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府內,一片肅穆。
為孫策置辦葬禮的人們忙碌而莊重地布置著靈堂,白色的布幔和黑色的挽聯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也在為這位英年早逝的人默哀。
“江夏裴太守到!”門外傳來一聲高喊,打破了靈堂內的沉寂。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裴元紹身著素服,緩緩走進靈堂。
裴元紹麵色凝重,他作為使者前來吊唁逝者,當他走到孫策的牌位前時,不禁凝視著那上麵的名字,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天助吾也!”裴元紹心中暗想,“孫策一死,不久之後,皖縣恐怕也將歸屬吳侯。”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表情保持莊重,然後恭恭敬敬地給孫策上了幾炷香。
上完香後,裴元紹轉過身,對孫府的眾人說道:“逝者已逝,還望諸位節哀順變。”他的聲音低沉而誠懇,帶著一絲悲傷。
孫府的人們對裴元紹表示了感謝,然後請他到一旁稍作歇息。有人上前招待他,為他端來茶水點心。
葬禮結束後,裴元紹默默地離開了孫府。
他出了城,回到自己的大營,將孫策的死訊告知了眾人。眾人聽聞這個消息。
也知這意味著什麼,孫策一死,廬江將沒有領頭人,下麵之人定各有想法,更容易勸降。
郭嘉先出言說道:“吳侯來信,言道他不打算先攻打壽春,而是先奪取廬江,再集中全部兵力圍困壽春。吳侯已經親自率領大軍進入廬江了。”
他頓了頓,接著說:“看來吾等得儘快把孫策的死訊告知吳侯,讓他知曉這個的消息。”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郭嘉的看法。有人提議道:“是啊,若能讓吳侯出麵,或許能早日勸降皖縣,順利接收廬江。如此一來,吾等的將士也能少些傷亡。”
眾人商議已定,便立刻行動起來。郭嘉迅速寫好一封信,詳細說明了孫策的死訊以及當前的局勢,然後將信交由一名快馬使者,命他加急送往九江。
張既在一旁提醒裴元紹呂虔二位主將:“雖然孫策已死,但吾等絕不能掉以輕心。在這個關鍵時刻,大營的警戒必須更加嚴密,以防敵軍趁機來襲。”
裴元紹與呂虔深知其中利害,齊聲應道:“是,張刺史放心,吾等定會加強警戒,絕不讓敵軍有可乘之機。”
裴元紹與呂虔退了下去之後,二人到處巡查大營防務,確保萬無一失。等待吳侯到來。
波彥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一路從合肥行進至廬江安國。大軍在城外停下腳步,開始安營紮寨,讓長途跋涉的將士們得以稍作休整。
與此同時,工匠們則帶領著民夫忙碌地組裝著攻城器械,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似乎一場激烈的攻城戰即將拉開帷幕。
波彥此刻正在大帳之中,閉目養神。然而,就在他剛剛合上雙眼不久,帳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鬨聲。波彥心中一緊,連忙睜開眼睛,高聲問道:“何事如此喧嘩?”
帳簾被猛地掀開,刑道榮快步走了進來,稟報:“啟稟吳侯,皖縣有來信。”波彥聞言,精神一振,急忙吩咐道:“快,傳信使進來!”
不一會兒,傳令兵匆匆走進營帳,見到波彥後,立刻單膝跪地,行禮道:“拜見吳侯,吳侯萬安。這是郭軍師給吳侯的急信。”說著,他將手中的信件高高舉起。
刑道榮見狀,趕忙上前接過信件,仔細查看了一番,確認無誤後,才將信轉交給波彥。波彥接過信,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起來。
信中的內容讓波彥大吃一驚,原來孫策已經不幸身亡。郭嘉在信中懇請他儘快前往皖縣,出麵勸降皖縣,以便早日接收廬江郡。
波彥立馬下令:“刑道榮,召集眾人議事,另外親軍做好準備,與吾趕往皖縣。”
刑道榮領命而去,這時波彥見傳令兵還在,對他說道:“爾辛苦,快快起來。”
“喏,多謝吳侯。”傳令兵聽波彥之令起來。波彥見這名傳令兵做事頗有規矩,人長得也較俊美,起了惜才之心。
對他問道:“在軍中可有認字讀書?姓甚名誰?在軍中何職?”
這名傳令兵回道:“啟稟吳侯,吾叫呂蒙,吾在軍中常常跟隨授課先生讀書寫字,已讀過幾本兵書,因送信立功,擔任屯將一職。”
吳下阿蒙,看來留名青史的人都不簡單。波彥心中想到。
波彥點頭:“嗯,吾看汝年齡還小,便能立功當上屯將,也不簡單之人,今後要多讀書,多讀書是好事。”
“汝可知吾在宛陵建的軍校?等九江廬江二郡之戰結束後,要在全軍選取優異者一千五百名將士入校。在軍校中學習兵法。學有所成後外放領兵。”
“啟稟吳侯,如今全軍都知曉宛陵軍校,全軍上下都在為入校名額賣力,爭取立更多功勞,入校學習兵法。將來為吳侯打下大大的疆土。”
“小的也在為入軍校努力,讓手中每一封信準時送達,不敢耽誤軍情。”呂蒙一臉認真的回道。
波彥看著呂蒙,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做事就應當如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儘力做到最好。無論是送信,還是領兵打仗、讀書學習,都不能有絲毫懈怠。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問心無愧。”
說完,波彥略作停頓,然後接著說:“吾給汝一個機會,特批爾進入軍校學習。望能在校中發奮圖強。”
波彥一邊說著,一邊取來紙筆,鄭重地在上麵寫下“可入學”三個大字,然後簽下自己的姓名,並蓋上印章。
呂蒙站在一旁,雙手微微顫抖著,接過這張對他來說猶如一字千金的紙張。他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心中充滿了感激和興奮。
呂蒙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砰砰地磕起頭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眼眶。他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隻能用這種最質樸的方式來向波彥表示自己的敬意和決心。
波彥見狀,連忙讓呂蒙站起來,同時溫和地說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應當流血不流淚。”
就在這時,賈詡等人也來到了大帳。波彥揮了揮手,示意呂蒙先下去。
呂蒙領命後,緩緩起身,向波彥行了個禮,然後轉身離去,腳步有些踉蹌,但卻充滿了堅定。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