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布莊開業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0章 布莊開業(1 / 2)

王二將那匹織有“為民做主”四字的棉布攤開時,李瑤正站在府衙後院的織機旁。布麵平整,經緯分明,右下角的暗紋清晰可辨,非是筆墨所繪,而是真真切切織入布中。她未言,隻伸手撫過那四個字,指尖觸到織線微微凸起的紋路,如刻入骨血的誓言。

李震隨後趕來,看了那布片刻,轉身對王二道:“明日掛牌,就用這匹布作鎮莊之物。”

當夜,三間臨街鋪麵連夜整修。原是張府偏院改建,門窗尚新,木料未上漆,露出原色。李震親自帶人拆了舊鹽箱,釘成五層長架,橫擺於牆側。王二執墨筆,在紅紙上寫下“惠民布莊”四字,貼於門楣。李驍率護衛搬來兩張石桌,一作櫃台,一置賬冊。蘇婉則清點出五十隻粗陶碗,預備明日發米之用。

天未亮,織婦們已聚在門外。十人皆著素衣,手攥布袋,內裝自織棉布。有人低頭不語,有人頻頻回望巷口,似怕夫家追來阻攔。蘇婉出麵,逐人遞上一碗熱米湯,道:“今日起,你們不是替夫家織布,是為自己掙米。”

日上三竿,鼓聲三響。

李震立於門前石階,手中剪刀一揚,剪下首匹棉布三尺,當眾浸入水盆。水波蕩起,布未縮,未皺,撈出擰乾,依舊平整。他又取來街對麵士族布商所售麻布同試,麻布入水即縮,擰後變形,色沉如垢。

圍觀百姓竊語漸起。

李震將棉布高舉,道:“此布三不賣——不賣劣質布,不賣高價布,不賣無工錢之布。今日起,舊麻衣可折五文換購棉布一尺。”

話音未落,人群湧動。一名老農擠上前,從懷中掏出一件磨破的麻襖,顫聲道:“換,換兩尺。”

王二接過麻衣,稱重記賬,遞出兩尺棉布。老農捧布在手,反複摩挲,忽抬頭問:“這布……真能穿三年?”

“若你勤換洗,五年不壞。”李瑤立於櫃台後,聲音清晰,“且越洗越軟,不紮身,不黴蛀。”

又有婦人抱孩子上前:“我兒咳得厲害,能用這布做裡衣嗎?”

蘇婉接過布,展開細看,點頭:“棉布吸汗透氣,病患貼身穿最宜。明日醫館便改用棉布裹藥。”

消息如風傳開。未到午時,首批三百尺棉布售罄。收來的舊麻衣八十餘件,儘數送往惠民醫學院,作傷患包紮之用。李震命人再抬出五匹新布,皆由十戶織婦所織,統一幅寬三尺,長四丈,布麵略有厚薄,但已能分經緯。

街對麵,士族布商悄然收攤。

李瑤取出那匹織有“為民做主”的棉布,命人裝入紅漆木匣,置於正堂中央,匣下墊青石台,四角壓銅錢。她親自執筆,在匣旁立一木牌,上書:“首匹成布,天意織紋,民心所向。”

百姓圍觀,有人低語:“真是天降福布。”有人伸手欲觸木匣,又縮回,似敬非懼。

蘇婉召集織婦於布莊後院,宣布設“幼童照護角”。兩名醫學院女學員已候在此處,院角擺著三張矮凳、一隻米鍋。蘇婉道:“每日申時前,孩童可在此看護,贈半碗米粥。織婦可安心入莊上工。”

一名織婦低聲問:“若夫家不許呢?”

“明日起,工錢改發銅錢。”李瑤道,“一尺合格布,十文。斷線三次以上,返工不計酬。每月結算,錢歸織婦本人。”

眾人默然。良久,一名年輕婦人抬頭:“我願入莊。”

“我也入。”

“算我一個。”

五十人名額,一個時辰內報滿。李瑤命王二取來簽押冊,逐人按手印。每簽一人,發一枚銅牌,上刻編號,背麵刻“織戶”二字。

李震立於院中,宣布布莊利潤分配:“三成用於回購棉紗,七成投入再生產。不取一分歸私,不納一文入賬外。”

當夜,布莊燈火未熄。


最新小说: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 被休後,每日情報助我熬過荒年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明豔知青遇上偏執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