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江流西溯_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8章 江流西溯(1 / 2)

揚州城頭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血跡也才剛剛被新的塵土覆蓋。

在進行了兩個月的休整、補充兵員和消化戰果後,清廷這台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發出了令人齒冷的轟鳴,隻是這一次,它的主要矛頭轉向了西方。

武昌,總督行轅。

洪承疇站在臨江的軒窗前,手中同樣拿著一份關於鄭家船隊抵達天津的詳細報告。

他的目光越過窗外奔流不息的長江,仿佛能一直看到那浩瀚的東海。與北京的多爾袞一樣,這份報告也在他心中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讓他看到了以往被忽略的、那片蔚藍色疆域所蘊含的巨大戰略能量。

“海路……竟能輸送如此巨量的糧秣,且不受陸上關隘、河道淤塞所限。”

洪承疇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若能掌控海路,則江南財賦可直輸京畿,亦可運兵於千裡之外,繞敵側後……劉體純據山東,陸路難攻,然若有一支強過鄭家的水師,自海上擊之,則其腹背受敵,危矣!”

他深深地將“水師”二字刻入了腦海,這不再僅僅是輔助兵種,而是足以影響國運的戰略力量。對於鄭芝龍的招撫,在他心中的優先級,再次急劇提升。

不得不說,洪承疇也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聰明人,很多東西一點即破,舉一反三,突破固有思維的桎梏。

收斂起對海洋的遐思,洪承疇將目光投回眼前的輿圖。西麵,李自成殘部已退向涼州武威)等地,雖未徹底剿滅,但威脅已大減。

而盤踞四川及湖北部分地區的張獻忠,則成了心腹之患。此賊凶悍,若讓其穩固四川,則易守難攻,後患無窮。

“時機已到!”洪承疇下定決心。

他立刻起草文書,奏報北京並下達軍令。

留部分綠營鎮守南京、揚州等要地。由征南大將軍代善和平西王吳三桂,統率十餘萬八旗精銳及關寧軍主力,沿長江溯流而上,水陸並進。

目標直指盤踞湖北西部如荊州、夷陵等地)的張獻忠大西軍,打開入川的門戶!

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東線無虞,防止山東的劉體純趁機南下襲擾。多爾袞亦傳令駐守淮安的鼇拜,嚴防死守,不得主動出擊,但也絕不能讓滄州軍一兵一卒越過防線。

長江之上,戰雲再起。代善與吳三桂率領龐大的艦隊和陸軍,開始向西緩緩推進。

旌旗蔽空,舳艫千裡,戰爭的陰雲籠罩在長江中上遊。

而在福州,殘存的隆武朝廷內部,卻陷入了一種焦灼與無力之中。

兵部尚書黃道周通過各種渠道,探得南京等地清軍守備空虛,接連上疏,力陳此時乃北伐恢複之良機,請求隆武帝下旨,集結鄭家水師及福建兵馬,北上直搗南京。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每一次慷慨激昂的奏疏,都被鄭芝龍輕描淡寫地擋了回來。

“閣老忠義可嘉,然我軍新定,糧草不繼,水師雖眾,然北地水文不熟,豈可貿然浪戰?”

“清軍主力雖西調,然江淮仍有重兵,鼇拜驍勇,豈是易與之輩?當積蓄力量,以待天時。”

“北伐之事,關乎國運,當從長計議,不可操切。”

鄭芝龍總有足夠的理由拖延、否決。

他心中盤算的,是與北方的交易和那“南海王”的誘人封號,豈肯在此代價巨大、勝算渺茫的北伐上消耗自己的實力?

黃道周空有滿腔熱血,卻無兵無權,隻能眼睜睜看著戰機流逝,在府中徒呼負義,心中對鄭芝龍的失望與憤懣,日益加深。

福州,黃道周的臨時寓所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梅雨時節。窗外偶有街市的嘈雜傳來,卻更反襯出書房內的死寂。

黃道周伏在案前,麵前攤開的奏疏上墨跡未乾,字字泣血,皆是痛陳北伐之機、怒斥鄭芝龍擁兵自重、坐視國難的激昂文字。

然而,寫完後,他卻隻是頹然擲筆,發出一聲悠長而充滿無力感的歎息。

弘光朝覆滅的慘劇猶在眼前,如今這隆武朝廷,難道也要重蹈覆轍,困死在這東南一隅嗎?一種“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悲涼,幾乎將這位老臣吞噬。

就在這時,老管家悄無聲息地走進來,低聲道:“老爺,周奎先生來了。”


最新小说: 盜墓筆記:青銅門後的終極 大梁第一言官 大清鹽霜 重生明末再造華夏 終墜 高武:我以凡軀,叩開神門 與絕色姐姐合租,美女愛上我 漁獵東北:從街溜子到山海王 抗日:我是狙擊手 本心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