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間歇後,第二首歌的前奏悠然響起。這是一段輕快而富有節奏感的吉他旋律,帶著一絲灑脫和向往,與《平凡之路》的滄桑感形成了鮮明對比,卻又奇異地承接了那種“向前走”的意境。
淩默選擇的是許巍的《旅行》。這些天他本就馳騁在自駕的路上,看遍風景,這首歌的心境與他此刻的狀態不謀而合。而且在前世,這就是他極其鐘愛的一首作品,旋律、歌詞、意境都堪稱完美。
這首歌超越了情愛主題,觸及了更普世的關於人生、自由和追尋的哲學思考。而且歌詞極具詩性,畫麵感強,意境深遠,尤其是副歌部分道出了人生真諦。並且音樂編排與主題高度統一,用溫暖的吉他和開闊的節奏描繪了一段聽覺上的“旅行”。
最重要的是淩默相信,真誠的演唱,會賦予了歌曲新的靈魂,會讓這首歌在這個世界成為一首能撫慰人心、引發深度共鳴的作品。
因為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一種心境,是送給所有“在路上”的人的安慰劑和啟示錄。
前奏展開,淩默開口演唱:
陣陣晚風吹動著鬆濤
吹響這風鈴聲如天籟
站在這城市的寂靜處
讓一切喧囂走遠
他的聲音變得明亮而溫暖,仿佛帶著陽光和青草的氣息。他站在立麥前,身體隨著節奏輕輕搖擺,神態專注而投入,完全沉浸在音樂所描繪的那片自由天地裡。麵具雖然遮住了他的表情,但那微微揚起的下巴和放鬆的肩膀,都透露出一種忘我的享受和灑脫。
隻有青山藏在白雲間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澗
看那晚霞盛開在天邊
有一群向西歸鳥
輕快的節奏和充滿畫麵感的歌詞,瞬間驅散了剛才《平凡之路》帶來的沉重感。許多年輕歌迷臉上露出了笑容,身體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晃動。年長的歌迷也被這清新自然的旋律所吸引,仿佛跟著歌聲進行了一場心靈的遠足。
“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
“讓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
歌聲變得高亢而充滿感激,充滿了對自然、對緣分、對生命的禮讚。
“誰讓我們哭泣,又給我們驚喜…”
“讓我們就這樣相愛相遇!”
“總是要說再見,相聚又分離…”
“總是走在漫長的路上…”
這充滿哲思卻又朗朗上口的副歌,再次擊中了不同年齡段聽眾的內心。
現場年輕人聽到的是對自由、對冒險、對未知精彩的向往。“總是走在漫長的路上”成了他們心中追逐夢想的寫照。
中年人聽到的是對人生旅程的回顧與感悟,那些相聚分離、驚喜哭泣,都是生命的饋贈。“誰畫出這天地”引發了他們對命運緣分的思考。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份絢麗多彩的音樂世界裡,感受到了久違的輕鬆與感動。
歌曲末尾在“aaaa……”的哼唱中漸漸遠去,仿佛旅人消失在遠方地平線,留下無儘的回味。
現場再次爆發出極其熱烈持久的掌聲和歡呼!這一次,掌聲中更多了興奮和快樂。兩首歌,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卻都展現出了極高的創作水準和強大的情感共鳴力。詞曲的優秀,加上淩默全身心投入的、真誠無比的演唱,徹底征服了現場所有人!這才是他們想要的、能真正打動心靈的演唱會!
他的聲音仿佛有種魔力,將歌詞中的詩意、遠方與人生況味精準地傳遞到每個角落。許多人閉著眼,輕輕搖晃著身體,完全沉浸在這首次聽見的版本裡。當他唱完最後一句,吉他尾音緩緩消散在夜空中,短暫的寂靜之後,是如同海嘯般驟然爆發的掌聲、歡呼和口哨聲!
“淩默!淩默!淩默!”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燈光亮起,淩默鞠躬致意,準備退場,但台下整齊劃一的呐喊聲將他牢牢釘在舞台上:“再來一遍!”“安可!安可!《旅行》!”“再唱一次!”
淩默顯然有些意外,他愣了片刻,看著台下那片閃爍著熒光棒、熱情澎湃的星海,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感動。他用手背輕輕按了按眼角,隨即露出了一個無比明亮、甚至帶著點孩子氣的燦爛笑容。
“好。”他隻對著麥克風說了一個字,聲音裡充滿了笑意和篤定。
這個簡單的字眼讓全場陷入了更瘋狂的歡呼!
前奏再次響起,但這一次,一切都不一樣了。有了第一次的聆聽,五萬人仿佛都成了這首歌的“老朋友”。第二遍的演唱,淩默完全放開了,他的情感更加飽滿澎湃,歌聲中多了幾分灑脫和力量。
而台下,變成了史無前例的、震撼人心的五萬人合唱!雖然大家是第一次聽,但那動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詞已刻入心中。
“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淩默將話筒指向台下,五萬個聲音彙成一道洪流,響徹雲霄,絢麗的舞台燈光變成了全場觀眾的追光。“總是要說再見~相聚又分離~”——這充滿人生況味的句子,在此刻被集體唱出,帶著震撼人心的集體共鳴與感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淩默不再是表演者,他成了這場巨型音樂聚會的引領者和參與者。他一邊彈唱,一邊隨著節奏輕輕搖擺,不斷與各個方向的觀眾互動,臉上的笑容從未消失。
當歌曲再次到達尾聲,合唱聲甚至蓋過了他的聲音。他高舉雙臂,閉上眼,全心全意地充當指揮,享受著這由他創造,卻遠超於他的、磅礴而溫暖的聲浪。
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聲浪並未停止,歡呼聲和掌聲仿佛要掀翻整個體育場的屋頂。燈光大亮,淩默站在光芒中央,深深地向四麵八方鞠躬,起身時,能看到他眼角隱約閃爍的淚光。
這第二次的《旅行》,不再是一首簡單的翻唱,它變成了一場五萬人共同參與、即興發生的音樂奇跡,一個注定會被長久傳頌的“神級現場”。
淩默走到舞台前方,真摯地向著各個方向鞠躬:
“謝謝!謝謝珍姐給我這個機會!謝謝‘回聲樂團’精彩絕倫的伴奏!謝謝主辦方!最感謝的是台下的你們,謝謝你們的聆聽!”
他說完,再次鞠躬,準備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