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看美人!_不露臉電台主播,全網都在找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8章 看美人!(1 / 2)

更新更新!)

有人催更,就來更新啦!)

回江城倒計時1天,淩默的生活依舊規律得像上了發條。

上午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下午碼字或處理演唱會最後的細節對接,宋怡也會打著彙報的幌子,每晚向他電話彙報!

但日程表上還有一項固定的安排——去法學係王老師那裡交流學習,雖然要走了,不一定能夠有機會參加全國法律競賽,不過這不影響他的學習。

他還記得,前幾天第一次單獨去王老師辦公室時,心裡若有若無的忐忑和期待。

王老師是位年近五十、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老教授,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銳利而審慎。

他起初對李老師極力推薦的這位“文學係天才”抱有幾分懷疑,法律畢竟是一門需要係統訓練和深厚積累的學科,僅憑一兩次課堂上的靈光乍現,能否經得起深入推敲?

然而,這種懷疑在淩默坐下不到十分鐘後,就開始冰消瓦解。

王老師習慣性地從基礎理論切入,拋出了一個關於“格式條款效力”的經典案例。

淩默的特長不在於繁瑣複雜的法律理論,而在於視野和思維方式,所以他並沒有急於給出結論,而是先梳理了案件的核心法律關係,然後才不疾不徐地分析。

他邏輯鏈條清晰,更讓王老師驚訝的是,淩默的分析並未停留在法條本身,

而是進一步探討了立法本意和司法實踐中對“公平原則”的把握尺度,視角之老辣,完全不像一個門外漢。

隨著交流的深入,王老師的問題開始觸及更前沿、更複雜的領域,從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權歸屬,到數據跨境流動中的法律衝突,甚至是一些他正在研究的、尚無定論的學術難題。

淩默的應對雖然偶有停頓,需要時間組織語言,但他總能迅速抓住問題的核心,並提出極具啟發性的觀點。

他的思路天馬行空,卻又總能巧妙地落回到法律框架之內,那種跨越學科壁壘的視野和洞察力,讓王老師屢屢感到驚豔。

“阿牛啊,”

一次深入的討論後,王老師難得地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和不可思議,

“你真的沒係統學過法律?

你這腦子,不學法律簡直是浪費!

很多我們專業學生鑽了牛角尖都繞不出來的問題,你三言兩語就能點破關鍵。

你這視野和思維方式,太獨特了!”

淩默隻是謙遜地笑了笑:

“王老師您過獎了。

我隻是平時雜書看得多,喜歡胡思亂想,恰好有些想法能和您討論而已。”

“胡思亂想?”

王老師搖搖頭,重新戴上眼鏡,目光灼灼,

“你這可不是胡思亂想。

這是天賦,是難得的法律直覺和邏輯思辨能力。

這次競賽,我對你更有信心了。

好好準備,說不定真能給我們學校帶來驚喜。”

除了在辦公室探討,淩默也會去聽王老師給研究生開的小範圍研討課。

他通常選擇角落的位置,安靜地聽,很少主動發言,但每當王老師將目光投向他,征詢他的看法時,他簡短的點評總能切中要害,引得在場的研究生們側目不已。

漸漸地,法學係的幾位研究生都認識了這位神秘的“編外同學”,私下裡議論紛紛,好奇他的來曆。

在這密集的學術碰撞間隙,淩默的生活也有其他的漣漪。

和蘇青青的演唱會對接也進入了最後階段。

溝通中,蘇青青敏銳地察覺到他言語間偶爾會帶出一些嚴謹的邏輯術語,她開玩笑問:

“淩大才子,你最近是不是偷偷輔修法律了?說話感覺更有條理了。”

淩默打了個哈哈,將話題引回了舞台效果的設計上。

當然,還有和蘇曉的短信交流。

通常是在夜晚,淩默結束一天忙碌,回到公寓後。

蘇曉會分享她練習輪滑的趣事,或者對某個法律知識點的新理解,言語間充滿了活力。

淩默的回複依舊簡潔,但多了幾分耐心和不易察覺的促狹。

蘇曉:“報告!今天嘗試了下速滑,差點飛出去,幸好抱住了柱子尷尬)”

淩默:“看來柱子比我有用。”

蘇曉:“……氣鼓鼓表情)下次讓你見識下我抱柱……不,抱輪滑鞋逃跑的速度!”

淩默:“期待。

記得找根結實的柱子。”

這種輕鬆的氛圍,恰到好處地中和了與王老師進行高強度學術探討後的疲憊。

回家的前一天上午,淩默如約來到王老師辦公室,卻發現門開著,裡麵沒人。

他正要離開,一位路過的學生告訴他王老師在活動室指導辯論隊訓練。

淩默尋了過去,輕輕推開門。

活動室裡氣氛熱烈。

黑板上標注著他們討論的主題法大於情還是情大於法

王老師站在前方,眉頭微蹙,看著場上正在自由辯論的隊員們。

蘇曉果然在列,她坐在反方情大於法一側,神情專注,偶爾低頭記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淩默沒有打擾,悄悄在角落找了個位置坐下,拿起一本桌上閒置的《法學論文集》假裝翻閱,實則安靜地觀察。

王老師注意到了淩默的到來,朝他微微頷首,但沒有中斷指導。

當前的戰況似乎有些膠著。

正方一辯語氣堅定的說:

“……對方辯友一再強調人情的溫暖和變通的重要性,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法律是維係社會秩序的基石!

沒有法律的剛性約束,僅憑飄忽不定的情,如何保證公平?

如何防止同案不同判?

法的普遍性和權威性,正是其對個體情感超越性的體現!”

反方二辯蘇曉:

“正方同學說的固然有理,但法律並非冰冷的條文堆砌。

它的製定離不開對人性的洞察,它的執行更需要執法者的溫度。

比如,刑法中的酌定情節,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不正是情對法的滲透和補充嗎?

完全排斥情的法,將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

蘇曉的發言條理清晰,但氣勢上稍弱。

正方三辯,立刻抓住漏洞:

“反方同學混淆了立法本源和司法適用中的情理考量與法和情孰輕孰重的問題。

我們承認法律有其人性化的一麵,但這恰恰是法律自身通過精密設計包容了情,而非情淩駕於法之上!

當嚴格依法判決與某些人的情感或同情相悖時,我們是應該屈服於情感,還是堅守法律底線?請對方辯友正麵回答!”

反方一時語塞,蘇曉和隊友低聲快速交流,顯得有些焦急。

王老師適時叫停了辯論。

“好了,先到這裡。

正方今天的立論很紮實,攻擊點也找得準。

反方……”

王老師看向蘇曉這邊,

“你們的防禦有些被動,一直在解釋情如何被法容納,但沒有有力地論證在終極價值上,情為何能、並且應該大於法。

需要更深刻的哲學思辨和更鮮活的實例支撐。”

王老師目光掃視全場,最後落在了角落的淩默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考量。

“阿牛……哦,就是曾阿牛同學,”

王老師記得他彆致的名字,笑著對隊員們介紹,

“這位是曾阿牛同學,雖然不是法學專業的,但對法律有很獨到的見解。

阿牛,聽了剛才的討論,有沒有什麼想法?

不妨來參謀參謀,給我們提供點外部視角?”

突然被點名,所有辯論隊員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淩默身上。

蘇曉看到他,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帶著驚喜和期待,悄悄對他眨了眨眼。

淩默合上手中的書,禮貌地站起身,謙遜地婉拒:

“王老師,各位同學好。

我隻是個旁聽的,辯論是專業活,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他確實覺得這個話題有趣,但不想出風頭。

“哎,彆客氣嘛曾同學,”

王老師鼓勵道,

“就是非專業視角才珍貴。

辯論就是要聽到不同的聲音。

隨便說說,就當是交流學習。”

幾位辯論隊員也好奇地看著這個被王老師特彆介紹的“外援”,眼神中有好奇,也有幾分審視。

正方一位隊員半開玩笑地說:

“是啊,曾同學,幫我們打破一下思維定式唄?”

淩默見推辭不過,隻好重新坐下。

目光先是溫和地落在略顯焦急的蘇曉臉上,對她微微頷首,仿佛在傳遞一種“彆急,看我的”的默契。

然後,他轉向正方和全場,聲音清晰而沉穩,卻帶著一種不同於先前理性分析的詩意力量。

沉吟片刻,開口道:

“好的,那我嘗試站在反方同學的立場,談談我對情大於法的理解。

這個大於,或許並非指在權威上淩駕,而是在本源、溫度和終極關懷上,情是法無法割舍的母體與歸途。”

他開場便定下了一個更高的基調。

“首先,讓我們追溯源頭。

法律是什麼?

它不是憑空產生的神諭,而是從人類最樸素的情感與道德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智慧之樹。”

淩默的聲音帶著一種敘事的魅力,

“我們看到不公時會憤怒,這是情;

我們渴望被公平對待,這是情;

我們憐憫弱小,這也是情。

正是這些共通的情,經過千百年文明的沉澱、理性的提煉,才逐漸凝結成條文,形成了法。

所以,從誕生那一刻起,法的血管裡流淌的,就是情的血液。

否定這一點,法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他看向正方,語氣平和卻極具力量:

“正方同學強調法的剛性秩序,這沒錯。

但請彆忘了,這秩序所要維護的公平、正義本身,就是人類最深沉、最普遍的情感訴求!

我們製定法律,終極目的不是為了冰冷的規則本身,而是為了守護人心中的那份安寧、公正之感

——這難道不是最宏大的情嗎?”

接著,他轉向法的適用層麵,言辭更加生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在法律冰冷的文字走入現實生活的過程中,

情,

是讓法律擁有體溫的火焰。”

他舉了一個例子,目光不經意地掃過蘇曉,看到她正全神貫注地望著自己,

“一位法官麵對一個為生活所迫初次盜竊的人,法律條文告訴他這是犯罪,但心中的情

——那份對人性困境的體察與悲憫

——會引導他在量刑時思考:

如何既能懲戒,又能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不是簡單地一判了之。

這種基於情的裁量,不是對法的破壞,而是讓法的實施更貼近人性的複雜與光輝,

讓正義不僅實現,而且能以看得見的方式、帶著溫度去實現。”

“再者,”

淩默的聲音漸趨深沉,

“當我們麵對法律未能及時覆蓋的灰色地帶,或是法律條文在極端個案中可能顯失公允時,正是情

——我們內心的道德律和惻隱之心

——在扮演著最後的守門人角色。”

他引用了經典,

“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這句話的精髓在於,它承認了法的局限性,並指出情是彌補這種局限、指引法律向善的重要力量。

曆史上,許多法律的進步與完善,正是源於人們對某些合法但不合情現象的普遍反思與抗爭,這反思的動力,恰恰來源於我們共通的情。”

最後,他總結道,目光再次落回蘇曉身上,帶著一種近乎溫柔的肯定:

“所以,我認為情大於法的真正含義在於:

情是法的起點,是法運行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和溫度計,更是檢驗法之善惡的終極尺度。

我們追求的不是情對法的取代,而是一種情法交融、法中有情的理想境界。

一個隻有法而無情的社會,或許是井然有序的,但必然是冷漠的;

而一個有情作為基石和導向的法治社會,才能擁有真正的韌性與活力,才能抵達我們內心真正向往的和諧與善良。”

淩默的話語落下,活動室裡一片寂靜。

他的闡述沒有咄咄逼人的辯論技巧,而是用一種充滿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辨的方式,將“情大於法”提升到了一個更深刻、更動人的層麵。

他完全站在了蘇曉的立場,卻將她可能未能完全表達出的深意,淋漓儘致地展現了出來。

正方隊員張了張嘴,卻發現很難從邏輯和情感上直接駁斥這番論述。

淩默的論點根植於法的本質和目的,讓他們強調法之重要性的立論,反而顯得有些單薄和工具化。

蘇曉完全怔住了。

她看著淩默,心臟像是被一股溫暖而澎湃的潮水包裹。

他不僅理解了她想扞衛的立場,

更用如此優美而有力的語言,將她心中模糊感受到卻無法清晰表達的東西,

像點亮一盞明燈般清晰地照了出來。

那種被深刻理解、被全力支持、甚至被升華詮釋的感覺,讓她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動和暖意。

這遠比任何直接的幫助或安慰更讓她心動。

王老師眼中閃爍著極度讚賞的光芒,忍不住鼓掌:

“精彩!太精彩了!

阿牛同學,你這番情本論的闡述,簡直是給反方觀點注入了靈魂!

這才是辯論應該有的高度和溫度!”

淩默謙遜地微微躬身,坐了下來。

他感受到了蘇曉投來的那道灼熱而充滿感激的目光。

他不知道,這一次,他不僅贏得了辯論場上的喝彩,

更是在某個人的心裡,投下了一顆溫暖而沉重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而對蘇曉來說,淩默此刻的身影,在溫暖的陽光中,仿佛籠罩上了一層格外耀眼又溫暖的光暈。

辯論訓練在王老師一番總結和對淩默的再次讚賞後結束了。

隊員們陸續收拾東西離開,三三兩兩地討論著剛才的精彩交鋒,不時有人向淩默投來好奇和敬佩的目光。

淩默不欲多留,也起身準備悄悄離開。

淩默拿起自己的帆布包,走向門口。

蘇曉見狀,連忙將筆記本塞進包裡,快步跟了上來,動作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學長,等等我!”

兩人並肩走出活動室,來到安靜的走廊。

太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仿佛想儘力延長這短暫的並肩時光。

“學長,你剛才……真的太厲害了。”

蘇曉的聲音比平時更軟,除了興奮,更多了一種由衷的欣賞,甚至帶著點依賴,

“你那麼懂我的立場,說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好像說到了我心裡。”

她仰頭看他,眼睛亮得驚人,裡麵閃爍的光芒比星辰更熾熱,

那是一種幾乎不加掩飾的、清晰可見的傾慕。

淩默側頭看她,女孩臉頰緋紅,眼神裡的情感真摯而滾燙,讓他心頭微微一震。

他習慣了她的活潑與善意,但此刻這種明確指向他的、帶著羞澀卻勇敢的情愫,

如此直接地撲麵而來,讓他有些意外,更有些措手不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意識到,這個看似含蓄的姑娘,在認定的事情上,有著超乎想象的主動和坦誠。

他嘴角牽起一個淡淡的弧度,卻比平時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

“隻是恰好想到那些。

你的思路本身就很清晰。”

“才不是恰好呢,”

蘇曉小聲反駁,語氣卻軟糯,

“你就像是……我的知己。”

她說完這句,自己先不好意思地低了下頭,腳尖無意識地蹭著地麵,

但很快又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他,那份心意,昭然若揭。

走廊儘頭是樓梯口,旁邊有一扇巨大的窗戶,正對著校園裡一片鬱鬱蔥蔥的小樹林。

夕陽在這裡投下最濃烈的一片金光,也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分彆渲染氣氛。

兩人不約而同地在窗前停下了腳步。

“其實……”

蘇曉轉過身,背靠著窗台,仰頭看著淩默,語氣輕柔卻帶著一股破釜沉舟般的勇氣,

“學長,我覺得你就像一本我怎麼也讀不厭的書。

每一次覺得更了解你一點,就發現還有更精彩的篇章在後麵。

我……我好想一直讀下去。”

她的聲音微微發顫,卻清晰無比地將自己的心意傳遞了出去。

淩默的心跳漏了一拍,隨即加速。

女孩的目光清澈見底,裡麵的期待和情感幾乎要溢出來。

他沉默了幾秒,心中那份因即將返回江城而產生的距離感,

讓他原本可能回應的溫熱悄然冷卻了幾分。

他低聲開口,聲音比平時更柔和,卻似乎裹著一層薄薄的紗:

“這本書……也許篇幅有限,

而且,下一章可能暫時要擱筆了。”

蘇曉愣了一下,沒完全理解他話中的深意,

隻覺得他的反應不像預期那般熱切,她鼓起勇氣,帶著點撒嬌和試探的意味:

“那……能不能更新得快一點點?

讀者等得有點心急了。”

空氣仿佛凝固了,彌漫著甜蜜而緊張的曖昧,卻也摻進了一絲微妙的酸澀。

微風拂過,帶來遠處隱約的喧鬨,卻更襯出此處的安靜。

淩默注視著她,眼神深邃複雜。

他向前微微傾身,拉近了距離,近到能看清她眼中自己的倒影,能聞到她發間淡淡的清香。

這個姑娘的勇敢和真摯,像一股暖流衝擊著他。他幾乎要沉溺進去。

他的聲音低沉,帶著磁性的沙啞,卻克製地沒有更近一步,

也許……暫時的停更,是為了更好的後續。”

他話中有話,暗示著分彆,心中卻因她毫不掩飾的情意而泛起波瀾。

他沒想到,這個特立獨行的姑娘突然的“主動”,是如此純粹而動人。

他的靠近和話語讓蘇曉心跳如鼓,她緊張得屏住呼吸,期待著什麼。

就在這時,樓下突然傳來一陣喧鬨的笑聲,是一群學生經過。

這聲響驚醒了淩默,也讓蘇曉下意識地往後一縮,腳跟不小心絆到了窗台下的水管邊緣,身體瞬間失去平衡。

“啊!”她輕呼一聲。

淩默本能地伸出手臂,一把攬住她的腰,將她穩穩地帶回懷裡。

蘇曉的臉頰撞上他溫暖的胸膛,能感受到他有力而快速的心跳,以及瞬間繃緊的肌肉。

這個擁抱緊密而短暫,卻充滿了保護意味。

淩默的手臂堅實有力,環住她的那一刻,仿佛隔絕了所有的嘈雜和不安。

蘇曉的大腦一片空白,全身的血液都湧向了臉頰和被他觸碰的地方。

這個擁抱,因為之前曖昧的鋪墊和即將分離的預感,顯得格外驚心動魄。

幾秒鐘後,淩默率先鬆開了手臂,但扶著她肩膀的手頓了頓,才緩緩收回,確保她站穩。

他的指尖似乎還殘留著她衣衫和體溫的觸感。

“沒事吧?”

他的聲音比剛才更沙啞了些,眼神裡有關切,也有一種複雜的、克製的情緒在湧動。

他想起即將到來的分離,心中輕歎。

蘇曉慌忙站直,低著頭,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來,聲音細弱:

“沒、沒事……謝謝學長。”

她不敢抬頭,生怕被他看到自己燒紅的臉和眼底可能泄露的更多情感。

淩默彎腰撿起帆布包,動作略顯遲緩。

“走路小心點。”

他低聲說,語氣恢複了平靜,卻帶著一絲難以忽略的疏離感,那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本能防禦。

“嗯……”

蘇曉聲如蚊蚋地應著,心底卻因為剛才那個擁抱和他此刻微妙的態度,湧起一股強烈的、酸酸甜甜的預感

——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即將發生,

或者,

即將暫停。

兩人一時無話,並排走下樓梯。

陽光將他們的影子交融在一起,卻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割裂。

那個擁抱的溫熱還未散去,但“回江城”這件事,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已經開始橫亙在淩默心中。

蘇曉心中的情愫愈發清晰,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她習慣獨行的世界裡,那裡有一抹鮮明而難以忽略的色彩,是那麼動人!

陽光正好,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點。

淩默剛和蘇曉分彆,正準備回住處整理行李,準備明天前往家鄉江城,

此時卻突然就被一個氣鼓鼓的、粉嫩的身影攔住了去路。

是唐果果。

小姑娘今天穿了一身極其可愛的粉色係穿搭:


最新小说: 穿越變成ai,科技全靠挖墳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