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牌的氣槍,供銷社賣的都是新槍,得100塊錢一把,雖算體育用品,但也不用工業卷。
雙管獵槍的話,沒有新槍。
但有一把toz34,是老毛子產的一種雙管獵槍,隻是槍管呈上下排列。
按營業員的意思,這槍雖然價格高了點,但絕對比鶴城產的工農牌獵槍要穩妥,而且用的12號子彈,也是通用的,不用擔心補給問題。
“我跟你說,這槍可是好東西。”
“是縣裡的某個公子哥,玩剩下的東西,平時保養金貴著呢。”
“彆聽他吹牛,這是三岔口高麗鎮的人,用肥皂和老毛子那邊的獵人換的。”
這時,吃著糖三角的李小翠,也走了過來。
先是瞪了營業員一眼,然後親自算起了賬。
“工字牌100塊,鉛丸白送一盒,toz34一把150塊錢,白麵10塊錢一袋,牡丹江大曲........”
“等一下......”
李小翠突然停住了:
“你們買這牡丹江大曲和白麵,不會還要我出票吧。”
“什麼叫也,我娘讓我帶糧本了。”
“我家平日不喝酒,按定量應該夠。”
宋福蘭疑惑的將糧本遞了過去。
“沒事,我記錯了......”
李小翠拿出鋼筆,在糧本上記下了白麵和白酒,又還了回去。
她衝宋福根眨了眨眼睛,已經看出這小家夥,上次買的煙酒糖茶沒報賬了。
小小年紀,就抽煙喝酒吃糖,不學好。
賣野豬的150塊錢,肯定是不夠買這些東西的,好在出發之前,老娘就將錢給了二姐。
等將事情辦完,李小翠進屋和主任請了會假,就騎上她的自行車,帶頭向著鎮內的一處民宅走去。
她家的格局,不同於一般的鎮民,或者下麵的村民。
正麵,是一個門房,分為左右兩間,分彆是給人看病和抓藥的地方。
中間開口的位置不小,還掛著一塊帶紅十字的白牌子,上書李氏,聯合診所。
進入院內,更是全部打的水泥地麵,最右邊還搭了個牲口棚子,食槽,鍘刀,草料什麼的都有。
左邊則是倉房,正中是起居室,園子則是在後麵,很像一個單進的小四合院。
不僅宋福根,連宋福剛和宋福蘭都看得十分眼熱,相比於李小翠家,老宋家的房子,連人家的倉房都趕不上。
任重,而道遠啊。
“這年頭,這李小翠應該算是鄉鎮富二代了吧。”
為了大哥的幸福,本來宋福根還想打聽一下李小翠的家庭情況。
現在看來,不用打聽了,這丫頭自己帶著他們來家訪了。
三人跟著李小翠直接進來右邊的門房,裡麵一個穿著白大褂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張方桌旁給人聽診。
“大嫂,你這胃病是老毛病了,隻能吃中藥調理。”
“想要根治,還是得野豬肚才行啊。”
看病的女人,約莫50多歲,看穿著和保養,家庭條件應該不錯。
這年頭,基本人人都有胃病,除了條件好的,沒幾個啥的吃藥。
“大明白,野豬肚不好買,我上次好不容易弄到一個,你又說品相不行。”
“爹,我.....朋友,正好帶野豬肚過來了。”
聽到這裡,李小翠趕緊將三人介紹給了李大明白。
她順手指向了宋福根,又感覺不太對勁。
然後是宋福剛,頓時感覺,更不太對勁了。
最後,指向了宋福蘭。
“福蘭,快將野豬肚拿出來。”
“哦哦......”
二姐稀裡糊塗的和李小翠成了朋友,趕緊將豬肚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