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王大力的家門口,已經站滿了人。
其中,不少都是上次就在王大勇那裡登記的人。
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還有不少人,則是一臉的迷茫,不知道來王大力這裡開會是為了什麼。
雖然以前大家都是一個生產隊的,但生產隊的製度都取消幾十年了,大家早就不是一個擰成一條繩的集體了。
知道跟著王大力能賺錢的村民,壓根就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其他村民。
畢竟,他們打聽得知,石佳人隻是一個私房菜館的老板。
在村民們的認知中,菜館不會有多大,頂多就是一個擺十幾張桌子的門麵。
生意再好,一天都消耗不了多少菜。
要是種植的菜多了,菜館收不了那麼多菜。
他們又和王大力簽了協議,那些通過王大力家裡的肥料灌溉的菜,隻能賣給他。
那剩餘的菜,恐怕就賣不出去了。
同時,要是同類型的菜多了,價格還會不會有那麼高?
人都是自私的,誰不想自己多賺錢呢?
畢竟,大家都是窮過來的,都有一個家庭要養。
未來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所以,看到王大力把整個生產三隊的人都叫來了,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王大勇看到三隊的村民們都來得差不多了。
至少一個家庭,都有一個成員參加。
便笑著對他身旁長得和他差不多的老頭說道:“爸,時間差不多了。”
老頭便是現在三隊的隊長王慶凱。
他早已經得知王大力要做的事,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三隊的親朋好友們,大家好!
今天叫大家來,主要是宣布兩件事。
第一件事,我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最近身體有些病痛,我們三隊的隊長,就交給我兒子來代理。
具體的手續,我已經向村委會提交了。
第二件事,就是大家所關心的了。
我兒子王大勇,也就是未來我們三隊的隊長。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聯合我的侄子王大力,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福利。
我們準備在三隊的地界上,搞一個蔬菜種植基地。
第一批簽約的村民,大力願意給大家提供大棚的設備和蔬菜種子,大家隻需要支付半價即可。
其次,大力會免費為大家提供灌溉的肥料。
大家隻要按照要求使用肥料,成熟後的蔬菜瓜果,全部都以市場價的五倍來收購。”
這些話,王大力早就和王大勇說清楚了。
與其告訴大家是用藥水澆灌的,倒不如說是肥料。
畢竟,現在的人對於藥水,有一種天然的抗拒。
王慶凱話音剛落,不少村民的臉色就變了。
之前王大力說,隻需要用他家的水來灌溉,就可以賣出市場價的五倍。
而現在,卻要大家做大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