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情報總結,李瑤的深度分析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 > 第741章 情報總結,李瑤的深度分析

第741章 情報總結,李瑤的深度分析(1 / 2)

竹簡在案上攤開,墨跡未乾的字行如蛇遊走。李瑤伸手接過傳令兵遞來的副本,指尖輕壓那行“永昌商行運鹽入豫”,目光一寸寸掃過筆鋒轉折處。

她沒立刻說話,隻從袖中取出一張薄紙,覆在竹簡上,用炭條輕輕拓下全文。隨後抽出三支不同粗細的毛筆,蘸了清水,在另一張紙上臨摹起李震平日批文的習慣——落筆時的頓挫、橫畫收尾的微挑、印泥蓋章前常有的半息停頓。

“不是他寫的。”她低聲說。

身旁文書官抬頭:“公主如何斷定?”

李瑤將兩張紙並排擺正,指著第三列“準許”二字:“父親批閱軍報,向來先驗火漆,再啟封。若急於批複,也會等墨稍乾才蓋印,以免暈染。可這封文書,‘許’字末筆穿過印痕,說明是先蓋後寫。”

她又翻過竹簡背麵,對著燭光細看:“竹片紋理有壓痕,是夾在書冊中久藏所致。但墨色卻新,且滲透不均——有人用舊簡謄抄偽令。”

話畢,她起身走向情報閣深處,推開一扇暗格門,取出三十份驛站通行記錄。每一份都標注了商隊進出時間、貨物種類、押運人數。她逐一比對,發現永昌商行三日前曾以“藥材轉運”為由,申請通過北三郡關卡,申報清單裡並無鹽引。

更關鍵的是,該商隊隨行車馬共十二輛,但實際入關時隻有九輛,三輛空車次日原路返回。

李瑤提筆在輿圖上圈出三條路線:一條自豫章南門入城,經東市直通倉廩;一條繞行西郊,通往屯田兵駐地外圍;最後一條,則止於城北一處廢棄磨坊——那裡曾是舊士族私設的稅卡據點。

她喚來一名文吏:“調取近十日所有進出磨坊的人名冊,尤其是攜帶賬本或印信者。”

文吏領命而去。李瑤坐回案前,鋪開一張素絹,開始繪製《亂局七勢圖》。

第一勢,水患——民間多處流傳“屯田即奪地”,稱李氏將強征良田改作軍墾。她已在三州截獲類似傳單,紙張出自同一批作坊,油墨氣味相近,應為同一源頭印發。

第二勢,蟻穴——兩名醫館醫師接連收到重金聘書,來自北方某富戶,願供宅邸仆役全包。但她查到,那戶人家並無重病成員,且聘書使用的是早已廢止的禮部格式。

第三勢,風眼——鐵器走私量月增四成,主要流向北境荒原。雖無明證指向蠻族,但運輸路徑避開關隘,多借漕運夜行,背後必有熟門熟路之人牽線。

第四勢,霜降——賑災糧調度屢屢延誤,表麵看是暴雨衝毀道路,實則每次延誤前,都有不明身份者提前向地方衙門“報險”。有一次,報信人竟穿著協理司尚未下發的備用號衣。

第五勢,霧障——多地出現偽免稅令,內容與官方版本僅差一字,卻足以讓百姓誤信可免三年賦稅。其中一份甚至加蓋了仿製官印,若非印角缺了一道刻痕,極難辨識。

第六勢,火種——三名歸附士族子弟悄然離家北上,家人報官尋人,卻發現他們沿途留下書信,聲稱“尋師問道”。可這些人原本並不熱衷學問,且行蹤皆彙於一處邊鎮。

第七勢,影襲——偽造文書的時間,全部避開夜間巡更交接時段。這不是巧合,而是清楚掌握守衛輪值規律的人所為。

她將七勢繪成環形圖譜,中心留白,題寫“亂源未顯,勢已成網”。

天將破曉,燭火漸弱。李瑤吹熄一根殘燭,重新點亮一支新的。她取出一份空白調度令,提筆寫下:

“豫章倉將於明日午時啟運粟米五百車,赴東嶺前線補給。押運隊配騎兵三百,路線經青石坡、斷河橋,不得延誤。”

寫罷,她在“五百車”下劃了兩道線,又在“青石坡”旁標注一個不起眼的小字“舊”,這是已停用的度量單位。最後,她在車隊編製中加入一輛無編號馬車,備注“載雜務”。

她把這份文稿封入信匣,交予親信:“按常規渠道送至各關卡備案,確保至少兩名外派文吏看過。”

做完這些,她起身整理卷宗,將《亂局七勢圖》與偽造竹簡原件一同收入匣中,快步走向主帳。

李震仍在案前,手中拿著那份虛假鹽引文書,指節輕輕敲擊桌麵,節奏緩慢而穩定。

“來了。”他抬眼。

李瑤點頭,將木匣放下,打開,先呈上拓印對比圖,再說明墨跡與竹紋不符之處。接著展開《亂局七勢圖》,一一解說七類異常。


最新小说: 贅婿的萬億遺產:重生後我攤牌了 靈武戰界 我在太淵鑄運朝,踏骨成天帝 棋中餘 玄尊收徒記:無情道也卷 本源共鳴:我以武道撼九天 混沌星圖 快穿之心機女上位攻略 開局暴揍武鬆,你是哪個西門啊? 二選一被棄?我改嫁冷麵皇叔成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