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沈瑜就不愛上山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木木每天跟著它爹出去,晚上回來都會帶回來點獵物。好在沈瑜後門不遠就是大山,有條小路比較陡峭,走的人少所以遇不到什麼人。
沈瑜在家叨咕吃的,第一天煉板油,然後用油渣包白菜、蘿卜餡包子。沈楠一進門就問:“姐姐做什麼好吃的了,離老遠就聞到香味了。”
“煉油了!香味傳很遠嗎?”
“是啊!在三奶奶家那就聞到了。前院知青都出來聞味了。”沈楠笑著說:“不信你自己看!”
沈瑜去前麵看看,確實猴子還伸著脖子往這邊觀望呢。
“那以後做東西得小心點了,不然不是露富了嗎?水滿則溢!再被盯上就遭了。”沈瑜自語道。
沈楠也點點頭表示認同。
沈瑜和沈楠分頭先去給張奶奶和五爺爺送了包子。沈楠去張奶奶家走得前門,沈瑜去牛棚走得後門,好在這裡離牛棚不遠,走後門也算隱蔽。
剛過牛棚就見一個女人出來收衣服。女人臉色蠟黃,還有點浮腫。很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而且穿得十分單薄,衣服褲子補丁摞補丁的看不出原來的底色了。還有點咳嗽,看到端著大盆子的沈瑜,她幾不可見的點點頭就轉身進屋了。
這是沈瑜第一次見到甜甜媽媽。她見過甜甜爸爸的,很斯文單薄的男人,一看就沒做過什麼農活,去山上砍柴還不如她能乾。可是因為孩子受了沈瑜恩惠,還偷偷給沈瑜添柴。
沈瑜端著大盆路過她們院子也沒停,直接去了五爺爺院子。
“五爺爺,我煉了點油渣,包了點包子給您嘗嘗。”
“哎呦!白麵包子!這得多少白麵啊!你留著過年吃啊!”五爺爺看著這一大盆包子心疼夠嗆。
沈瑜還是第一次來牛棚。之前離得遠,都是沈楠來送,或者石頭去取。
看著五爺爺簡陋的家,炕上硬邦邦的破被褥,沈瑜說:“五爺爺,您放心吃,我家裡還有。對了五爺爺,我家裡有些舊的被褥和一些舊衣裳,當時來時都被我帶來了。您看看要是不嫌棄,我給您送過來用怎麼樣?”
“哎呦!那還有嫌棄的。不過你彆都送人了,衣服小了,讓你張奶奶幫你改改,兩件還改不出來一件?破家值萬貫,什麼都能用。可不能那麼手散啊!”
“我知道了五爺爺,有些是我爺爺奶奶的東西,他們都過世了,也不知道您嫌不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那嫌棄啥!你實在用不上的就拿來。但凡改改能用的都留著。半大小子長得快,你改給楠楠穿,小小的費衣服鞋子的呢!”
沈瑜答應著,把包子撿出來,拿著空盆回去了。
吃完飯,沈瑜把廚房交給沈楠打掃就進了空間。
開始整理周家那些舊衣服。留下兩套她換裝用的,其他都包起來。連著那些被褥挑舊的,趁著天黑都送到五爺爺家。
五大爺看著那一大摞被褥半天沒合上嘴。這十個人也用不了這麼多被褥啊!
“五爺爺,我也不瞞你,看著甜甜還穿那麼單薄,我也是可憐她。您這要是用不了這麼多就分分。把那些破衣服拆了,補些補丁,把棉花掏出來加進棉襖裡也能禦禦寒不是。”
反正五爺爺明麵上都很照顧甜甜,沈瑜就直接提了甜甜。五爺爺明白了,他歎了口氣:“唉!你是個心善的丫頭。我也不瞞你,那邊兩個老東西都是老革命了,他們...唉!”
“我知道,您看看這些不夠我家裡還有。缺了什麼也可以跟我說。以後...會好的。”沈瑜離開很久五爺爺還呢喃那句:“以後會好的。”
喬老頭和顧老頭就在五爺爺隔壁的棚子裡,再往外是甜甜一家三口的棚子,緊挨著就是牛棚。
他們的棚子都很簡陋,不說四處透風,也是冷的要命。一晚上不停火都不暖和,更彆說還不能燒一晚上火。讓人家看到他們的煙囪一直冒煙也不行啊!讓他們來改造的,也不是讓他們來享受的。
兩個老頭好歹還有皮毛藏在破褥子裡、破衣服裡,那一家三口就慘了點。就沒件厚的棉衣。他們今年春天才從南方被送來,五爺爺之前還發愁這三個人能不能過去這個冬天呢。
晚上五爺爺帶著石頭把被褥棉衣送去的時候,夫妻倆都給五爺爺跪下了。五爺爺走了之後,更是抱著被子無聲的大哭一場。
喜歡穿到哪裡苟哪裡請大家收藏:()穿到哪裡苟哪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