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董卓前期收到他派往,坐鎮汜水關華雄的戰報,信中說華雄與聯軍鬥將。大殺四方,陣斬多名大將,又殺得前來夜襲的孫堅部丟盔卸甲,隻得幾千人逃竄出去,留下孫堅大將祖茂。
董卓看到這些戰報,心情大好。衝散這些時日,自己整天擔心諸侯聯軍打到洛陽的壓抑,準備升華雄為汜水關都督,總覽汜水關軍政大事。
可沒過幾天,收到汜水關急報,華雄被聯軍豫章太守波才麾下,一名叫周泰的將領陣斬,董卓在國相府大發雷霆,摔了不少東西。大罵:“華雄,該死,誤吾大事。守好汜水關當記他大功,與關東之人鬥什麼將。”
旁邊一位四十上下,看著精明的中年人,勸解董卓道:“明公息怒,當務之急是派人接管汜水關,帶領大軍坐鎮,不可讓關東聯軍攻破此關。否洛陽危險。”
董卓聽完冷靜下來,對李儒說道:“汜水關由誰接任?”
李儒右手摸摸胡須,思考一會後說道:“明公麾下李傕善用兵,可擔當此任。”
董卓同意,下令李傕前往汜水關為主將,李傕趕到汜水關時,聯軍已攻城快十日,李傕重新布置守城。頑強抵禦聯軍,把聯軍又一次次打退。但李傕觀聯軍攻城軍隊,多數以臨時征召的青壯為先頭攻城軍隊,企圖以命換命,消耗自己守城兵力。
聯軍攻城快近二十日,李傕清點守城將士,五萬大軍如今隻有三萬餘,可關外還有源源不斷的青壯,自己這幾萬遲早也要被拚光,於是寫信加急向洛陽求援。
董卓收到李傕求援信後,沒有任何猶豫,他知道汜水關重要性,守洛陽,必守汜水。
自己帶領八萬大軍前往汜水關,留麾下西涼嫡係大將郭汜鎮守洛陽,看守皇宮,防止朝廷大臣作亂。
董卓擔心汜水關安危,派義子呂布與麾下並州狼騎先行前往汜水關支援。
自己帶著李儒與大部後續趕往汜水關,又想到如今關東聯軍的盟主袁紹,沒有此賊,就沒有如今這般麻煩事,自己還在洛陽享齊人之福。
董卓恨得袁紹牙根癢癢,讓人帶上洛陽袁府袁家所有人的頭,一同前去汜水關,他把這些人頭給袁紹好好看看,這是與自己作對的下場,欲知道袁紹看到這些人頭的表情。
呂布帶著並州狼騎,趕往汜水關的路上,知曉華雄被人陣斬,大罵廢物,同時也激起他好鬥之心,想著憑自家武力,陣前鬥將,將不會費吹灰之力大殺四方,到時自己在朝廷大軍與關東聯軍麵前,定能威風八麵,名揚天下。
他到達汜水關,不做休息,帶著麾下在關城外如同華雄一樣挑釁關東聯軍。
此時聯軍打掃完戰場,分好青壯,商議好分兵事宜,休息兩日出發,聯軍各諸侯正在大帳一一告彆。傳令兵就送來消息,汜水關敵軍援兵到達,打著呂字旗號,在關城外挑釁,言道要為華雄報仇,敢問他們關東之人可敢如之前一般挑釁。
眾諸侯一聽,明白今日走不了,想到剛剛分到青壯,增加自己麾下兵力的好處,紛紛打算為聯軍出一份力,欲派出大將迎戰呂布。
首先,河內太守王匡站出來說道:“盟主,吾麾下大將方悅可戰呂布。”
袁紹在主位站起來說道:“好,方悅何在,可敢帶兵出營前去迎戰呂布。”
方悅對著袁紹行禮說道:“那呂布是何人也?吾方悅有何懼哉。”
袁紹看著方悅這無畏表現,高興道:“好,方將軍不愧河內名將,令汝出戰呂布。”
方悅接令,帶著王匡給他的三千兵馬出營。
呂布見聯軍有人帶兵出來,上前問道:“帶兵者何人,可敢與吾呂布鬥上一鬥。”
方悅出列回呂布說道“河內太守麾下方悅,特來請教。”
呂布聽完哈哈哈大笑,雙腳一夾,赤兔馬飛奔而出,方悅也打馬衝出。兩人相遇,呂布出戟,方悅掉下馬去,沒了生息。
殺了方悅,呂布也沒回轉,直接衝向方悅帶出的三千人,在軍陣中來回穿梭,呂布麾下狼騎,也殺向這三千人,不到片刻,三千人倒下大部,其餘人丟盔卸甲,扔掉兵器逃掉。
呂布勒馬停下,執戟大笑,“哈哈哈哈哈,痛快,走,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