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二年的歲首,宛陵下起了雪。
大地一片銀裝素裹,宛如一幅潔白的畫卷。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波彥回到宛陵已經多日。今日,他要在吳侯府召集眾人議事,同時也是為了慶祝正旦。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吳侯府的大門上,給這座府邸增添了一絲暖意。府內的庭院中,梅花綻放,香氣撲鼻,仿佛在迎接客人們的到來。
不一會兒,眾人便陸陸續續地抵達了吳侯府。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也紛紛向波彥道賀,取得荊北,得到了荊州的精華之地。
波彥坐在上方,微笑著回應眾人的祝賀。
待眾人落座後,他首先向大家詢問了災民安置的進程。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波彥知曉已經有六十餘萬人被遷往交州安置,並為他們分了土地。
大部分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屋,隻有少部分人還住在帳篷裡或者地窩子裡,不過官府正在竭儘全力協助他們建造房屋。
波彥對這個結果滿意,對眾人說道:“還有更多的災民正在陸續送往交州,按照半年多能安置六十萬人,估計再過五個月,就能遷足一百萬人到交州了。交州各郡的太守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著災民,各郡急需這些人口來填補空缺。”
尤其是交趾、九真與日南三郡。何儀與徐盛多次向政務府索要災民,填補三郡漢人人口,穩定地方,他二人好向外開疆,二人在邊境多時,帶兵掃了不少夷人部族,得到不少珍寶,讓政務府得利不少。
還向吳侯府送了好多中原沒有的奇花異草與鳥獸。波昶跟隨波彥到過交州,認識一些鳥獸,帶著波安他們養著這些動物,整日教一些鸚鵡說話。
不久前二人又向政務府要人,言道他們又開荒出不少耕地,等著人前去耕種。
波彥問完向交州遷人之事後,各司開始向波彥稟報情況。
民司司長陶讓率先出列說道:“啟稟吳侯,現今吳侯府所管轄的徐、楊、荊與交四州之地,人口共計一千四百三十餘萬人,戶數接近二百六十萬戶。”
波彥微微頷首,表示了解,接著陶讓繼續說道:“此外,四州的耕地總計有七千二百萬餘畝。”
聽到這裡,波彥的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他知道,人口與耕地是一個勢力的重要基礎。
陶讓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興平元年,吾等收到的地稅,各類穀物總計將近四千萬石。其中,用於養軍、支付官吏俸祿、賑災以及安置災民的部分,共計二千六百多萬石,剩餘一千二百多萬石。”
波彥點了點頭,對於這個數字,他心中有數。畢竟,養軍與維護地方穩定都需要大量的糧食支持。
陶讓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民司還通過向百姓與其他諸侯治下購買糧食,以及各地世家的捐獻或取得的糧食,使得政務府目前所存糧食足以支撐兩年的支用。”
波彥聽到存的糧食能用兩年之久,露出欣慰的笑容,有糧食就有保障,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最後,陶讓又說道:“目前政務府的浮財有金二十八萬,錢五十三億,還有其他各類珍寶若乾。”
波彥知曉政務府還有如此多錢財,也是頗為高興,他治下如今不用為財政發愁。
接著,其他各司的官員也紛紛上前,向波彥稟報各自部門的情況。
波彥也知曉四所學院在政務府付出巨大代價下,也快完工。講師與傅士也大多招募到。今年可招募學員入院。
讓波彥驚喜的是醫學院找到華佗,還有長沙一名叫張機的名醫。
波彥聽完各司官員的奏報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今日他是笑容不斷,聽到各司的好消息。頻頻點頭。
這些年來,他殫精竭慮,苦心經營,如今終於看到了成效,心中自然是無比欣慰。
內心想到:“若接下來每年都能有如此多的錢糧結餘,那麼一統天下的便不再遙遠。”
待眾人奏報完畢,波彥環視一周,開口問道:“如今大軍閒置,春耕之後諸位以為接下來該往何處用兵?”
眾人聞言,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大家都一致認為,應當先攻取九江與廬江二郡。如此一來,便可使荊、楊、徐三州連成一片,進而獨占長江天險,南方從此無憂矣。
波彥對眾人的意見表示讚同,說道:“好,那依諸位所言,大軍先取九江與廬江二郡。”
波彥見諸事商議得差不多了,心情愉悅,便吩咐左右準備酒宴,宴請眾人。
不多時,酒菜陸續上桌,舞姬們魚貫而入,在中央翩翩起舞。波彥與眾人一邊欣賞著美妙的歌舞,一邊開懷暢飲,儘情享受這難得的歡樂時光。
但不一會,吏司司長張毅出列說道:“稟吳侯,吾還有一事,需得吳侯決斷。”
波彥見張毅一臉嚴肅,想必是有要事,對著張毅說道:“子剛還有何事?但說無妨。”揮手讓舞姬下去。
“稟吳侯,吾剛思之。民司掌籌算人口戶數,田畝,各地各類府庫,又掌稅收,權利之大,古往今來,皆未曾聽聞,請吳侯分治民司。”
張毅話一說出口,便引得眾人議論,要知民司司長陶讓,可是陶夫人父親,妥妥吳侯府外戚,要分他之權,不怕得罪陶讓,進而得罪陶夫人,惹得吳侯不喜。
眾人皆對張毅膽量佩服起來。
這時郭嘉也出列支持張毅之言,也言道民司如今所轄製太多事宜,太過臃腫,權利也過大,也該到分治的時候。
剛到監察府上任的蒯越,也出列也附議張毅。接下來也不少人附議。
波彥見之,近一半多人支持分製民司,轉頭對著陶讓問道:“外舅,爾為民司司長,有何要說?”
陶讓出列:“稟吳侯,吾也同意分治民司,吳侯治下之地越來越廣,民司所做事情越來越多,要是吳侯治下再取得新地,民司很難麵麵俱到,恐耽誤吳侯大事,請吳侯分治民司。”
“好,既然外舅也同意分治民司,吾看便如此,新成立一司,名叫稅務司,負責原先民司全部各種稅收之事。”
波彥見陶讓也無意見,便同意分治民司,接著開口向眾人問道:“諸位可知有誰合適擔任稅務司司長,都可向吾舉薦。”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