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夔州附近長江江麵。大西軍水師將領馮雙禮率領兩百餘艘大小戰船,試圖利用水勢和熟悉地形的優勢,阻擊吳三桂麾下的清軍水師,切斷其漕運。
清軍水師主將為吳三桂部下何進忠,船隻數量相當,但裝備了大量仿製的火炮和火銃。
兩軍在江心遭遇,劍拔弩張。準備開戰。
大西軍占據了上遊,還是有點優勢的。馮雙禮下令采用火船戰術,數十艘裝滿柴薪硝石的小船點燃後,順流衝向清軍船隊。
同時,大西軍主力戰船緊隨其後,準備趁亂接舷近戰。
何進忠見狀,並不慌亂,命令旗兵打出旗語。
“各船保持距離,火炮瞄準火船,先行擊沉!火銃手準備,敵船靠近五十步內自由射擊!”
清軍戰船側舷炮窗打開,火炮轟鳴。
一時間,炮聲大作,一枚枚鐵彈精準地射向衝來的火船一一擊沉或打散在江心。
少數僥幸靠近的火船,也被船上的清軍用水龍、撓鉤等工具推開。
馮雙禮見火船失效,心知不妙,但已箭在弦上,隻得硬著頭皮命令主力艦隊衝鋒。
“靠上去!跳幫近戰!”
大西軍戰船鼓起風帆,槳手奮力,嚎叫著衝向清軍船陣。
可是,進入百步之內,清軍船上的火銃便如雨點般射來。
鉛彈橫飛,打得大西軍船板木屑飛濺,槳手和弓手不斷倒下。
距離拉近到五十步時,火力更加凶猛,大西軍士兵甚至很難在甲板上立足。
何進忠站在旗艦上,冷靜指揮。
“保持陣型,交替射擊,不要讓他們貼上來!”
馮雙禮的座艦試圖強行靠近何進忠的旗艦,但在途中就被數艘清軍戰船集火,船帆被打得千瘡百孔,船舷多處受損,甲板上死傷枕藉。
一枚鏈彈掃過,更是將主桅打斷!馮雙禮本人也身中數彈,雖非要害,卻也血流如注。
“將軍!撤吧!弟兄們頂不住了!”親兵隊長哭喊著。
看著周圍陷入火海、逐漸沉沒的戰船,以及清軍那幾乎不間斷的火力噴射,馮雙禮知道敗局已定,悲憤地一拳砸在破碎的船舷上,吐著血沫下令:“撤…撤退…”
此番水戰,大西軍損失戰船過半,傷亡慘重,徹底喪失了長江水道的控製權。
馮雙禮雖勇,試圖以傳統水戰方式破敵,但在清軍組織嚴密的火器防禦麵前,一敗塗地。
何進忠則憑借裝備優勢和冷靜指揮,以較小代價贏得了關鍵的水戰勝利。
前線失利的戰報如同雪片般飛送到張獻忠所在的鳳凰山大營。
看著一份份報告上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和丟失陣地的消息,張獻忠積壓已久的暴戾情緒徹底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