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你啊?”
曹安民剛走進供銷社,站在櫃台內的中年婦女便開始招呼。
此時供銷社也剛剛開門營業,三三兩兩的顧客還都是年紀較大的女同誌,曹安民看到售貨員有些鄙夷的樣子也不計較,抬起手晃了晃。
“唉呀媽呀!這麼大一隻雞啊!”售貨員瞪大眼睛驚呼出聲。
另外幾個顧客也被吸引過來,雙眼放光的看著曹安民手中的雞。
從前身記憶結合後世看過的文獻和電視劇,這時候投機倒把的定義遠遠沒有60年代末那股風刮起來那般恐怖。
不僅是投機倒把,就是建國到60年代初,流氓罪的判刑案例都不多。
現在兩派還鬥爭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那些可憐又可恨的孩子還沒有被洗腦。
曹安民之所以拿一隻雞來供銷社也是心裡有底的,對於投機倒把的定義他可太熟悉了。
“小同誌,這隻雞你要賣嗎?”售貨員婦女看著肥碩的老母雞,喉嚨都乾澀了,不自覺的吞咽著口水。
她說的賣自然是一語雙關,彆人問就是供銷社收的。
(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這大集體年代,農村和城鄉私人是可以養殖牲畜的,而且類似雞蛋,雞鴨這些自家養殖產出的農副產品同樣可以賣給供銷社種類國營單位換錢或者換其他物資)
(不過豬牛羊驢這類都是各個生產隊直管,比如豬可以分配賣給社員養殖照顧,到年底上交大隊可以拿到分紅或者計工分,包括自留地種植的糧食和蔬菜,這些收獲後都屬於自己的,可以去自由市場交易,這時候並不算投機倒把,還沒有被年代末那股風氣帶歪)
(隻不過那年代勞動以生產隊的任務為先,加上糧食物資極其短缺,所以很多戶人家隻養一兩隻雞鴨下蛋,甚至一隻都養不起)
“這是自然,不然我來你們供銷社乾嘛,”曹安民點點頭。
他體會到了係統的好處,另一個消費返利係統還沒上班呢,這次來怎麼也要換些錢備著。
“哎喲,這麼大一隻老母雞,可惜不是活的”,另外一個男售貨員也湊了過來,看著耷拉著腦袋的雞一臉的可惜。
“這老母雞我們家養好幾年了,要不是今天早上不小心砸死了,家裡也舍不得賣呢,”曹安民也是一臉難過的樣子。
他是真難過。
抽出來的肉類從係統空間取出都是像是剛斷氣的,還帶著體溫。
要是活的老母雞自己家留著下蛋可比都吃雞肉來的劃算。
不過想到還有豬牛羊甚至老虎,他又釋然了。
他這小身板連頭豬都按不住,更彆說老虎了。
難道放出老虎他一個滑鏟?
他這1米78的體格,勉強夠老虎填飽肚子。
“這隻雞我們供銷社收了,就按8毛錢1斤最高標準收怎麼樣?”中年婦女真怕到手的肉飛了,連忙開口。
“8毛?有點低了...我還是先去隔壁食品站問問看吧,”曹安民臉上帶著為難,心裡mmp。
現在各個農村都沒有多少散戶養雞了,糧食都不夠吃,每天又要上工,災荒年黃鼠狼都家家戶戶去拜年了,這8毛錢都是前兩年的價格了。
他這隻老母雞還這麼大隻,肉多,還是大補的東西,怎麼可能就這麼賤賣了。
“哎!小同誌你等等!”
“1塊1斤!我敢肯定比食品站高!這也是我們供銷社能拿出的最高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