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交談一會後,都下去休息。
波彥帶著乖乖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波昶,欲回到彭脫安排的院子裡。
波昶這小子,坐在波彥主位左下方,看著阿父與眾人商議大事,誰出言,他盯著誰看,聽彆人出言。
不過嘴巴也是不停,吃著彭脫專給他備著的各種乾果吃食,喝著蜜水果汁,一直等波彥帶他出門,在外麵把憋著的一泡尿抓緊放出來。
波彥對他說道:“怎麼剛才不出去。”
波昶說道:“怕打擾阿父。”
波彥聽到兒子這般懂事的話,笑了笑,說道:“走吧,回去休息。”一把把兒子扛在肩頭,波昶雙手抱著波彥的頭,父子二人在夕陽下,影子被拉地長長的。四周護衛團團警戒周圍。
回到院子房間裡的波彥,思考二郡變六郡,郡太守該由誰擔任,豫章郡太守彭脫會到荊南任刺史,會稽郡太守一直被囚禁,也未向他投誠。會稽郡一直是太守府眾人共同治理。
這次共要一同任命六位太守。
波彥思考一番後。
決定鄱陽郡太守由裴元紹擔任,既要統兵,抵禦江北諸侯,又要治理地方,不過他重心還是在統兵上,可給他安排一個善政的郡丞。
豫章郡,波彥打算調二叔波德為太守,波德乃波才二弟,也就是波彥堂弟波鬆的父親。
波才加入太平道,在潁川率領黃巾造大漢的反,波家上下都被拉下水,波才如果失敗,三族也會消失,那還不如拚上一把。
波家散儘家財,招募流民入黃巾,波才也才得在潁川迅速壯大。
渡過長江,在會稽黃巾整編後,波家其他的人沒有再領兵,不是進入統帥府做書吏,就是進入統帥府後勤司管錢糧武器去了。
二叔波德在統帥府裡也是任勞任怨,做事滴水不漏,考慮到豫章郡位置特殊,且有親族坐鎮,也可穩定人心。自己麾下重要官職也得有親族。二叔最合適不過。
會稽郡調張昭為太守,兼任鹽鐵官,也同時負責推行曬鹽製鹽法,增加海鹽產量。
臨海郡調彭脫之子彭斌為太守,彭斌十五歲跟隨在波彥左右,熟悉政務府政令,彆看他今歲隻有二十三,已幫波彥處理過不少大事,執政經驗也很豐富。
將他任命為臨海郡太守,也合適,放出去為政一方,鍛煉鍛煉,也可為將來做準備,培養棟梁之材。也能補償彭脫為大局所受的委屈。
剩下的廬陵建安二郡看看明日見的那些人有沒有一郡之才,在行決定。
波彥也想到丹陽太守鐘繇也還沒有向自己投誠,如今丹陽郡還是由刺史府直接治理。極大拖累刺史府,波彥欲讓早已到達丹陽的唐瑁擔任。
早年波彥在山陰俘虜他,認出自己為老友兒子,後通過他歸順大漢朝廷,走到至今。
賈詡在長安設計,讓李傕把唐瑁作為朝廷使者,前往揚州宣旨封波彥為揚州牧,征南將軍。這份聖旨已在波府。
等波彥回到丹陽,刺史府就可改州牧府。也可建征南將軍府。
唐瑁本人也是頗具才能,早年舉孝廉,從官多年,治理過無數地方,又是父親老友,為丹陽郡太守也不錯。
等回到丹陽當麵詢問一下唐瑁意願。
波彥書寫好命令,用上印,讓人封裝好,發出。
本打算休息,轉頭見自己掛著的那副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