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番寒暄之後,九位佛門長老自金光塔中飄然而出,衣袂當風,淩虛立於雲端。
日光穿透薄雲,映照在他們莊重的麵容與素淨的僧袍上,宛如為眾人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法承禪師雙手合十,低誦一聲佛號,聲雖不高,卻似帶著某種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蕩在每個人耳邊。
他指尖拈動,法咒輕吟,一道流光自他指間飛出,射向半空。
霎時間,無數古奧玄妙的金色經文如活物般流動起來,彙聚成一條璀璨的光帶,靜靜懸浮。
若再凝神細觀,便會驚覺那光帶中的經文竟似流水浮雲,無時無刻不在細微地演變、重組,形態與片刻前所見已然不同,透著一股生生不息、玄妙難言的韻味。
法承禪師當空而立,聲音清越朗澈,傳遍四方:“諸位佛友,還請助我!”
話音甫落,意窕師太便即應聲而動。
她手中拂塵瀟灑一揮,銀絲劃破長空,一道同樣由流動經文構成的圓形光帶沛然生成,精準地層疊在法承禪師所化的光帶之上,光華交融,更顯恢宏。
與此同時,另外七位長老亦同時掐動法訣,口誦真言。
七道蘊藏著不同佛法意蘊的璀璨光帶次第升起,如眾星拱月,層層交疊,最終彙聚成一個巨大無比、緩緩旋轉的圓形經文光輪。
光輪結構繁複精密,無數細小的經文在其中生滅流轉,發出低沉的嗡鳴。
光輪中央,並非空洞,而是漾出一片柔和而深邃的蒙蒙佛光,那光芒並不刺眼,卻仿佛能照徹人心,引人敬畏。
“諸位請看,”法承禪師聲如洪鐘,向眾人解釋道,“此乃我佛門妙法——‘菩提三悟’之所顯化。”
“凡入此佛光圓環者,一身法力與佛法造詣皆會引動圓環感應,從而顯現出‘聖佛之像’,並予修行者‘當頭一棒’。”
他微微停頓,讓眾人消化此言,繼而詳述:“此‘棒’非是俗世棍棒,乃是直指本心、映照修為的智慧之擊。於這圓環之中,修行者佛法修為之深淺,對經典領悟之高下,皆會直觀呈現。”
“佛法造詣愈是精深者,所引動的聖佛之像便愈發清晰莊嚴,那‘當頭一棒’所蘊含的威能與意境也愈發宏大磅礴。孰強孰弱,孰高孰低,在此環中,一目了然,做不得半分虛假。”
最後,他目光掃過五位參賽者,最終落在林立身上,清晰地說道:“五位參賽者,隻需步入這佛光圓環之中,澄澈心神,催動自身法力,同時冥想所修佛法真諦即可。圓環自會有所感應,顯化異象。”
……
排名第三的女尼率先出列,步履從容卻帶著幾分決然。
“阿彌陀佛,貧尼先來吧。”
她的聲音平靜無波,其餘幾位參賽者皆合十還禮,並無爭先之意。
無人知曉,此刻她袈裟之下的指尖正微微發顫。
早在上一輪較量中,她便已明了自身修為尚淺,與其在最後被襯托得黯然失色,不如率先登場,尚能保全幾分體麵。
實則她多慮了。
在場眾人無不為她這份勇氣動容。
當她邁步走向場中時,觀禮的民眾頓時為她送出熱烈的掌聲。
這番熱情讓女尼微微一怔,緊繃的唇角終於牽起一絲淺笑。
她轉身麵向觀眾,合十躬身,深深一禮。
隨即閉目凝神,將雜念儘數屏除。
飛身掠至經文圓環下方時,她周身已泛起瑩瑩白光,誦經聲清越如泉。
忽然間——
轟!
白光暴漲,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驟然綻放。
既然知道“菩提三悟”感應的是真實修為,她便毫無保留,出手即是全力。
空中經文圓環微微震顫,環心佛光流轉,似有梵唱隱隱傳來。
不過三次呼吸之間,一道華光破開佛光緩緩垂落。
接著在眾人注視中凝聚成形……
骷髏冠、金甲、紅發、忿怒相!
竟是一尊怒目金剛!
“是佛門護法神顯聖!”
在場民眾嘩然,就連見多識廣的僧眾也紛紛倒吸涼氣。
法鬥和尚撫掌驚歎:“妙極……妙極!”
護法金剛舉起金棒,朝著女尼當頭擊落。
轟然巨響中,佛光四溢。
待光影散儘,女尼跌坐在地,頭頂隆起兩寸高的腫包,麵色蒼白如紙。
不管是誰,被護法金剛一棒子打在頭上,都是要命的事,但此時此刻卻有無窮感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隱隱約約,女尼感覺隻差一線,便能抓住那玄奧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