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略作思索,從容答道:“學生以為,韓馬聯軍雖眾,實則各懷異心。觀韓遂此人,老謀深算,用兵謹慎;而馬騰雖勇猛有餘,卻智謀不足。”
“二人表麵聯合,實則各懷鬼胎。學生建議,可遣一軍佯攻馬騰部,誘其出擊。馬騰性情剛烈,必不甘受辱,定會率軍迎戰。屆時,另遣精騎直取韓遂中軍。韓遂素來多疑,見馬騰部受攻,必不會全力相救。待其猶豫不決之際,我軍可一舉破之。”
郭嘉聞言,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撫掌笑道:“孔明所見與嘉不謀而合。不僅如此,嘉觀羌兵雖驍勇善戰,卻有其致命弱點。羌兵善騎射而不善步戰,且各部首領之間亦有嫌隙。吾軍可設弩陣於前,以克製其騎兵優勢。待其騎兵受挫,再以步兵分割包圍,必可大破敵軍。”
波彥凝神細聽,不時點頭。待二人言畢,他沉吟片刻,道:“奉孝所言極是。不過,此戰關係重大,還需謹慎行事。奉孝,爾即刻派人詳細探查敵軍糧草儲備。”
看了一下諸葛亮,“諸葛小子,協助郭尚書、賈尚書繪製布防圖。明日,孤要看到完整的破敵之策。”
三人領命而去。波彥獨自站在沙盤前,目光深邃。他知道,這一戰不僅關係到明軍在涼州的立足,更關係到未來西域商路的開拓。若能一舉擊潰韓馬聯軍,則河西門戶大開,明國勢力可直抵玉門關外。
呂蒙帶著戰書進入狄道城中。街道兩旁,羌兵持刀而立,目光凶狠。呂蒙麵無懼色,昂首挺胸,徑直走向太守府。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既受明王重托,便是刀山火海也要闖上一闖。
太守府內,韓遂正與馬騰商議軍務。
見呂蒙進來,馬騰當即拍案而起:“好個波彥,竟敢派人下戰書!”呂蒙不卑不亢,將戰書遞上,道:“明王有言,若二位將軍願降,必以禮相待。若執意頑抗,三日後戰場上見分曉。”
韓遂仔細閱讀戰書,心中暗驚。戰書中,波彥不僅準確指出了聯軍糧草不足的困境,更點破了各部之間的矛盾。
他抬頭看向呂蒙,隻見這年輕人雖被侍衛押著,卻神態自若,不禁暗讚波彥麾下人才濟濟。
待呂蒙被帶下後,韓遂將戰書遞給馬騰,沉聲道:“波彥想速戰速決,回軍中原對付曹操、袁紹。此人心思縝密,不可小覷。”馬騰粗粗看過戰書,怒道:“波彥小兒,欺人太甚!吾涼州男兒,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韓遂搖頭苦笑:“壽成兄有所不知。吾軍雖眾,實則危機四伏。遂隻有二郡之地,秋收剛過,府庫已空,勉強養得起本部兵馬與借來的羌兵。八萬多兵馬每日人吃馬嚼,不出月餘,糧草將儘。到時不戰自潰啊。”
馬騰聞言,神色黯然。他何嘗不知處境艱難?武威一郡養五萬兵馬,早已掏空府庫。為向羌人借兵,更是割讓了三處草場。如今軍中存糧,也是不多。
二人商議至深夜,最終決定接下戰書。韓遂長歎一聲:“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勝則可取關中,敗則...罷了,成王敗寇,在此一舉!”
三日後,黎明時分,隴西平原上戰雲密布。晨霧尚未散儘,兩支大軍已列陣相對。明軍陣列嚴整,旌旗蔽日。
波彥玄甲紅袍,立於中軍大纛之下,左右呂布、周泰等將領簇擁。軍陣前方,三千弩手嚴陣以待,弩箭在晨光中泛著寒光。
對麵,韓馬聯軍營寨連綿數裡,羌騎往來奔馳,呼哨聲此起彼伏。馬超率領的西涼鐵騎位列右翼,人人白衣白甲,殺氣騰騰。韓遂本部則占據左翼高地,依托地形布防。
戰鼓未響,兩軍對峙的肅殺之氣已彌漫整個戰場。波彥環視四周,見諸葛亮有些緊張,便笑道:“孔明初次臨陣,可有所感?”
諸葛亮定神回道:“學生觀敵軍布陣,韓遂部占據高地,顯然是采取守勢;馬騰部陣型前突,必是主攻。正如日前所料,二人戰略不一,此戰我軍勝算又添三分。”
話音剛落,呂布按捺不住,請命道:“大王,讓末將先去挫挫敵軍銳氣!”
波彥頷首:“準!但需謹記,探明虛實即可,不可戀戰。”呂布得令,率三千鐵騎如離弦之箭直撲敵營。隻見他方天畫戟舞動如風,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馬騰見狀大怒,急令馬超率軍迎戰。兩員虎將頓時戰作一團,方天畫戟與虎頭湛金槍碰撞之聲不絕於耳。戰至五十回合,馬超與麾下兵馬漸露敗相。
韓遂在高處觀戰,心中暗急,卻因顧及本部安危,未敢全力相救。
波彥見時機已到,當即下令:“擂鼓!全軍進攻!”戰鼓震天響起,明軍步騎協同推進。前排弩手萬箭齊發,密集的箭雨壓製住羌騎衝鋒。中軍重步兵結成龜甲陣穩步前進,兩翼騎兵如利劍般直插敵軍軟肋。
戰況最激烈處,周泰率一支奇兵突襲韓遂後軍。這支精銳每人皆配雙刀,衝鋒時吼聲如雷。韓遂後軍都是羌兵,雖驍勇善戰,卻從未見過如此不要命的打法,頓時陣腳大亂。
與此同時,李傕部死死纏住馬騰主力。西涼鐵騎雖勇,但在明軍弩陣的壓製下難以發揮優勢。戰至午時,烈日當空,戰場上屍橫遍野。韓遂見大勢已去,倉皇率親兵突圍。馬騰獨力難支,隻得下令撤退。
夕陽西下時,明軍開始清理戰場。此戰斬俘敵軍四萬餘人,繳獲糧草輜重無數。更重要的是,繳獲的羌族戰馬多達萬匹。
戰後,波彥在軍中大擺慶功宴。篝火熊熊,烤肉飄香,將士們舉杯相慶。波彥特意將諸葛亮叫到身邊:“今日一戰,爾小子獻策有功。說說看,想要什麼賞賜?”
諸葛亮躬身道:“學生不敢居功。惟願追隨大王學習治國安邦之術。”波彥大笑:“好!待平定涼州,就到政務府去曆練吧。不過如今,還有件要事需爾協助子布。”
他轉向張昭,“鹽湖收回之事,讓孔明同去。這孩子心思縝密,或可助爾一臂之力。”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