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停下!”李傕的怒吼聲如驚雷一般在皇帝一行人的耳邊炸響。
他揮舞著手中的大槍,一路狂奔而來,所過之處,鮮血四濺,又一個跑得慢的朝廷官員慘叫著倒地身亡。
劉協坐在馬車裡,聽到李傕的喊聲,心中猛地一緊,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捏住。
長期以來,他一直是彆人手中的傀儡,被人隨意擺布,心中早已充滿了恐懼與無助。
如今,聽到李傕的呼喊,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害怕自己會再次落入西涼人的手中,過上那種擔驚受怕、任人欺淩的日子。
“快,快離開這裡!”劉協驚恐地對馬車外的護駕將士喊道,聲音中充滿了絕望與慌亂。
董承騎在馬上,聽到劉協的呼喊,連忙策馬靠近馬車,安慰道:“陛下放心,吾已派人前去阻攔追兵,賊軍一時半會兒追不上。”
之後劉協被董承帶著快速逃離。跑了不知多久,後麵沒有了追兵。
隊伍行軍也慢了下來。
董承又策馬到劉協馬車身邊說道:“,陛下,隻要吾等再走上一段路,馬上就要進入弘農了。到時穿過弘農,到了洛陽,陛下便可詔令天下兵馬進京勤王,屆時,區區西涼賊,又豈能抵擋吾大漢王師的雄威!”
董承的話雖然給了劉協一些安慰,但他的內心依然無法平靜。
他知道,李傕郭汜二人的追兵不會輕易放過他們,而前方的道路又充滿了未知。然而,此刻他也彆無選擇,隻能寄希望於董承的安排,祈禱他們能夠順利逃脫李傕的追捕。
又聽到董承在馬車外激動接著說道:“陛下,到了洛陽,隻要陛下手中掌握著兵權,那麼就算是天下的諸侯們也絕對不敢輕易地對陛下不敬,他們都會對陛下畢恭畢敬、唯命是從。”
“到那個時候,陛下就有機會重振大漢的雄風,中興大漢!”
劉協坐在馬車裡,心中的希望之火終於被董承的話點燃。
他不禁開始想象自己到洛陽之後的情景,想象著能夠召集天下的義士前來勤王,共同對抗那些企圖分裂大漢的各地諸侯。
劉協聽說洛陽如今在曹操的掌控之下,已經逐漸恢複生機,城中百姓也開始多了起來。
他不禁對曹操產生了一絲期待,心想如果曹操能夠再將皇宮修繕一番,維護好大漢的威嚴,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這樣一來,自己東歸洛陽,也有落腳處。
如果曹操還對大漢忠誠,能為他所用,自己還能給曹操封侯封官。
然而,就在劉協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原本平靜的行軍隊伍突然被一陣騷亂打斷,眾人紛紛駐足觀望,隻見前方不遠處,董承正一臉凝重地望著楊奉率領的前軍折回。
楊奉快馬加鞭地衝到董承麵前,焦急地喊道:“國丈,大事不好!郭汜率領大軍繞道前方,攔住了吾等的去路,而且他們正朝這邊趕來,這可如何是好?”
董承深知形勢危急,稍有耽擱便可能導致全軍覆沒,陛下會被帶回長安。重新落入西涼魔掌。
他當機立斷地對楊奉說道:“事不宜遲,吾等必須立刻做出決定。留下一部分人斷後,阻擋郭汜的追兵,其餘人則護送陛下南下,繞道前往洛陽。”
楊奉聽聞董承已有應對之策,心中稍安,他轉頭看向身後的一名部將,高聲喊道:“徐晃,汝率部留下斷後,務必擋住西涼人,為陛下爭取足夠的時間南下。”
“遵命!”徐晃麵無表情地領命,讓人難以揣測他對於被留下斷後的想法。隻見他率領著一千將士,毅然決然地站在了隊伍的最後方,目送著帝輦緩緩消失在視線之中。
待帝輦遠去,徐晃環顧四周的山丘,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絕妙的計策。
他立刻對身旁的副將下令道:“汝帶領騎兵,在馬後拖拽樹枝,待我大旗移動之時,立刻在山後疾馳,揚起漫天塵土,佯作大軍埋伏的模樣,以此嚇退敵軍。”
“喏。”隨著一聲應諾,副將迅速帶領騎兵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山後,他們的任務是砍伐樹枝綁在馬後,並巧妙地埋伏起來。
與此同時,徐晃遠遠地望見遠處揚起的一陣煙塵,心中立刻明白西涼軍已經追了上來。他麵色凝重,毫不猶豫地下令麾下的將士迅速列陣,嚴陣以待,準備迎擊來敵。
而在另一邊,郭汜率領著他的西涼大軍疾馳而來。
當他勒馬停下,定睛一看,隻見前方山下有大約千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郭汜心中暗喜,他深知皇帝就在不遠處,隻要能迅速解決眼前這千人的阻攔,然後快馬加鞭追上皇帝,將其奪回,那麼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他也能重新回到長安,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想到這裡,郭汜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覺得隻要皇帝還在他們手中,他就可以高枕無憂。自從皇帝逃出長安,他們睡覺都不安穩。
於是,他欲下令讓麾下的兵馬衝上去,殺掉這些攔住他們去路的礙事之人。快點追上皇帝。
郭汜突然見這千人帶頭的將領沉著冷靜,臉上露出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不懼他們西涼大軍。
徐晃大喊一聲,“衝。”大旗一動。
山上的副將,立馬讓騎兵拖拽樹枝奔跑起來,瞬間幾個山頭塵土飛揚,仿佛有幾萬大軍要從山上衝下來。
郭汜見徐晃不要命的對著他衝了上來,又見周圍山上都揚起漫天黃土,認為自己被埋伏了,下令抓緊後退,他自己先一步打馬回轉,瘋狂往後跑去,麾下見將軍都跑了,也掉頭追在郭汜身後。
徐晃追殺一會,便停下來,要是追遠了,就該露怯了。看著退遠的西涼軍,徐晃帶兵返回,駐紮在山上,繼續為皇帝拖延南下的時間。
賈詡知道弘農之事太過重要,畢竟裡麵還有皇帝之事,出不得紕漏,自己與西涼軍有舊,段煨又是自己武威同鄉,也是自己把他引薦給明公。
理應自己也該到弘農一趟,解決弘農之事,議事完第二日,賈詡就向波彥請命前往司隸。
波彥考慮到接下來忙於秋收,不對外有兵,沒有大戰,也就同意賈詡之請。
賈詡在人護送下,一路先趕往南陽。
不過同行還有一個出乎意料之人。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