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從故紙堆中掘出的、那足以撼動心魄的線索,林小乙與吳文重返陳宅廢墟。昔日富麗堂皇的宅院,如今在慘淡的天光下,更像一具被剖開的巨大屍骸,每一根焦黑的梁木,每一片破碎的瓦礫,都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那夜的慘烈與隱秘。此刻,在林小乙眼中,這片焦土已不再僅僅是案發現場,它更像一座沉默的墓碑,下麵埋葬的,或許是與父親血案千絲萬縷關聯的真相。空氣裡彌漫的焦糊味,似乎也摻雜了來自遙遠過去的血腥氣。
鄭龍那邊的排查有了初步聚焦。陳府的管家周福,一個在陳宅侍奉了足足十五年的乾瘦中年人,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麵容憔悴,眼袋深重,麵對鄭龍聲色俱厲的盤問,卻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沉穩。他嗓音沙啞,但條理清晰,言稱陳老爺對他恩重如山,待他如家人,他感激尚且不及,豈會行此豬狗不如之事?對於火災當夜的行蹤,他言之鑿鑿:從戌時直到子時,他一直與兩名護院在前院偏廳核對一批重要的藥材賬目,人證確鑿。子時之後,他便回房休息,亦有同屋仆役可作證。
“時間掐得真準啊,”趙雄摩挲著下巴上的胡茬,目光銳利如鷹,在廢墟間緩緩掃過,“人證可以作假,也可以利用燈下黑的時間差。光憑他熟悉書房,動不了他的根基。”他需要更堅實的證據,一根能釘死謊言的楔子。
林小乙並未急於參與對周福的質詢。他像一頭嗅覺敏銳的獵犬,再次回到了那個一切的起點——被判定為火源中心的區域,書案東南角的地麵。那裡,灰燼最為厚重,顏色也最深沉。他摒棄雜念,幾乎將整個身體伏在地上,用指尖代替眼睛,感受著灰燼下每一寸土地的細微不同。高逸的知識告訴他,大火能毀滅絕大多數證據,但總會留下一些頑固的、扭曲的痕跡。
突然,他的指尖觸碰到一小片異樣的凝結物。它比周圍的灰燼更硬,更涼,表麵粗糙不平,顏色呈現一種深褐近黑的怪異色調。是燭淚。大量的、仿佛一次性傾瀉而下的燭淚,異常地凝固在地麵,而非在它本該存在的燭台盤上。
這個發現讓他心跳加速。他小心翼翼地用毛刷和竹簽,像考古學家清理文物般,拂開覆蓋的浮灰。那堆燭淚的真容逐漸顯露——它並非自然滴落形成的層層疊疊的形態,而是一大團不規則地堆積、熔合在一起,底部牢牢粘連著一些被高溫灼燒得扭曲變形的金屬構件,依稀可辨是燭台的底座和一小段支撐杆。更關鍵的是,在燭淚的內部、與金屬底座接觸的區域,他清晰地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陰魂不散的白色磷粉殘留和未能完全燃燒的油脂碎屑!
“在這裡!”林小乙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但他竭力保持著冷靜。
吳文和趙雄立刻圍攏過來。吳文取出他的小工具箱,戴上手套,用小巧的鑷子和解剖刀,極其精細地開始分離那團凝固的悲劇核心。燭淚britte易碎,他必須萬分小心。隨著他的動作,一個被高溫部分熔毀、形狀扭曲的薄胎瓷瓶,如同醜惡的蟲蛹,從燭淚與金屬底座的包裹中被剝離出來。瓷瓶內壁,同樣沾滿了那致命的混合物。
“妙……妙啊,也毒啊!”吳文倒吸一口涼氣,眼中充滿了對凶手巧思與狠毒的震驚,“凶手將磷粉混合物封在這個薄瓷瓶裡,然後將瓷瓶巧妙地固定在燭台底座下方,或許是用耐熱的黏土或金屬絲。當蠟燭像往常一樣被點燃,正常燃燒時,火焰的熱量會持續通過金屬燭台傳導下去,如同文火慢燉,逐漸加熱這個隱藏的瓷瓶。直到某一刻,瓶內溫度累積到臨界點,磷粉自燃,瞬間引燃油脂和瓷瓶本身,火焰從燭台底部竄出,迅速吞噬書案上的書籍、帳幔……一個利用日常行為偽裝的死亡定時器!”
林小乙凝視著那扭曲的瓷瓶和漆黑的燭淚,仿佛看到了凶手冷靜甚至帶著一絲嘲弄的操作過程。他沉聲道:“這個裝置,完美地解釋了周福那看似無懈可擊的不在場證明。他根本不需要在亥時三刻出現在書房,他隻需要在更早的時間——比如下午整理書房時,或者晚膳後借口添燭剪燭——從容地將這個特製的燭台換上去。然後,他隻需像往常一樣離開,蠟燭會替他完成剩下的工作,而他在偏廳的查賬,則成了他最堅實的護身符。”
燭淚,本是光明與溫暖的象征,在此刻卻凝固成了一個陰險計謀的冰冷核心。它曾是被燃燒的生命,最終卻成了點燃死亡的引信。
趙雄的臉上籠罩著一層寒霜,他猛地轉身,聲音如同凍硬的石頭,砸向在場的每一個衙役:“聽令!徹底搜查周福的臥房、值更房,以及任何他可能存放私物的地方!掘地三尺,也要給我找出類似的瓷瓶、磷粉、製作燭台的工具,或者……”他的目光銳利地射向林小乙貼身收藏證物的地方,“任何與那‘鶴影’相關的東西!”
燭淚無言,卻隱含著指向真凶的殘酷玄機。林小乙知道,抓住周福,或許隻是撕開了巨大黑幕的第一道口子。那隱藏在“雲間鶴影”之後的龐然大物,依然在黑暗中,靜靜地窺伺著。而他,已經踏上了這條無法回頭的追凶之路,不僅為了眼前的正義,更為了照亮父親沉冤得雪的那一線曙光。
喜歡現代神偵探古代小捕快請大家收藏:()現代神偵探古代小捕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