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錯,這就是吾領爾等來田裡乾活最重要的原因。”波彥滿意地點了點頭,看著大兒子,眼中流露出一絲讚賞之色。
接著,他的目光轉向了還在悠然自得地喝著酸梅湯的大女兒波安,微笑著問道:“安安,汝可知曉,汝身為女兒身,卻也被阿父喚來田裡乾活,究竟是何緣故?”
波安聽到父親的問話,連忙放下手中的杯子,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回答道:“阿父,安安自然知曉。”
“阿父此舉,乃是想教導吾等,天下百姓種地之艱辛,每一粒糧食皆來之不易,故而不可隨意浪費。”
“同時,亦要吾等懂得體恤天下百姓,將他們所繳納之賦稅,用之於正途,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波彥聽著女兒的回答,心中甚是欣慰,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滿意地看著波安,誇讚道:“好!吾女果然聰慧過人,恰似汝之阿母。今日安安於農活中亦能堅持到底,實乃難能可貴,理應嘉獎。”
又對二兒子問道:“曦兒,今日乾農活有何感悟?”
波曦聞言,連忙抓緊站起來,雙手抱拳,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回稟阿父,孩兒今日乾農活,確實深有感觸。這農活實在是太累人了,尤其是抱著這一把把的稻穀,感覺全身都被稻子刺得癢癢的,很不舒服。”
“而且,乾活需要的人手太多了,像今日祖父、阿父在田裡割禾,我們這些小孩就得不停地來回奔跑,抱著稻把送到田埂邊。不僅如此,刑叔與許叔他們也累得滿頭大汗,實在是辛苦啊。”
說到這裡,波曦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繼續說道:“所以,孩兒認為,阿父應該下令讓工司、農司的工匠們多多開動腦筋,製造出一些能夠幫助百姓省時省力的各種農具。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輕百姓們的負擔,讓他們少受些勞作之苦,還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波彥聽完波曦的回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顯然對這個答案也非常滿意。他心想,今日帶這些孩子們出來體驗農活,果然沒有白費功夫,他們都從中收獲了不少。
於是,他點點頭,讚許地說道:“嗯,曦兒所言極是。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曦兒能想到這一點,確實說到了關鍵之處啊。”
“爾等誰還有不同感悟?”
波彥又問了其他小孩,三兒子波昭跳出來說道:“阿父,乾農活太累了,為什麼不去搶彆人的,也把人抓回來為吾等種地,等昭兒長大了,要率軍幫阿父把糧把錢把人統統搶回來。讓吾侯府的庫房堆的滿滿的。”
波彥被波昭的話嗆了一下,怎麼這三兒子比自己還狠,還好戰,對他說道:“昭兒,不要老是想著搶彆人的,彆人又沒有跟你有仇有怨。”
“哦,昭兒知道了,有仇有怨就可以搶了。”
“咳咳咳,明兒爾有何感悟?”波彥被三兒子波昭的話整的有些無語,還是想著搶。轉頭問向一個義子波明。
波明站出來,他的身形在這幾年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於在吳侯府中這幾年吃得好喝得好,他的身體逐漸變得高大而強壯,甚至比外出從軍的波朗還要高出半個頭。
然而,波明比波朗小一歲,波彥並未讓他離開府邸,而是繼續讓他讀書習武。
波明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自信地回答道:“義父,孩兒的看法與昭弟完全一致。吾等不僅要搶奪異族的糧食、錢財與人口,更要將他們的土地、牲畜一並奪回來。”
“再將之分配給將士與百姓。隻有這樣,才能讓人們過上富裕的生活。”
接著,波明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向波彥誠懇地請求道:“義父,孩兒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理應為義父分擔一些事務。”
“明兒也渴望像朗兄一樣投身軍旅,為義父征戰天下,開拓廣闊的疆土,並將其奉獻給義父,以此來報答義父的養育之恩。”
波彥凝視著波明,心中感慨萬分,他深知這個孩子已經逐漸長大成人。
他語重心長地對波明說道:“明兒,爾可一定要思慮清楚!這戰場上刀光劍影,箭矢橫飛,稍有不慎便可能會命喪黃泉。不懼乎?”
波明目光堅定地看著波彥,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義父,孩兒早已深思熟慮過了。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就應當頂天立地,無所畏懼!”
波彥見狀,知曉波明這個孩子決心已定,說道:“好,既然如此有決心,那義父自然也會全力支持。”
“這樣吧,義父也為明兒找一位師父,讓他傳授給爾一些真本事。明兒不是說想要去征討異族?那就前往交州,到徐盛將軍的麾下聽候調遣。他可是立下無數戰功,定能教你許多有用的本領。”
波明一聽,頓時喜出望外,他連忙謝道:“多謝義父!孩兒定當不辜負義父的期望,前往交州奮勇殺敵,為義父開疆擴土!”
波彥微笑著點了點頭。讓人下去休息,下午還要繼續忙活收糧。
連續幾日,波彥帶著孩子在田裡乾活,終於把稻穀全部收完,這才帶人回城回府,眾人都黑了一圈。
不過結果是真的好,小孩明白了百姓種田的不易,吃飯掉落的米粒自己也撿回送入嘴中吃了下去。
看來以後都得這樣教育後輩,不能養在深府大院中,不知民間疾苦,到時胡作非為。
波彥也想到今後政務府官吏提拔也得有下到農村做實事的經曆,懂得百姓需求,才能更好為官治理地方,而不是空談誤事。
秋收結束,波明也配了護衛前往交州曆練了。
波彥也打算對中原用兵了。開始集結兵馬,征召民夫,源源不斷的把錢糧運往邊界。
為了更順利收回兗州、豫州。給彭城的張遼送去了一封信。
河北,因秋收也結束了,袁紹對易縣更加賣力賣命的攻打,公孫瓚派出的信使終於突破包圍,一路偽裝,躲避袁兵的追捕。終於把求援信帶到徐州,又一路快馬加鞭朝宛陵趕去。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