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欲修長江大橋_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9章 欲修長江大橋(1 / 1)

波彥放下手中呂蒙送來的捷報,目光仿佛穿透了宮殿的阻隔,投向了那西陲的茫茫雪山。

“孤聽聞,”波彥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帶著一絲向往,“陰平西邊,那連綿的雪山之中,還有羌人生存。他們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與天地共存。真想去親眼看看這大好河山,領略那雪域高原的壯闊與蒼茫。”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而堅定,轉向侍立在側的文武大臣,下達了命令:“傳令下去,命武都郡與陰平郡,即刻挑選精乾吏員與熟悉山路的向導,組成探察隊,前往西部雪山探索。不僅要摸清羌人部族的具體分布與習性,更要仔細勘探山川地形,繪製詳儘的輿圖。給孤看清楚,哪些山穀盆地適合將來移民居住、開墾耕種,哪些山坳隘口能夠修建道路、通行車馬。”

波彥站起身,再次走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這輿圖他與眾文武不知看了多少次。

手指點在陰平以西那片標注著皚皚雪山符號的區域,語氣充滿了長遠的謀劃:“待天下一統,國內安穩幾年,積蓄足夠力量,孤必定要派兵將這些化外之地徹底納入版圖,設立新的郡縣進行轄製。”

“爾等莫要以為那片雪山隻是不毛之地,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寶藏!裡麵生長的珍稀藥材,棲息的異獸皮毛,定然不少。須知,吾華夏長江與黃河的源頭,正是發源於那片雪域群山之中,滋養萬物,其何其重要!”

波彥的目光掃過殿內群臣,聲音愈發洪亮,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霸氣:“不止是這西陲雪山,孤也說過,日後,凡是日月所照,明旗所指,凡吾明國將士目力所及之疆土,孤都要一一打下來,納入治下!”

“或許吾等此生用不上那些土地,但必須為後代子孫謀利。誰能斷言,某塊如今看似荒蕪的土地之下,未來不會發現用之不儘、取之不竭的豐富礦藏?為子孫計,開疆拓土,乃王者之責!”

侍立一旁的民部尚書陶讓,亦是波彥的嶽丈,聞言撫須點頭,臉上露出欽佩之色,躬身接話道:“大王誌向高遠,臣等佩服萬分。大王所言極是,如今大王治下已承平多年,輕徭薄稅,與民休息,百姓倉廩充實,家有存糧。加之官府鼓勵生育,各地人丁興旺,幾乎每戶都有新生兒降世。”

“依此趨勢,不出三十年,各郡縣人口必將劇增,屆時現有土地恐不堪重負,難免產生人多地少之弊。今應早做打算,未雨綢繆,籌劃開疆擴土,以安置未來激增的百姓,實乃英明之舉。”

陶讓稍作停頓,具體稟報了民部當前的舉措:“如今,對於人口繁密、田土緊張的郡縣,民部正在想儘辦法,製定惠民之策,鼓勵百姓遷出,主要往南方的交州、福州以及牂牁郡等人煙稀少、地域廣闊之地進行安置。”

“這些地方氣候溫潤,土地肥沃,潛力巨大,正需大量人口前去墾殖建城設村,使其逐漸繁華起來,成為吾明國新的糧倉與財賦之區。”

波彥認真聽著,不住點頭,顯然對民部的工作思路頗為認可:“嗯,不錯,民部此舉,高瞻遠矚,能極大開拓南方疆域,增強國力。不過,遷徙之事關乎百姓切身利益,務必要注意方式分寸,體恤民情。”

“對於願意南遷之民,政務府需做出足夠的補償與優待。例如,其子女可優先擇錄進入郡學、縣學乃至學院學習。分配土地時,可比照中原之地多分幾成。或者直接根據路途遠近、人口多寡,發放安家錢糧、種子農具,助其儘快立足。還有南方瘴氣頻生,蛇蟲鼠蟻眾多,醫師得多多配上,方便百姓治病。”

接著波彥又說到工事的重要:“再者,南方諸郡遠離中原腹地,山重水複,交通不便。若有平坦堅固的道路通往南方,則是維係統治、促進發展的命脈所在。”

“唯有道路暢通,朝堂政令才能及時傳達,地方治理才能有效貫徹,朝堂也才能更好地監督地方,避免出現山高皇帝遠,某些不法官員、或地方豪強惡霸相互勾結、欺壓百姓、尾大不掉之局麵。”

波彥看向工部官員所在的位置,語氣嚴肅地命令道:“因此,工部要立即選派得力乾員,會同精通地理水文之人,組成勘探隊伍,前往南方各地,詳細勘探山川河流走勢,依據實際地勢,規劃並修築新的官道。記住了,有路,才有未來!有路,各地的物產才能方便交易,文化才能相互交融,人才才能自由流動,賦稅才能順暢輸送。道路,乃國家之血脈,血脈不通,則肢體羸弱!”

接著,波彥拋出了一個更為石破天驚的想法,他目光灼灼,聲音響徹大殿:“然而,目前阻礙中原與南方交流融合的最大天塹,仍是那浩瀚寬闊、水流湍急的長江!”

“大江分割南北,往來僅靠舟船擺渡,效率低下,且風險頗大,每逢風高浪急或江水暴漲便需停航,嚴重製約南北溝通。今日,孤便要向天下傳令,廣召天下能工巧匠,凡自信精通工程營造、有奇思妙想者,無論出身,皆可前來應募!”

波彥提高了音量,宣布了足以讓任何人動心的懸賞:“孤要爾等想儘一切辦法,集思廣益,給孤在那滾滾長江之上,建造起一座甚至數座堅固無比、可屹立百年不倒的跨江大橋!”

“誰若能獻上可行之法並主持建成此橋,孤便封他為長江縣侯,與國同休!此外,再額外賞賜大橋建成後,頭一年所收取的所有過橋費用!建橋所需一切費用,無論多少,皆由明王府一力承擔!一億錢若不夠,便投入十億錢!十億錢若不夠,那便投入百億錢!”

“孤富有四海,豈吝嗇於利國利民之工程?隻要此跨江大橋能夠建成,則南北天塹變通途,交流往來不再困難,其利必將惠及千秋萬代!”

殿內群臣,起初聽到大王要繼續在南方修築道路,雖覺工程浩大,但也覺得尚在情理之中。

畢竟自家大王自當年在會稽起勢開始,便極度重視道路交通,甚至專門組建了一支常年奔赴各地修路架橋的工兵營。

每逢農閒時節,還會征募大量百姓跟隨工兵營一同參與修路,既加快了工事進度,也讓百姓賺取些錢財補貼家用,可謂一舉兩得。

至今,明國治理的各郡縣之內,已不知新修、拓寬、夯實了多少裡的官道,極大地促進了商貿流通與軍事調動。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移動城市,神級資源批發商 以舞成名 逆生修仙:從白頭翁到少年郎 小師妹在修真界裡教反派做人 我能賦予美女師尊係統 囚禁女帝後,女帝玩爽了 全族嫌她廢?魔尊竟為她折腰 無敵大帝:從贅婿開始橫推諸天 乾元天命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