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子蕭璨如同困獸般策劃著瘋狂反撲的同時,沈言早在離京前布下的幾顆暗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終於在京城這潭深水中,顯露出了它們的威力。
第一顆暗棋:沈言通過福伯散播的“太子通敵”及“軍械案”流言,並未因時間流逝而平息,反而在某種無形力量的推動下,愈演愈烈,並且變得更加“具體”。
市井間開始流傳,稱有一位從北境逃難來的“老兵”,曾親眼目睹邊境有身份不明的大型車隊,運輸著印有兵部標記的箱籠,進入雪狼國地界。
更有甚者,傳言這位“老兵”手中握有確鑿證據,正準備向官府告發。
這當然是沈言利用京城複雜的信息渠道,精心編造和放大的煙霧彈。
目的並非真要找出什麼證人,而是要營造出一種“紙包不住火”、“即將東窗事發”的緊張氛圍,迫使與軍械案有關聯的各方勢力自亂陣腳。
第二顆暗棋:這顆棋子的效果更為直接和致命。
安國公蘇擎天在得到孫女蘇清月在沈言故意留下的那張符號圖紙後,動用了自己在軍中的深厚人脈和影響力,進行了秘密調查。
很快,幾條關鍵信息被彙總到他麵前:
兵部武庫清吏司一名主事,近半年來多次違規批條,調撥的軍械數量與登記入庫數有細微出入,且最終流向模糊。
京營某部曾“淘汰”一批舊甲胄,但淘汰記錄與實際銷毀情況不符,有數千副甲胄下落不明。
更重要的是,一條隱秘的線索指向了太子妃的一位族叔,其暗中控製的一個商隊,近一年來頻繁往來於北境與內地,運輸的貨物種類可疑。
這些線索單看或許不算什麼,但結合“上萬軍械”這個駭人聽聞的數字和太子死士夜探國公府的行為,在安國公這位老將眼中,已經足夠拚湊出一幅可怕的圖景——太子黨正在係統性、大規模地盜賣軍械,資敵牟利,其心可誅!
第三顆暗棋:二皇子與三皇子的“神助攻”
沈言算準了二皇子蕭煜和三皇子蕭爍絕不會放過這個打擊太子的天賜良機。
果然,這兩位皇子在得到安國公府暗中傳遞過來的一些“風聲”後,立刻如同見了血的鯊魚,發動了所有力量。
都察院內屬於他們派係的禦史,如同約好了一般,在連續兩日的朝會上,發動了排山倒海般的彈劾攻勢。
奏折內容不再局限於“殘害兄弟”、“行為不端”等道德指控,而是直指核心——“竊盜國器,資敵叛國”!
他們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引用的“市井傳言”、“軍中異動”以及安國公府遇襲等事,互相印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鏈,將太子逼到了懸崖邊上。
朝堂之上,太子一黨的官員辯解得蒼白無力,節節敗退。
就在這風口浪尖,太子派“影煞”死士的行動也開始了。
一名上書彈劾最激烈的禦史,在夜歸途中“意外”墜馬,重傷昏迷。
此舉非但沒有嚇住言官,反而激起了更強烈的反彈和猜疑,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太子殺人滅口!
更多原本中立的官員也加入了彈劾行列。
兩名“影煞”死士試圖潛入安國公府製造“意外”,然而安國公府經曆上次事件後,戒備森嚴如同鐵桶。
死士剛翻過牆頭就被發現,經過一番激烈搏鬥,一死一傷,傷者被生擒!
這名被生擒的“影煞”死士,雖然立刻服毒自儘,但其身上搜出的令牌、使用的兵器製式,經過安國公府和刑部高手的聯合鑒定,被確認與東宮衛率有直接關聯!
人贓並獲!
這一次,不再是流言和推測,而是鐵證如山!
太子蓄養死士,刺殺朝廷命官未遂、襲擊國公府千金未遂的罪行,徹底曝光!
消息傳入皇宮,老皇帝再也無法壓製心中的震怒。
他可以容忍兒子們爭權奪利,甚至可以容忍一些黨同伐異,但絕不能容忍勾結外敵、盜賣軍械、刺殺重臣這等動搖國本、踐踏皇權底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