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褪去了夏日的酷烈,變得格外澄澈與明亮,慷慨地灑向廣袤的大地。
原野上,原本連片的、沉甸甸的、泛著金黃光澤的粟米杆,在幾日緊張的搶收後,已顯露出大片大片被收割後的齊整茬口,像是一場盛大儀式後留下的莊嚴痕跡。
空氣中彌漫著新翻泥土的腥氣、禾稈被曬乾後的清香,以及一種屬於收獲季節特有的、忙碌而滿足的氣息。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規模浩大的秋收終於全麵來臨,自北向南,廣袤的明國疆域內,陸續陷入了緊張而喜悅的農忙之中。
為示朝堂對農事的極度重視,明王波彥再次領著家眷、近臣,浩浩蕩蕩卻又不事張揚地出得陽翟城,來到郊外的官田,親自彎腰持鐮,收割糧食。
這並非一次象征性的官祭,而是持續數日的真正勞作。
波彥意在身體力行,提醒各地官員務必將農事視為治國安邦的頭等要務,督促他們全力組織人力物力,儘快讓顆粒歸倉的秋糧安全入庫。
民以食為天,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任何環節都耽誤不得。同時,他也反複強調,秋收過後必須抓緊時機,快速翻耕土地,蓄養地力,為接下來播種越冬的冬麥做好萬全準備,確保來年夏收的指望。
波彥緩緩直起因長久彎腰而有些酸脹的腰身,抬手用汗巾擦了擦額角滲出的細密汗珠,長長舒了一口氣。
眼前這一大片金燦燦的粟米,總算被收割完畢。
他目光所及,是身後田埂上那些抬著筐子、來來回回忙碌穿梭的年少身影。
這幾日,不僅是他,他的子女,包括王太子波昶,以及波昶那位沒幾年即將過門的未婚妻裴妙,都一同下了田地,親身感受這稼穡之艱。
連續數日的曝曬與勞作,讓這些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年少之人都黑瘦了不少,但精神頭卻愈發健旺,眼神也更加明亮。出力多了,飯量自然見長,連帶著夜晚的睡眠也格外香甜。
看著孩子們額頭上不斷滾落的汗珠,以及被汗水浸濕後貼在額前的發絲,波彥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心疼,他停下手中的活計,揚聲喊道:“都過來歇息片刻!喝點水,喘口氣再乾不遲!”
孩子們聞言,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聚攏到田邊樹蔭下臨時搭建的涼棚裡。波彥看著自己快滿十二歲的大女兒波安,見她雖然臉頰曬得微紅,卻依舊眼神專注,動作利落,不由露出讚許的神色,溫言道:“不錯,今歲安安自始至終都沒喊過一聲累,看來是真的懂事,長大了。”
如今的波安,身量漸長,亭亭玉立,確實愈發顯露出沉穩的氣質。她完美地繼承了父親波彥的英挺與母親陶貞的秀美,眉眼如畫,顧盼生輝。
聽到父王的誇獎,波安先是有些不好意思,隨即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那笑容爽朗明媚,帶著幾分這個年紀特有的嬌憨,倒是衝淡了幾分方才勞作時的嚴肅,顯露出些許屬於少女的活潑本性。
“父王,安兒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她聲音清脆地說道,“如今孩兒深知糧食來之不易,每一粒粟米都凝結著農人的汗水與辛勞。這幾日跟著下地,更覺此言不虛。”
“我們自然要趁著這連日晴朗的好天氣,儘早將糧食收完歸倉才好。萬一遲了,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雨水將成熟的粟米與豆子打落在地裡,那該多麼可惜!”
“再者,學堂裡的先生也教導過,收獲的糧食最忌遇水受潮,一旦保管不善,極易發黴變質。而發黴的糧食,人是萬萬不能食用的,否則會生病。”
“安安現在也真正明白了,為何農人總要頂著這般炎炎烈日搶收搶曬,就是為了能及時將糧食曬乾,便於儲存,確保大家日後能有乾淨、飽滿的糧食果腹,度過寒冬與青黃不接的時節。”
“嗯,說得好!”波彥眼中讚賞之意更濃,“安安不僅能學以致用,更能體恤農人之艱辛,知曉民生之根本。這番見識,不負平日所學。回去之後,阿父定要好好給爾一份獎勵,以資鼓勵。”
一旁年紀較小的波慧,聽到父王要單獨獎勵阿姊,立刻也湊上前來,仰著小臉,帶著幾分急切於邀功的語氣說道:
“父王,父王!還有慧慧呢!還有靜靜阿姊她們!我們幾個也沒有偷懶哦!我們揀了好多好多掉在地上的粟穗呢,加起來都快裝滿一大筐了!”
“大兄之前就叮囑過我們,收割時難免有遺落,這些掉落的粟穗同樣珍貴,見到了就一定要拾起來,不能浪費。我們幾個可是跑遍了附近好幾塊已經收割過的田地,仔仔細細地把那些散落的粟穗都撿回來了!”
她口中的靜靜阿姊,以及一同撿拾粟穗的其他女孩,正是波彥當年在宛陵時收養的那十幾個孤兒中的幾位養女。
時光荏苒,昔日的懵懂孩童如今已漸漸長大成人。波彥對待這些養子養女,與親生子女並無二致,極其看重他們的教養與前途。
男孩不僅要學習經史子集,還需練習武藝,文武兼修。女孩則學習詩書禮儀、女紅持家,乃至一些基本的賬目管理,力求讓他們將來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中,年紀最長的養子波朗,早已追隨在大將張遼身邊學習兵法韜略,在軍中曆練已有不少時日。
他作戰勇敢,頗有謀略,立下了不少軍功,如今已憑借戰功升任屯長一職,獨自統領一部人馬。
此前,波彥領大軍攻伐袁術、進取中原的關鍵時期,為求順利招降並穩定猛將呂布,實現兵不血刃地接收呂布手中掌握的兗州三郡之地,波彥經過深思熟慮,促成了波朗與呂布之女的婚事。
兩家結為秦晉之好,這樁政治聯姻果然起到了關鍵作用,使得呂布最終下定決心歸順明國。如今,波朗與呂布之女的婚期已近,波彥這個義父更是毫不吝嗇,特意將陽翟新城中一處精致寬敞的宅院賜予他們,作為小兩口的新婚居所,以示恩寵。
說起來,因為這門親事,波彥與昔日號稱飛將的呂布,如今倒成了實實在在的親家。呂布投誠波彥之後,許是經曆了太多顛沛流離,也或許是看清了時勢,或是被波彥曾經一招打敗,倒也頗為識趣。
除了戰時奉命領軍出征,渴望憑借戰功獲得賞賜,平日閒暇之時,他並不主動沾染兵權,多數時間竟是待在家中,不是練武,就是與妻妾相伴,趁著未老致力於造人大業。
歸順波彥,對呂布而言,無疑是找到了一個足夠強大、穩定的靠山,也徹底結束了他多年來東奔西跑、四處尋找立足之地的狼狽生涯。
他的家眷終於得以安頓下來,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經過這一兩年的將養,原本因奔波而虧空的身體也調養得宜。其正妻嚴氏與那位有著傾城之貌的愛妾貂蟬,在呂布辛勤耕耘下,竟先後傳出喜訊,俱都有了身孕。
這可把呂布樂壞了,接連擺了好幾場宴席,廣邀同僚好友慶祝。他更是親自給昔日好友、如今的同僚兼女兒媒人張遼,送去了一封情真意切、長達數頁的感謝信,並附上百金作為謝禮,甚至還揚言,待兒子出生後,定要讓他拜張遼為義父,以續兩家之好。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