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隱秘勢力露端倪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7章 隱秘勢力露端倪(1 / 2)

推荐阅读:

賬本從門縫下被推出來時,少年已走遠。夜風卷起塵土,拂過緊閉的塾門,扉頁上的批注墨跡未乾。寧遠堡的燈火一盞接一盞熄滅,唯餘醫學院值夜的油燈仍亮著。

李瑤在書房翻閱共學塾助教呈報的《識謠辨偽》課反饋。紙頁翻動間,三行字跡停住她的目光:“枯井邊有黑衣人焚信,火不生煙。”“連燒三夜,每夜子時。”“信未燃儘,有片角飛出,落井底。”她指尖輕點紙麵,將三份記錄並列攤開,比對地點與時間。三處枯井呈三角分布,均位於官道外荒嶺,遠離驛站與村落。她取出一張地形草圖,以紅筆標出三點,連線後中心指向一處無名山坳。

次日清晨,蘇婉在醫學院診堂接診。一名流浪醫師背著布裹傷患進來,自稱途經北嶺,遇盜受創。蘇婉查驗傷勢,為胸肋鈍擊,未傷及內腑,施針止痛。那醫師遞來藥囊,稱內有安神針具可助恢複。蘇婉接過,倒出銀針,指尖一滯。針尾刻有細密紋路,非篆非隸,排列如星圖。她取出放大鏡細看,紋路間嵌有銀灰色金屬顆粒,觸之微涼。她取出一柄李氏製式金針對比,材質、刻痕、重量皆不同。

“此針出自何門?”她問。

“家傳古法,療魂之用。”醫師低頭,“祖上曾居極西,後遷於邊。”

蘇婉未再追問,收下銀針封入瓷瓶,命人送至工坊化驗。她另取李氏銀針施治,針入即效。傷患痛緩,沉沉睡去。那醫師欲取回藥囊,蘇婉婉言道:“針具需留樣備案,以防誤用。”對方遲疑片刻,點頭應下。

午後,李瑤收到工坊回稟:銀針所含金屬非鐵非銀,導電性極強,遇熱則微震,似可傳遞脈衝。更異者,其內部有極細銅絲纏繞核心,結構精密,非手工所能成。她立即將報告與“盲驛”地圖並置案頭,沉思良久,召來李毅。

“查三處枯井,掘未燃殘片。”她下令,“不得驚動周邊,用暗哨輪替,帶回所有紙屑。”

李毅領命而去。三日後,殘片送至。紙為粗麻所製,墨跡焦黑,僅存數字與符號:三組“七·九·三”、一個倒三角、以及“爐啟於戌”四字。李瑤對照共學塾情報鏈記錄,發現近十日三條關鍵密報皆在傳遞途中中斷,中斷時間皆為戌時,地點正對應三井連線中心。

她將殘片與銀針報告置於密匣,親送至主廳。

李震正在批閱屯田賬冊。李瑤將證據逐一陳列。他看完,未語,隻將銀針拿在手中翻轉,目光停在那星圖般的刻紋上。

“這紋,不像中原之物。”他說。

“也不像西域諸國。”李瑤補充,“工坊查遍曆代圖譜,無一匹配。金屬成分亦無記錄。”

李震放下針,看向地圖:“三井成勢,中點無跡。若此處為中轉,為何不留人駐守?”

“或許無需人。”李瑤道,“紙片上‘爐啟於戌’,或指某種機關自焚。而‘七·九·三’,極可能是坐標編碼。”

李震沉吟片刻,喚人召集家族核心。

議事廳內,燭火穩定。李驍披甲而入,聽罷彙報,當即起身:“既知其巢,何不發兵剿之?寧遠堡已有根基,豈容暗中窺視?”

“兵未至,信已焚。”李瑤冷靜回應,“三井皆空,無糧無水,非據點,僅為節點。真巢不在明處。”

李毅立於角落,一直未言。此時開口:“情報鏈中斷,非僅因焚信。我部七名細作,近半月所傳消息皆未達中樞。查路徑,皆經此三角區。”

李震目光一凝:“你是說,盲驛不止傳信,還截信?”

“不止。”李毅道,“我昨夜查驗驛站日誌,發現三名登記流民,籍貫、口音、傷痕皆對,但指印有異。細看,指腹有極細劃痕,似長期握某種器械所致。他們登記後,皆在戌時離鎮,行向荒嶺。”

廳內一時寂靜。

李驍皺眉:“若真有隱網,為何此前從未顯露?舊士族謀叛時,不見其動;共學塾初立,亦未阻撓。如今風平浪靜,反倒現形?”

“或許,此前他們也在看。”李瑤低聲,“看我們能走多遠,走多快。現在,他們覺得該出手了。”

李震緩緩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三井連線中心:“不為阻撓,是為記錄。他們在收集我們的一切——製度、技術、人心流向。此非叛亂,是觀測。”

他轉身,看向李瑤:“可推演否?”

李瑤點頭,取出“乾坤萬象匣”。匣麵微光流轉,她將殘片、銀針、驛站日誌一並置入感應區,啟動“天機推演”。精神力如絲線抽出,纏繞信息鏈,逆溯因果。

刹那,她雙目緊閉,額角滲汗。影像浮現:幽暗地宮,青銅巨爐矗立中央,爐身刻滿與銀針相同的符文。黑袍人立於爐前,手執火把,緩緩插入爐心。火光驟亮,映出牆上兩個古篆——“影爐”。

推演止於此刻。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