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柱炸開的瞬間,地宮穹頂的裂紋被撕得更寬,雨水順著青銅齒輪的溝槽滴落,在核心室中央彙成細流。李驍站在試射台邊緣,火銃握柄已被水汽浸涼,他抬手抹去槍管上的水珠,聽見深處傳來齒輪咬合的悶響,像是某種巨獸在黑暗中蘇醒。
李震蹲在能量槽前,掌心壓著裂成兩半的玉印。國運空間的投影懸浮在空中,火炮圖紙僅顯現出炮架輪廓,係統提示閃爍:“當前能源僅支持解鎖65藍圖。”他抬頭看向李瑤。
“青銅齒輪可轉化3。”李瑤翻動賬冊,指尖點在“廢棄機關塔組件”條目上,“昨夜炸毀的三百座塔,拆解後共回收四百七十二枚標準齒輪。”
蘇婉將藥囊傾倒,最後一撮紫黑色藥粉滑入能量槽。蒸汽驟起,齒輪染上暗紋,係統提示跳動:“醫道機械共鳴觸發,額外獲取7能源。”她退後半步,指尖殘留的藥粉微微發燙。
李震抽出短刀,劃開手掌,血滴落在玉印斷裂處。金紋自掌心蔓延,順著裂痕注入地脈。龍脈之氣湧動,隱藏能量柱轟然升起,金色光紋纏繞投影,火炮圖紙完整展開——炮身、炮閂、引信結構逐一顯現,末尾標注“需精銅炮管、穩定彈藥、全員共鳴啟動”。
“圖紙有了。”李震收刀,“接下來,造炮。”
鑄劍穀的熔爐在雨中咆哮。老陳舉著剛出爐的炮管試件衝進雨幕,青銅表麵布滿細裂,一觸即崩。他吼出聲,聲音被風卷走。李晨蹲在爐前,盯著閩越投石機殘骸拆出的黏土,指節敲了敲彈槽內壁:“這土能鎖氣,摻進精銅,或許能扛住火藥衝力。”
他起身,將黏土與礦脈精銅按三比七混入坩堝。火焰轉青,銅液流動時泛出異光。李明站在模具旁,軍魂圖譜投射而出,破城錐的影像在雨中融化,重新凝成炮管輪廓。李晨對照圖紙,調整模具角度,低聲道:“三疊鍛造,分層淬火,每鍛九錘,冷壓三息。”
第三爐銅液澆鑄時,李毅帶回風箱增壓裝置。暗部從南嶺殘部手中奪下此物,鐵殼厚重,葉輪帶齒。李晨將其接入熔爐,火焰猛然拔高,銅液沸騰速度提升近半。老陳帶著工匠輪番錘打,七十二小時內,炮管成形——長六尺,內徑三寸,管壁厚兩寸,表麵刻有導熱溝槽。
校場試射台搭建在山坳背風處。李驍拆開火銃彈囊,銅殼內壁的螺旋紋路在火光下清晰可見。他取出一粒霰彈,塞入炮膛模擬器,拉動扳機。後坐力反饋板震顫,指針偏移0.3度。
“炮身傾斜。”他抹去炮口殘屑,“彈道會偏。”
李悅盤坐於炮架旁,殘玉簡懸浮半空,紅線斷裂處微微抽搐。她咬破指尖,血絲纏上紅線,試圖編織穩定索。紅線剛嵌入炮身紋路,便“啪”地崩斷。
李瑤撕下密信殘頁,墊入玉簡裂縫。紙麵殘留的“曹瑾”印鑒與閩越王印重合處,竟泛起微光。李悅再試,紅線緩緩嵌入青銅,形成網狀結構。
蘇婉調配火藥,加入毒菌孢子提取的穩定劑。藥粉與硫磺混合時,泛出淡紫光暈。她倒入引信管,輕吹一口氣,火藥未燃,卻微微升溫。
李震將裂玉印按在定位盤上。血水順著溝壑流下,恰好勾勒出炮架基座輪廓。他未動,目光落在李驍身上。
李驍解下彈囊,將銅殼螺旋紋路對準炮膛內壁。裝填、閉鎖、點火。轟鳴聲炸開,炮身震顫,但未偏移。沙盤上的靶標被削去一角。
“穩住了。”他說。
三百機關塔同時噴出蒸汽。李毅在江麵潛行,鉤索纏住敵船舵機,忽然察覺水中倒影異常——一道炮影橫亙江底,與父親沙盤上的血漬完全重合。他未動聲色,繼續切割舵軸。
校場鐘聲響起,第五十二次校準完成。李瑤將圖紙鋪在石案上,李毅的鉤索反射月光,照在炮身穩定索接縫處。光斑移動,波長校正。李驍抬手,火銃隊列齊鳴槍,聲波震動空氣,炮身共鳴。
蘇婉將藥囊覆在炮口,紫光蒸騰,驅散濕氣。李明激活軍魂圖譜,破城錐的火油影像包裹炮彈,形成隔水層。李震抽出裂玉,插入炮身卡槽。龍脈之氣順槽而下,引信自燃。
炮彈出膛,帶著螺旋霰彈,劃破雨幕。三百丈外山體轟然炸裂,碎石飛濺,山腰被削去一層。鑄劍穀的雨滴在衝擊波中凝滯,隨即被染成銅色,如金屬塵埃般懸浮片刻,才緩緩墜落。
李驍站在炮後,炮身滾燙,銘文“天工一號”在硝煙中浮現。他伸手擦拭,發現下方浮現出一道龍紋,隻皇族血脈可見。他未言語,轉身檢查炮閂閉鎖情況。
蘇婉的藥囊自動展開,一張新方浮現:《火炮養護十二要訣》。第一條寫著“每日辰時以鹿茸灰擦拭炮膛,防潮蝕”。
李毅的鉤索纏住一塊飛濺的炮彈碎片,斷麵露出銀灰色塗層,與閩越戰船防水層一致。他捏碎碎片,粉末在掌心留下灼痕。
李瑤站在石案前,推演量產方案。曆史修正值僅剩3。她啟動“科技命運”交叉算法,輸入鑄造順序、能源分配、人員輪值,最終得出節省47能源的流程。她撕下圖紙一角,墊在閩越布片下,發現布片吸收能量後,竟成為傳導介質。
李震劃破手臂,血滴在圖紙簽名處。龍脈之氣滲入紙麵,圖紙自燃,火光中浮現三座新炮台位置。
西北方傳來悶響,那是被能量光刃摧毀的第三十七輛鐵皮車殘骸自燃。焦味隨東風飄來,李瑤抬了抬鼻,筆尖頓在“第二批精銅熔煉時間”一欄。
李驍解開外袍,蓋在炮身上。雨水打濕衣角,他未動,手仍搭在炮閂拉環上。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