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限和熱芭的吻戲,接連ng四次,才算是拍攝通過。
“吳限你的吻戲可以啊。”剛上岸,鄧鈔忍不住打趣。
被調侃的吳限,也不慌張,笑道:“主要是角色要求,不需要感情投入,我這樣的吻戲經驗才能勉強過。要是那種很深情的,我就沒什麼經驗了。”
“要說吻戲,哪裡比得上超哥你啊。”
“唉唉唉~”被這麼誇獎,鄧鈔急否認:“不不不,我現在對吻戲很抗拒。”
“怎麼?”這讓吳限嗅到八卦的味道。
“去年拍一部電影,還沒有上映的《烈日灼心》,在裡麵有一場和男演員的吻戲。拍完那場戲後,我這兩年來對吻戲有種恐懼感。”
這就是專業,這就是職業素養。
一個好的演員,隻要是劇本要求,那就都要接受。
甚至有的演員追求藝術,還會為藝術獻身,比如鄧鈔的前女友。
她就是因為藝術獻身,鄧鈔不同意,最後他們倆分手。
鄧鈔這次也是為了電影,和男演員拍吻戲。
的確是,這樣為了電影,是很有職業素養,也很專業了沒錯。
可這樣的戲份,卻會影響到演員的心態和心理問題。
有時候,你不夠專業反而會讓你生活過的更好,也不會出現扭曲的心理。
有的演員太專業,演戲演的很好,這樣就會入戲太深。
入戲太深就會成為戲中人,這樣多少會影響演員本身。
演員可以很有職業素養,但並不是所有的職業素養都需要具備有。
有些職業素養可以不那麼注重,不那麼在意。
也可以不那麼專業,哪怕是被詬病都好,其實這樣反而對演員本身是好的。
就像鄧鈔的前女友郝磊,她是夠專業,也有職業素養了,甚至也能為藝術獻身。可是到頭換來的是什麼?也隻不過是一句讚美和認可。
可這樣為藝術獻身後的女人,有哪個男人會真正愛你?
熱戀期,肯定會說不介意,不在意,也支持你。可是等熱戀期一過,女朋友為藝術獻身的行為,是個男人就都會忘不掉,也無法接受。
如果真的能接受,郝磊也不會兩段婚姻都是離婚收場。
就像鄧鈔也是,他夠專業,夠有職業素養了吧。
但據他所說,演《烈日灼心》這部電影,因為和男演員演激情戲,他心理已經出現一點問題,不然怎麼會害怕拍吻戲?
“這次的電影,我還是特彆跟星爺確定過,有沒有吻戲?”
“如果有吻戲的話,可不可以不拍?是星爺說可以不拍,我才來的。”
鄧鈔說起自己的想法,吳限很能理解。
捏著下巴的吳限,思考這個問題“你還真是給我上了一課,以後我導戲也得先問過演員,能不能接受吻戲?”
“雖然觀眾都很喜歡看吻戲,但其實這對於我們演員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有的男演員因為吻戲還會出現生理反應。”
“或者是有的演員,有對象了,要考慮自己的對象,也不想拍吻戲。”
“甚至我都在想,要不要以後我的作品就都不設定吻戲。因為現在每部戲,好像都要有吻戲,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部戲必須有吻戲就成為了一個必要條件似的。”自己就是編劇也是導演還是演員,吳限對這個也有自己的看法。
“你還真彆說哈,真就是這樣,感覺現在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
“總覺得,隻要是戲,那就得要有吻戲才行。”連周興池都意識到這一點。
“對吧,以前的影視劇,有很多都是沒有吻戲的,可依舊很好看。”
“可現在的影視劇,總感覺,沒有吻戲就不好看了似得,很奇怪。”
忽然,靈光一閃的吳限,打響指道:“我倒是有點明白是什麼原因。”
“什麼原因?”周興池、鄧鈔都紛紛看過來。
“因為現在和以前不同,現在看電視劇,80的觀眾都是女觀眾,隻有20左右是男觀眾。以前不一樣,以前的觀眾都男女比例差不多,甚至可以說,在八九十年代,男觀眾要多過女觀眾。”
聽他這麼一說,鄧鈔忽然覺得很有道理。
“得女觀眾者得天下。”吳限在一旁,說出這句話。
“對對。”鄧鈔太支持這樣的點評了。
“為什麼男觀眾少,以前男觀眾多?”熱芭、張雨琦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