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吳侯,吾等二人對吳侯的安排沒有異議。”兄弟倆對視一眼後,齊聲說道。
糜竺與糜芳心裡非常清楚,如今的吳侯治下,權力結構分明,吳侯府下轄政務府、統帥府和監察府這三府。而政務府中的商業司司長一職,其地位和權力絲毫不遜色於政務府的其他六司。
這個職位不僅可以管轄吳侯所統治的四州商業所有事務,更重要的是,還能夠製定商法和商稅。如此一來,手中的權力可謂是大得驚人。
而且,他們糜家一直以來都以擅長經商而聞名,對於商業可謂是輕車熟路。
如能夠擔任這個商業司司長,必定能夠將吳侯治下商業治理得井井有條,為政務府賺到更多的錢糧,同時也能收到更多的商稅。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糜家在吳侯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得到吳侯的進一步重用,還能為家族帶來更多的榮耀和利益。
至於擔任吳侯身邊的書佐,雖然看似隻是一個小小的書吏,但在吳侯身邊做事,隻要能夠吃苦耐勞,勤奮學習,用幾年的時間贏得吳侯的信任,那麼將來外放為官時,便有可能成為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掌握著巨大的權力。
兄弟倆想到這些好處,沒有猶豫,直接答應吳侯的聘請。
其實糜竺最想要的是與波彥聯姻,將小妹嫁與波彥,成為外戚,掌握大權。
不過最後思考一番放棄了。
原先糜竺將徐州牧欲讓位於他人之事告訴劉備,也是欲要通過劉備當上徐州牧,後再與聯姻,獨攬徐州大權,讓自己糜家從商賈之家,慢慢變成權貴之家。
在波彥來到徐州後,糜竺多方打聽,也慢慢清楚波彥情況。
糜竺也明白了波彥不是劉備那種一無所有之人,波彥是一位鐵血,殺伐果斷之人,手握幾十萬強軍,治下千萬子民,不會被一樁小小姻親左右,自己糜家在波彥麵前可有可無。
且波彥如今這般權勢,身邊隻有一位妻子,就能看出波彥對妻子的寵愛,要是自己提及將小妹嫁與波彥,波彥會不會厭惡自己。
還有會不會惹陶夫人生氣,要知陶夫人乃是吳侯正妻,也是手握大權之人,帶著吳侯麾下眾將領妻子管著烈屬營。管著波氏全部產業,為波彥代執波氏族長之職,管著波氏之人,波彥的族叔、族叔祖這些人也得聽從陶夫人。
陶夫人而且手中還掌握著吳侯府的府衛兵權。這意味著她在吳侯府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和權力,如果有人膽敢忤逆她的意願,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糜竺深知這一點,所以當他考慮將小妹嫁給波彥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憂慮。他知道,這樣很可能會觸怒陶夫人,而一旦得罪了陶夫人,糜氏家族肯定會遭受嚴重的打擊,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徹底覆滅。
經過深思熟慮,糜竺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與波彥聯姻的想法。
波彥見糜氏兄弟如此爽快地答應為自己效力,心中自然十分滿意。他覺得這也算是對糜氏主動捐獻家產的一種回報,同時也為其他人心甘情願地捐獻家產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與糜氏兄弟交談了一會兒之後,波彥便起身告辭,離開了糜氏府邸。
他帶領著幾萬大軍,繼續在徐州巡視,以穩定徐州人心。
在糜氏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他捐獻家產。其中,陳登、曹豹等人也紛紛效仿,陸續將自己的大部家產獻給了波彥。
轉眼間便到了興平元年的三月底。波彥巡視完徐州,決定率領軍隊返回郯縣。在回到郯縣後,他先特意前往陶謙的府邸拜訪。
此時的陶謙已經從州牧府搬了出來,住在另一座宅院裡。這座宅院雖然沒有州牧府那麼宏偉壯觀,但也顯得頗為雅致。
波彥見到陶謙時,隻見他在園子裡修剪花木。波彥笑著說道:“伯父好雅興。多麼愜意。”
“哈哈哈,閒著無事可乾,這些花木正在開枝,修剪一番,看著更有美境。心情更為舒暢。”陶謙也是大笑回道。
接著說:“士英忙完了,巡視完徐州。還是士英厲害,一來徐州各世家俯首帖耳。紛紛捐獻家產,為士英做事。不似吾執掌徐州之時,受各家掣肘,剿個山賊都推三阻四。”
波彥:“伯父,不是吾厲害,他們都是懼怕吾麾下大軍的刀。”
陶謙繼續誇讚波彥說道:“那也是士英厲害,才能練出麾下如此強軍,還讓將士讀書。要是吾有士英這般才能,那能讓他們各家肆意侵占田地,還是士英能收拾他們。”
“士英今日回來也好,吾也有事要跟士英交代。吾老了,過幾日打算回到丹陽老家養老。這些年在徐州也置辦不少產業,吾也將它們捐獻出來,為士英養軍養民。”
波彥接受陶謙送出的家產,笑著說道:“好,吾接下伯父美意。過幾日吾也要回軍丹陽,到時吾等一起,也可作伴。”
波彥在陶謙府邸陪陶謙吃了一頓飯,回道徐州刺史府,也就原來的徐州州牧府。看看有何要緊之事。
在刺史府裡,與賈詡交談甚久。
波彥也知袁術從壽春遷到汝南平輿。冀州袁紹援助了曹操,不僅給糧草,還派兵增援。幽州公孫瓚派遣使者前來徐州欲與他結盟,向他購買軍械糧草。
人已在驛站待了多日。波彥也知護衛公孫瓚使者南下的是趙雲,波彥將與公孫瓚結盟之事交於賈詡負責,還要賈詡想儘辦法讓趙雲留下,讓趙雲與張遼訓練騎兵。
賈詡言道這事好辦。過後,賈詡找到公孫瓚使者,說道:“吳侯已同意與幽州結盟,可以賣軍械糧草到幽州,最好用戰馬交易。且吳侯欲求會練騎兵之人,吾觀之護衛使者南下的那名小將,騎術還不錯,可為吾侯練些騎兵,要是使者肯割愛,吾立馬簽下盟約,蓋上大印。”
李移子為了儘快與波彥簽訂盟約,早點買到軍械糧草,運回幽州用作擴軍之用。答應賈詡條件。
幾日過後。波彥帶著六萬大軍,加上陶謙一家。以及剛歸屬他的趙雲與公孫瓚送的千匹戰馬,班師回宛陵。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