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蕭煜見狀,心念電轉,立刻出列支持:“父皇,安國公老成謀國,所言極是!邊關將士乃國之乾城,絕不能令其有後顧之憂!兒臣以為,即便國庫艱難,也應優先保障北境供應!可先從京倉調撥部分存糧應急,同時嚴令漕運總督不惜一切代價,打通航道,限期將糧草運抵北境!”
三皇子蕭爍也不甘落後,附和道:“二哥所言有理!此外,對待雪狼國使者,亦需強硬。可令其以糧草、戰馬等實物作為贖金的一部分,既可解我北境燃眉之急,亦可削弱敵國實力!”
老皇帝蕭衍看著台下紛紛附議的群臣,尤其是自己那兩個主動站出來的兒子,微微頷首,憔悴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
他捋了捋胡須,心中暗道:“煜兒和爍兒,經過太子逆亂一事,倒是成長了不少,懂得顧全大局,知道邊關安穩才是社稷根本。看來,朕的皇子中,終究還是有明白事理的。”
在他眼中,二皇子和三皇子此刻的建議,無疑是識大體、顧大局的表現。
然而,老皇帝看到的,隻是水麵之上的波瀾。
在水麵之下,潛流卻遠非如此簡單。
二皇子蕭煜退回班列,低眉順目,看似恭謹,心中卻在飛速盤算:“蘇擎天這老家夥,雖然退下來了,但在軍中威望極高,門生故舊遍布朝野,更是父皇倚重的老臣。此次他力主支援北境,我順勢表態支持,必能給他留下個好印象。將來若爭儲位,有這位元老暗中支持,分量可是不輕。至於北境糧草……哼,反正又不用我出錢出力,順水人情罷了。”
三皇子蕭爍同樣心思活絡,他瞥了一眼身旁的二皇子,心中冷笑:“老二動作倒是快!不過,你能賣好,我難道不能?既能討好安國公,還能在父皇麵前表現憂國憂民。至於糧草能不能順利運到……那是戶部和漕運的問題,關我何事?隻要我的話說到位了,好處就拿到了。”
他甚至已經開始琢磨,如何利用即將到來的與雪狼國談判,再找機會凸顯自己的“才乾”。
安國公蘇擎天是何等人物,宦海沉浮數十年,兩位皇子那點小心思,他豈能看不透徹?
但他麵上依舊肅穆,並未表露絲毫。
朝堂之上,有些窗戶紙,是不能捅破的。
老皇帝最終拍板,定下了支援北境的基調。
北境糧草與封賞之事既定,下一個難題便浮出水麵:由誰擔任這欽差使者,前往北境宣旨犒軍,並確保糧草安全運抵?
此職責任重大,既要代表朝廷顏麵,又需穩妥完成物資交接,更涉及與邊關大將的協調,可謂重任。
一時間,朝堂之上眾臣心思各異。
幾位資曆老成的官員眼觀鼻、鼻觀心,不願輕易攬這長途跋涉的差事。
一些年輕氣盛、渴望立功的官員則躍躍欲試,但又擔心自己資曆不夠,難以服眾。
而最引人注目的二皇子蕭煜和三皇子蕭爍,則是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兩人心中盤算如一:此時離京,絕非良機。
太子之位空懸,京城才是權力角逐的中心。
一旦自己遠赴北境,數月方歸,天知道留在京城的對方會搞出什麼動作?
恐怕等自己回來,朝局早已大變,與那至尊之位便真的遙不可及了。
這種風險,他們絕不敢冒。
老皇帝蕭衍看著台下沉默或推諉的眾臣,又瞥了一眼默不作聲的兩個兒子,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他何嘗不知其中關竅?
隻是這欽差人選,確實需要慎重。
就在氣氛有些僵持之際,安國公蘇擎天再次出列,聲音洪亮,語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