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去年隻在學校上了一個學期的班,下學期是李想替她代班的。她沒想到李想乾的這麼好,已經被留在了學校。被安排做了四年二班的班主任。
之前他們大隊的孩子們都是去上林大隊的小學上學的,一個單程至少要一個多小時。有一些人家因為路途太遠。都是等孩子長大幾歲才讓他們去上學。所以孩子們上學普遍較晚。尤其靠山屯大隊這樣離得更遠的,上學率更不高。
這幾年,有的大隊還讓知青教孩子們認幾個字,不做文盲就行。這還得益於上麵對於掃盲的宣傳工作,讓一些人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不然上學的更少。
有幾個大隊也向上麵反映過孩子們上學難的問題。在去年縣教育局終於決定選址建校。而現在的華青小學的地理位置是最合適成立學校的。這裡算是周圍好幾個大隊的中間點。
隻不過下林大隊一再的找路子希望學校建在他們大隊,讓上麵猶豫了很久。直到出了沈瑜這麼個不定因素,讓上麵領導留意到原來選址的地方。調研後領導直接拍板還是選了更適合的這裡。
春天學校開學時,因為不是秋天招生期,所以都是轉過來的學生,人數沒有太多。去年秋天開學時,一年級竟然收了近百人,分在兩個班級顯得很擁擠。其他年級轉過來的學生也多了起來。這都得益於他們學校在期末考試時的一鳴驚人。
簡校長五十二歲,勉強一米七的個頭。戴著個黑框眼鏡。洗的發白的灰色布衫。樸素得像個村裡的農民大爺。他很瘦,笑起來滿臉的褶子。整天就知道講課、抓教學。學校所有事務都扔給了時書記做。
你要是以為他是個保守的老學究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教學很有一套,會因地製宜的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改變教學的方式。
是所有教師裡,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但不是唯一啊,因為還有個孩子王沈瑜和他並列。不過兩個人一個靠學識、人品。一個靠有顆童心。
簡校長對教師的培訓也很靈活、多樣化。曾經讓沈瑜懷疑這個老頭不是也是重生的吧?因為他的一些教學理念還是蠻先進的。後來沈瑜發現是自己小人之心了。簡校長是真的把一顆心都投入到了教育事業。他是真的愛孩子,真的敬業。這也讓沈瑜發自內心的敬佩他。
在他的帶領下,學校的學習氛圍很是濃鬱。學生們在期末考試十幾個小學聯考時他們學校各年級綜合總排名名列前三。一時讓從上到下,十裡八鄉的都知道了華青小學。
這還不算,華青還有個時書記。
時清磊書記今年二十八歲。一米七八的個子,相貌中等。可是穿衣服很有範。同樣的白襯衫穿在他身上即便是半舊的也能讓他穿出大牌的感覺。
他國字臉,戴著一副這個年代比較先進的金屬框架眼鏡。平時不苟言笑,也不參與教學。要知道這時候的小學校師資力量缺乏,教師恨不得一個當十個用。不管你是校長還是書記那都是得教課的。
可是簡校長一力的承擔了這方麵的工作。把屬於他的領導工作都扔給了時清磊。而時清磊也是把除了教學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扛了起來。兩個人平時各忙各的,卻特彆的有默契。一副你管內我管外的和諧氛圍。
這時候的農村幾乎都沒通電,孩子們下課就是瘋跑做遊戲。
時清磊先是自己奉獻了一台半導體收音機。讓學生們每天上午跟著廣播做廣播體操。
他還帶著學校的師生一起做泥坯...
更是拉來資金給學校又建了教室,現在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都是全天上課的。不用因為教室不夠用,分上下午的上課了。
聽許菲菲說,他今年秋天還要加蓋幾間。要讓一二年級的學生也能全天上課,還要開設育紅班,讓那些需要在家看著弟弟妹妹的女孩子也能上學。他還要建食堂,讓孩子們可以中午在學校吃口熱乎飯...
最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在去年入冬前,學校竟然通了電,還安裝了電話。這是上林小學才有的待遇啊!可是上林大隊離公社最近,也是最先進的大隊啊!
沈瑜記得前世聽父母說過,他們農村老家是八六年還是八幾年才通的電。這讓沈瑜覺得這個平時嚴肅話不多的時清磊肯定背景強大。
喜歡穿到哪裡苟哪裡請大家收藏:()穿到哪裡苟哪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