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有一部分,交由你們支配,具體比例看乾什麼事。”
“另外,零花錢這塊,也不用像以前那麼緊了。”
“老大快成年了,又涉及到要處對象,每個月有20的零花錢,跟人家李小翠出去,不要給娘省錢。”
“福蘭,也不小了,平日胃口大,零花錢十塊。”
“至於老三,每個月兩塊。”
宋福根快哭了,他也得談.....不對,他也得青梅竹馬啊。
幸好,小金庫,還剩十幾塊錢。
這事定下之後,大家的心情明顯都好了不少,顯然不管什麼時候,錢都能解決8成的煩惱。
剩下的兩成,一成是錢解決不了,一成則是......錢不夠。
至於買縫紉機的事,全票獲得了同意,明天去鎮上將錢帶夠了就行。
工業卷,上次賣雪靈芝的時候,宋福根已經給了李小翠幾十塊錢,讓她幫著收一些。
沒辦法,宋家的糧本上有各種米麵糧油,白糖,棉花的定量,就是沒有工業卷。
至少,未來幾年,這個東西都很稀缺。
其實,工業物資緊張,產能不夠是一方麵。
更主要的是,和北邊的老毛子關係不好,加上老毛子和燈塔國的鬥爭形勢。
整個六,七十年代,國內的工業體係,基本都是為了打第三次世界大戰準備的,包括大煉鋼,三線建設,1億民兵.......
多數的工業產出,都投在了軍事和國防建設上,留給民生的自然就少了,就需要憑票供應。
好在,因為華夏和燈塔關係的改善,老毛子那邊主動伸出了橄欖枝,戰爭的威脅基本消除。
加上一號首長,定下了改開的國策,從分地到戶,再到個體戶,再到大裁軍......
用不上幾年,各種糧票,工業卷,食品卷......
還有,從沒有華僑消費的華僑商店,全都被掃進來了垃圾堆。
甚至供銷社,也會被逐漸淘汰.....
將來,李小翠同誌要麼買斷工齡,要麼轉崗去其他單位。
這頓飯,一家人吃的火熱,言語中,滿是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隻有一隻小紫貂,躺在一個用籮筐臨時搭建的窩子裡,看著碗裡的玉米麵餅子發呆。
肉呢?
第二天一早,大哥就拎著一隻狗獾,敲開了隔壁馬嬸子家的大門,去借了驢車。
等驢車趕到門口,宋福根也拎著兩隻狗獾,帶著買縫紉機的錢,還有一把獵刀上了車。
“三鍋,彆忘了給我和小紫貂,買麻花。”
“要現炸的......”
院子裡,四妹宋福丫抱著小紫貂,眼冒星星的說道。
“放心吧,到了鎮上,我先去集市上買麻花。”
因為上了凍,原本不太好走的鄉道,反而比其他時節要平緩不少。
馬嬸子還不錯,收了狗獾肉,直接把驢子中午吃的豆餅和草料也準備好了,此時就放在板車上。
宋福根把身子,往草料下一紮,彆說......還挺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