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後期團隊來製作。
剩下的事情,吳限還需要跟各大影院商談《那些年》的分紅問題。
票房分紅會議,吳限去參加。
其實很多電影想要高票房,都需要哪些大公司來參與製作
如果沒有這些大公司的參與,想要拿到高票房是很難的。
可吳限的電影,第一部那些大公司的參與製作,卻能拿到這麼高的票房。
完全是因為吳限的背後也有自己的後台和靠山。
那些大公司的,不敢動小手腳來搞吳限。
明麵上的商業競爭,吳限又和各大影院的人認識。
有這一層人脈在,吳限得到高的排片量,再加上作品好,票房自然高。
對於影院而言,他可不管你們之間的商業競爭。
他們是看電影的票房。
如果這部電影的票房好,那麼我就給你多排片。
多給你排片,那票房就更高。
票房更高,影院、院線能分的票房就更多。
哪怕是彆的影視公司來施壓,讓影院不要給這麼多排片吳限的電影都好,那也沒有用。因為這些影視公司施壓了,反而影響影院賺錢,他們當然不同意。
這就是為什麼吳限的電影會這麼順利。
第一,吳限和劉藝妃的流量大。
第二,音樂宣傳,加上電影劇情好。
第三,吳限底牌也夠硬,各大影視公司不敢太明目張膽。
第四,吳限一個新人導演,這些影視公司的人都不認為吳限能成功。
誰能想到,一個新人導演的電影,票房就能轟下20億?
要是能想到的話,也能知道這個結果,肯定擠破頭也要合作。
電影的票房分紅會議上,經過商討,吳限這個資方拿到35的分紅。
其實爭取爭取也能拿到39,但吳限卻沒有這麼做。
讓出來的4分紅,就算是吳限和各大影院的合作。
適當的讓利,這是應該的,不能什麼錢都自己賺了。
要是不適當的讓利,太貪的話,就會被人聯合起來對付。
因為這個9月,他的新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還有投資的《港囧》都會上映。這時候讓利出來,也是可以跟各大院線談排片量的誠意。
在這個娛樂圈,人情世故和誠意是必然要的。
也正因為吳限這種人情世故很會做,這兩部電影的排片分量很充足。
《港囧》的首映日排片量高達70。
甚至在上映的前五天,排片量都會維持在65~70之間。
一直到上映的第六天,也就是9月30日,《不能說的秘密》上映了,排片量才會降低。
《不能說的秘密》的首映排片量也很高。
有了《那些年》的成功,吳限的電影目前口碑還行,院線自然給排片量。
都是為了票房,為了能多分紅。
……
在出國之前,吳限想到一個劇本。
從那個人的記憶裡,吳限想到一個好劇本。
《突襲》
一部拳拳到肉,又極為暴力、血腥的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其實說的還是緝毒和掃黑。
如果把這部電影,改編成國產片的話,是不是可行?
國產片不能血腥?不不,你看看《殺破狼·貪狼》,這部電影夠不夠血腥?
這是國產片,但是背景卻是在太國。
就算是把背景設定在國內都好,其實也可以拍成血腥的。
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還是要緝毒。
要知道,國內的緝毒力度是非常大的。、
真的要把這部電影改編成,是因為緝毒而拍的血腥,其實也很好。
要實在不行的話,那就把背景設定同樣放在國外就好了。
隻要背景是在國外,那麼這種電影就是成立的。
所以說,暴力、血腥和背景都不是重點。
隻要是掃黑、緝毒這種題材,拍的暴力、血腥是可以的。
至於背景就更加了,設定在國外,隻要不是國內就完全可以搞定。
“如果真的要拍,找什麼演員?”
“這部電影最經常的就是打戲,所以要找有打戲基礎的。”
“特彆是電影,有三個特彆能打的。”
“男主,男主的隊長,還有反派瘋狗。”
“兩場經典打戲,突擊隊隊長vs反派瘋狗。”
“最後是男主和他哥哥聯手,對打反派瘋狗。”
“這種從頭打到尾的電影,演員必須得有打戲功底。”
“我是不行了,雖然練過一點,但完全不行。”
“四大童星的那三位怎麼樣?”
“釋曉瓏、謝瞄、曹俊?”吳限突然想到這三位。
這三位的打戲功底都很好,特彆是前兩位。
如果找他們來出演的話,那打戲上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謝瞄的長相,其實更加合適演反派瘋狗。
因為謝瞄長著一張看上去就很能打,很強的臉。
讓他來演,連續兩場大戰的超級反派瘋狗,那是最好的。
釋曉瓏演突擊隊的隊長,讓他和謝瞄演的瘋狗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