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盛世續,未來明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9章 盛世續,未來明(1 / 2)

窗外風起,簷角銅鈴輕響,李震握筆的手終於落下,墨跡在竹簡上緩緩洇開,寫下兩個字——“綱要”。

他擱下筆,抬眼看向殿外。李瑤正從回廊走來,手中捧著一冊玉簡,封皮上刻著“民生趨勢”四字,字跡工整,邊角微有磨損,顯是連夜整理所成。

“進來。”李震道。

李瑤入殿,將玉簡置於案上,未多言。她知道昨夜城門口那塊“官不欺我,我不瞞官”的木牌已送入內府,也知道陛下整夜未眠。此刻他眼中雖有倦色,目光卻比往日更沉。

“聽證會收上來的四十七件民情,已歸類完畢。”李瑤開口,“十九項可即刻推行,二十八項需三月內調研反饋。但臣以為,治國不能隻追著民聲跑。”

李震點頭:“你說下去。”

“百姓所求,多為眼前之困。可若隻解眼前,十年後又當如何?田畝會耗,器械會舊,孩童長大,卻無新學可授。今日之策若不成體係,明日便成積弊。”

她翻開玉簡,一道光紋自簡麵升起,映出九州地形,其上浮現出流動的數據點陣——人口增減、糧產波動、工坊分布、學童比例,層層疊疊,如星羅棋布。

“這是國運空間推演的未來十年圖譜。”她說,“若無係統規劃,三十六州將麵臨三大隱患:其一,識字者不足三成,地方官吏後繼無人;其二,匠戶子弟難入工造司,技術傳承斷層;其三,村醫無統訓,藥材調度無序,疫病一旦暴發,難以應對。”

殿內一時靜默。

李震起身,走到光紋前,伸手輕觸一處紅點——那是西北邊州,十年後預計人口流失將達四成。

“所以,我們不能隻做修補之人。”他低聲說,“要做鋪路之人。”

話音未落,殿外傳來腳步聲。蘇婉步入,手中提著一隻藥箱,箱角有磨損,顯是常帶在身側。

“剛從城南回來。”她將藥箱放下,“柳娘的孩子燙傷已結痂,托幼所的選址我也看了,三處坊屋皆可改建。但我想的不止於此。”

李震示意她繼續。

“織坊裡六十多名婦人,日織不輟,卻無人識藥理。前日有婦人誤用野葛當葛根,險些中毒。我問她們為何不學,她們說:‘沒人教。’”

她頓了頓:“百姓不是不願學,是沒門路。若連最基礎的醫理都不通,何談防病?若連最簡單的算術都不會,如何記賬?如何識圖?如何操作新械?”

李震目光漸沉:“你的意思是?”

“設‘育才院’。”蘇婉直視他,“不止教孩童,也教成人。五歲啟蒙,三十以下願學者,皆可入學。課程不必繁複,識字、算數、藥理常識、器械使用,四門足矣。”

李震未應,轉身看向李瑤。

李瑤會意,調出數據:“若每縣設一所育才院,三年內可覆蓋三十六州。預計投入工匠三千,教材刊印十萬卷,師資可從千機坊、醫署、工造司抽調。十年後,識字率有望提至六成以上。”

“六成?”李震冷笑一聲,“還差四成。”

“那是最難啃的骨頭。”李瑤坦言,“邊州、山民、流徙戶,分散難聚。但若以村為單位設‘流動講席’,派教員輪駐,或可破局。”

李震沉默片刻,忽然問:“趙德可在?”

片刻後,老臣入殿,拱手而立。

“陛下召見,不知何事?”

“你昨日在聽證會上說,百姓識字多了,難管。”李震看著他,“我現在問你,若百姓不識字,誰來讀律令?誰來核對稅單?誰來操作抽水機、紡車、蒸汽爐?誰來監督你們這些官吏,有沒有多收三文‘紙墨錢’?”

趙德麵色微變,低頭不語。

“蘇婉在鄉間見過孩童蹲地畫藥方。”李震聲音不高,“他們不是蠢,是沒機會。現在機會來了,我們要給。”

他轉向殿中:“從明年起,每縣設育才院,教材由朝廷統一刊發,教員由工造司、醫署、千機坊輪派。凡參與教學者,記功一等,子孫可優先入仕。”

趙德嘴唇動了動,終未反駁,隻緩緩退至一旁。

李震又看向蘇婉:“你說的不止是教育。”

“是。”蘇婉點頭,“還有醫。”

她打開藥箱,取出一冊薄本,封皮寫著《鄉醫手錄》,頁邊卷曲,字跡潦草。

“這是我這些年走村串戶記下的常見病症與用藥。但全天下有幾千個村子,每個郎中都有自己的方子,有的對,有的錯,有的以毒為藥,害人不自知。”


最新小说: 封神:老壽桃弟子,獲贈萬倍返還 廢滓焚天:沈硯的蝕靈路 符咒魔氣與異界摸魚指南 我死遁後,女主徹底黑化了 全球兵王從贅婿到鎮國戰神 腹黑小公主降生後,萌獸們沸騰了 叢林本秩 魂歸三國:孫紹的崛起之路 內衣廠裡的假夫妻 五十大叔遊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