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寂靜,隻有石匣與凹槽接觸點發出的微弱嗡鳴聲在空氣中回蕩。星隕之輝小隊的成員們站在宏偉的“群星之眼”祭壇周圍,目光凝重地注視著這古老而複雜的結構。激活嘗試的失敗並沒有帶來失望,反而激起了更強烈的探索欲望——這座祭壇隱藏的秘密遠超他們想象。
沈風緩緩將石匣從凹槽中取出,手指輕撫過祭壇表麵微熱的刻痕。“它不是拒絕,而是不完整。”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廳中顯得格外清晰,“就像一把鑰匙插進了鎖孔,但還需要轉動才能打開門。”
逐星者立刻蹲下身,仔細檢查祭壇基座與地麵連接的部位。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遊俠,她對古老建築結構有著敏銳的觀察力。“看這裡,”她指著基座邊緣一係列幾乎難以察覺的凹槽,“這些紋路不是裝飾,而是能量導流通道。它們像河流的支流一樣,從祭壇中心向外輻射,指向……”她順著紋路的方向望去,“……七個不同的方位。”
鷹眼仰頭望向大廳穹頂,那裡鑲嵌的晶石仿佛真實的星辰般緩慢移動著。“頂部的晶石排列也並非隨意,”他眯起眼睛,獵人的敏銳視覺捕捉到了不尋常的細節,“它們正在彙聚星光能量,但有什麼東西在乾擾——一層紫黑色的薄霧籠罩在西北角的晶石群上,像是…邪能汙染。”
石壘用未受傷的右手輕輕觸碰一條能量導流槽,聖光之力從他指尖溢出,順著凹槽向前流動,但僅僅前行了幾尺就突然消散。“通道是暢通的,但終端接收點失去了響應。就像血液流到了斷肢末端,無處可去。”他左臂上被空間裂隙所傷的痕跡隱隱作痛,那紫黑色的印記與穹頂上邪能汙染的顏色驚人地相似。
沈風閉上眼睛,雙手輕輕按在祭壇冰涼的表麵,全力催動【洞察之影】。在他的感知中,整座祭壇不再是冰冷的石頭與金屬,而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能量循環係統。無數光流在刻痕與導槽中奔湧,如同人體的血脈與神經網絡。然而,這幅壯觀的能量圖景中,卻有三處明顯的黑暗區域——能量流至這些節點時便戛然而止,如同斷掉的琴弦。
更令他心驚的是,通過祭壇能量網絡與石匣的共鳴,他的感知如同漣漪般向外擴散,超出了大廳的範圍,深入峽穀的岩層與空間夾縫。在遙遠的東南方向,他捕捉到了一絲微弱但同源的能量波動,堅定而持續,仿佛黑夜中的孤燈。另一處則在正北方,更近一些,但信號飄忽不定,時強時弱,像是被什麼東西遮蔽或乾擾著。
“祭壇的能量循環是殘缺的,”沈風睜開眼睛,瞳孔中仿佛有星圖流轉,“有三個關鍵節點黯淡無光,需要外部能量源激活。而且…”他頓了頓,指向感知中的方向,“…峽穀裡還有兩處與祭壇同源的能量波動。一處穩定,一處飄忽。”
他走向祭壇基座的一個側麵,指向那裡一個不起眼的、與其他導流槽相連的圓形凹陷。這個凹陷的大小與石匣底部的某個組件驚人地吻合。“石匣可能不僅是鑰匙,還是…能量調節器或共鳴器。但僅靠它還不夠。”
林薇的遠程投影閃爍了一下,她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來,帶著數據快速處理後的確信:“根據沈風副會長的感知數據和現場傳回的影像分析,激活這座祭壇是一個多步驟的複雜過程。心算正在構建能量流動模型…”
短暫的停頓後,心算冷靜的聲音接入:“模型初步結果:激活條件概率評估如下:第一,修複已識彆的三個能量節點,概率匹配度87.3;第二,能量注入需在特定天文時刻進行——當穹頂晶石與特定星辰對齊時,概率匹配度79.1;第三,需要集齊其他鑰匙碎片或組件以補全‘鑰匙’,概率匹配度92.5。三項條件很可能需要協同滿足。”
這一結論讓大廳內一片寂靜。任務的複雜性遠超預期。這不再是簡單的尋找與開啟,而是一場需要精準時機、分散行動、協同配合的精密操作。
“也就是說,我們得先找到並修複那三個壞掉的節點,還得盯著老天爺的臉色,等星星排好隊,同時還得把剩下的‘鑰匙’找齊?”逐星者總結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的調侃,卻也精準地道出了挑戰的艱巨。
“看來是這樣。”沈風的目光再次掃過巨大的祭壇,最終落在那條傳來更強烈能量波動的裂縫方向。“那兩處能量源,可能是關鍵。穩定的那個,或許是另一個碎片。飄忽的那個…可能是修複節點的關鍵,也可能是…守護者,或者陷阱。”
他做出決斷:“我們先集中力量,探索裂縫後的區域。那裡能量反應最強,可能是最近的線索。但在此之前…”他看向石壘手臂上那抹不祥的紫黑色,“我們需要處理你的傷,並確保這個大廳作為臨時基地的安全。”
新的探索方向已然明確,但前路布滿了未知的挑戰。星隕之輝的先行者們站在古老的“群星之眼”前,終於窺見了任務的一角全貌——這不再是一場簡單的尋寶競賽,而是一次與時間、星辰和未知力量的精密博弈。
喜歡命運邊境:開局幽影行者請大家收藏:()命運邊境:開局幽影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