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見劉璋聽進去了,心中稍定,整了整衣冠,從容奏對:“大王,臣以為,非但不能與劉備交戰,反而應暫且隱忍,主動與之交好。此非示弱,實乃韜光養晦之策。”
“什麼?與他交好?”殿中頓時一片嘩然,眾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方才還肅穆莊嚴的大殿,此刻如同沸騰的鍋鼎,各種質疑、不解、憤怒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幾位老臣更是激動得胡須顫抖,幾乎要當場駁斥。
連一向沉穩的吳懿都皺起了眉頭,右手不自覺地按在了劍柄上,顯然對這個提議感到意外且難以接受。
“正是!”黃權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如同洪鐘般壓過了殿內的嘈雜。他目光炯炯地掃視眾人,神色坦然,毫無懼色。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如今劉備已占據雒城,事實掌控了廣漢郡大部,此已成定局。與其耗費兵力爭奪,空損吾巴蜀元氣,不如順水推舟,表奏他為廣漢太守,使其名正言順。”
“然後,大王可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者,攜帶重禮,前往雒城與劉備結盟,約定共同對抗強敵波彥。如此,便可暫時穩住劉備,甚至能將其化為巴蜀北麵的一道屏障。此乃以敵製敵之策,還望大王明鑒。”
他見眾人漸漸安靜下來,但臉上仍帶著疑慮,便進一步闡述其策略,聲音在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大王試想,如今中原、司涼,袁紹、曹操、波彥三方勢力交織,矛盾深刻。”
“巴蜀雖被波彥隔絕,但也知如今天下大勢,袁紹擁三州之地,帳下數十萬。曹操有涼並胡騎,加之河東、河內二郡,有智略超群的荀氏叔侄等人及親族大將輔佐,實力也不容小覷。波彥坐擁雍涼,中原,荊交揚三州,虎視天下。
“此三方皆非善與之輩,其勢不能並立,早晚必有一戰。吾等正可借此千載難逢之機,休養生息,鞏固內政,操練兵馬。巴蜀沃野千裡,物產豐饒,若能得數年太平,必能倉廩充實,兵強馬壯。”
“待他們幾方打得難解難分,元氣大傷,無力西顧之時,大王再揮師北上,或出葭萌關奪取漢中,或順江而下攻取荊州。如此,既能開疆拓土,增強實力,屆時再回過頭來對付一個孤立的劉備,豈非易如反掌?此乃驅虎吞狼,坐收漁利之策,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劉璋聽得連連點頭,臉上的怒色早已被深思所取代,手指相互轉著,顯然在認真權衡這個建議。殿內眾臣也開始竊竊私語,不少人露出深思的表情,方才激動的情緒漸漸平複下來。
黃權見劉璋意動,趁熱打鐵,聲音更加懇切:“當然,在此之間,有一事至關重要,刻不容緩!便是必須確保葭萌關、劍閣、白水關等北部險隘萬無一失,絕不可讓明軍有任何可乘之機!”
“張任將軍對大王忠心耿耿,能力出眾,守關本無問題。臣所慮者,是若張將軍聽聞成都被圍的消息,心急之下,擅離關隘,率兵回援。若因此導致關隘守備空虛,被漢中明軍趁機偷襲奪占,則大勢去矣!葭萌關一失,劍閣若破,巴蜀門戶洞開,明軍便可長驅直入,直逼成都,北麵防線將徹底崩潰。屆時,成都縱有十萬精兵,也難以挽回敗局!”
說到這裡,黃權神情凝重,向前一步,深深一揖,幾乎將身子彎成了直角:
“臣懇請大王,立刻選派得力之人,持大王手令,火速前往北麵諸關,告知張任將軍,成都之危已解,令他務必堅守關隘,無論後方發生何事,絕不可擅自回軍!此乃當前第一要務,關乎巴蜀存亡,關乎大王基業,萬萬不可有失!”
劉璋徹底被說服了。他深吸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又像是做出了一個艱難而明智的決定。
他看向黃權,目光中充滿了倚重、感激:“若非黃卿直言,孤幾乎釀成大錯!黃卿今日之言,可謂金石之論,使孤茅塞頓開!好!就依黃卿所言!與劉備交好、結盟。北麵關隘傳令之事,孤即刻安排妥當之人前去!”
劉璋重新坐直了身體,恢複了蜀王的威嚴,但眼神中已不再是單純的憤怒,而是摻雜了隱忍與算計的光芒。波彥的巨大陰影,讓他不得不暫時收起對劉備的仇恨,為了更長遠的生存,做出最現實的選擇。他環視殿內眾臣,見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了這個策略,心中稍安。
這時,黃權旁邊的王累也按耐不住,出列對劉璋提議道:“回稟大王,黃主簿之言實乃治國安邦之良策,老臣深以為然。葭萌關與劍閣險要之地絕不能失去,此二關乃吾巴蜀門戶,一旦有失,如同主簿所說明軍便可長驅直入,屆時縱有百萬之眾,也難以抵擋。”
他頓了頓,見劉璋認真傾聽,便繼續道:“如今廣漢被劉備奪去,成都與葭萌關聯係斷絕,隻得從巴郡給張任將軍送去補給,路途遙遠,轉運困難,實在麻煩。臣有一策,可解此困局,亦可增強北麵防務。”
劉璋聞言,頓時來了興趣,身體微微前傾:“哦?王從事有何良策,速速道來。若真能解此困局,孤必重重有賞。”
王累從容不迫地答道,聲音沉穩有力:“不如將巴郡分治,以閬中周圍數縣新設一郡,可為巴西郡,命張任將軍為巴西太守,督巴西軍政,可自行征糧養兵,確保葭萌關與劍閣不失。戰時還可征召巴西青壯守城拒敵,如此既可減輕成都負擔,又可增強北麵防務,實為一舉兩得之策。”
見劉璋頻頻點頭,王累繼續說道:“分治巴郡還有諸多好處。大王治下精華之地本有蜀郡、廣漢、巴郡及犍為郡。”
“然今廣漢已失,唯巴郡一家獨大。巴郡人口繁多,地域廣闊,東西綿延千裡,南北縱橫數百裡,為其太守之人易滋生野心。將巴郡分治,可分其權柄,讓大王治下各郡平衡,也能更好治理巴郡,畢竟官吏多了,做的事也多,政令也能更好地傳達執行。”
王累最後又補充了一個關鍵,目光掃過殿內眾人:“且分治巴郡,使郡縣多了,官位也就多了出來,也能安置這次守住成都的有功之人。他們得到大王的恩賞,必將更加效忠大王,為大王效死力。此乃激勵士氣、鞏固王權之良機也。”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