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下了初雪,雪不大,但是大隊長還是趕緊組織人手去交公糧了。
天剛蒙蒙亮,大隊部就陸陸續續的傳出嘈雜聲。沈瑜姐弟快速的洗漱、吃飯。還沒吃完,軍子和石頭就來敲門了,一個在前門敲,一個在後門敲。
姐弟兩個三兩口吃完,兵分兩路去開門。
“哎呀!你怎麼這麼慢啊!都要出發了!”沈楠剛打開門石頭就嚷嚷道。
“馬上好!馬上就出發。”沈瑜把軍子放進來就招呼沈楠:“快戴好帽子、手套,咱們出發!”
“不會吧!小瑜姐,你們現在就戴棉帽子了?過幾天你們戴啥?”石頭瞪著大眼睛看著這姐弟倆姐弟兩個皮帽子、皮棉鞋、皮手套、大圍脖,全副武裝的樣子詫異的問。
沈瑜看著他通紅的耳朵,進屋拿了個耳包給他戴上:“耳朵上是凍瘡吧!好受?!”石頭嘿嘿的笑著,他雖然耳朵、手、腳都有凍瘡,可是已經習慣了,並不覺得冷,摸了摸毛茸茸的耳包很是歡喜。
軍子也帶著他媽自己做棉布耳包,看到他們都準備好了,推著自行車等在門口。
自行車是軍子騎的,前麵坐著沈楠和石頭,後麵坐著沈瑜。
到了隊部,大隊長和五爺爺趕著牛車在前麵,後麵是幾輛板車,前麵有人拉,後麵兩個人推。再後麵是挑著擔子的社員,已經開始出發了。除了劉霞和三鳳,都是男的壯勞力。今天來送糧的都是滿工分。
沈瑜他們的自行車騎到牛車前麵。下了嶺,到和靠山屯大隊的三叉路口,就見靠山大隊的老書記快速的跑過來攔下牛車:“哎呀,老五啊!我們這天不亮就出發了,還是遇到你們了!真是巧啊!哈哈哈...
他後麵挑著擔子,推著板車的社員快速的趕到了前麵。
大隊長被氣笑了:“你可真是越老越不要臉麵了!”
他臉不紅、氣不喘的從兜裡掏出一個皺巴巴的煙盒,抽出一支同樣皺巴巴的煙捋了捋,陪著笑臉遞上去:“看你說的,都走累了吧?歇會兒抽支煙。”
沈瑜早就聽說過這個靠山屯大隊崔書記,靠山大隊年年倒第一。是最窮的大隊。不過確實是因為地理原因所致。聽說通往他們那,很長一段山路十分陡峭,連輛牛車都過不去,可想而知出行有多難。
他們每年到交糧日,都是天不亮就出發,比他們這天剛亮就出發的早兩個小時呢,還是在這裡交彙了。
每年交糧即便錯峰了,還是得排長隊。若晚了,公社糧庫滿了,就得往縣裡糧庫送。那些有拖拉機的大隊還好,他們這樣全靠人力的就太艱難了。所以路上遇到彆的大隊的,差前差後一點的,這個崔支書就憑著他的老臉賠著笑的攔一下,隻為讓自己大隊先過去,排在前麵一點。
青山大隊從分開後就排倒第二,所以對於這個老書記還是挺尊重的。就由著他通過了。
靠山大隊的人倒是都挺能乾的,擔著糧食走得飛快,其實也沒耽誤後麵多少。看到沈瑜幾個騎車從旁邊過,一個在後麵推板車的嬸子還讓他們小心些彆摔了。總之都是善良的人。
到了前麵的三叉路口,兩輛拖拉機攔在路中間,擋住了沈瑜他們的路。
準確的說是攔住了所有這邊要通過的人。
喜歡穿到哪裡苟哪裡請大家收藏:()穿到哪裡苟哪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