山洱海,風花雪月,景色如畫,民風淳樸,與戰亂頻仍的北方相比,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段氏皇室篤信佛教,國內寺廟林立,香火鼎盛。
而天龍寺,更是大理國的皇家寺院,地位尊崇,武學淵源深厚,尤以鎮寺之寶“一陽指”和傳說中更高深的“六脈神劍”響徹武林。
江祈年就是為此而來。
一行人來到點蒼山腳下,但見山勢巍峨,林木蔥鬱。
天龍寺便坐落於山麓之間,殿宇莊嚴,梵音嫋嫋。
無需通傳,江祈年幾人氣質非凡,早已引起寺中僧人注意。
剛至山門,一位身著黃色袈裟、麵色紅潤、目光炯炯有神的老僧便帶著幾名弟子迎了出來。
他合十行禮道:“阿彌陀佛,諸位施主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乾?本寺乃清修之地,恕不接待女施主入內參拜,若欲禮佛,山門前有佛龕龕可供香火。”
這規矩與少林寺如出一轍。
江祈年還未開口,巫行雲已忍不住哼了一聲:“又是這套說辭,真沒新意,我們是來借書看的,不是來拜佛的!”
老僧聞言,眉頭一皺,看向巫行雲,見她隻是個女童,語氣卻如此老氣橫秋,不由訝異。
“小施主說笑了,本寺藏經閣內皆是佛經典籍,並無閒書雜記。”
江祈年上前一步,開門見山,依舊是那句熟悉的話:“大師,在下江祈年,遊曆天下,欲增廣見聞,印證武道。”
“久聞天龍寺乃大理武學祖庭,尤其‘六脈神劍’更是武林一絕,特來懇請大師行個方便,允我一觀貴寺武學典籍。”
此言一出,老僧及身後弟子臉色驟變。
“狂妄!”
一位脾氣較為火爆的弟子當即喝道:“施主好大的口氣,我天龍寺武學乃鎮寺之寶,尤其是六脈神劍,乃段氏不傳之秘,豈是外人說看就看的?施主此言,未免太不將我天龍寺放在眼裡!”
為首的老僧乃是天龍寺的玄真大師。
他雖較為持重,但語氣也沉了下來:“江施主,此乃祖訓,絕無可能,若施主為禮佛而來,敝寺掃榻相迎,若為武學而來,還請恕老衲難以從命,請回吧。”
說完,竟有逐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