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備份網絡”的啟動,如同一場無聲的春雨,在全球範圍內悄然滲透。它沒有“現實重構錨”那般改天換地的磅礴氣勢,卻以一種更堅韌、更貼近大地的方式蔓延。
依托於“啟迪計劃”前期播撒下的無數民生技術節點——“希望信標”的共鳴點、簡化淨水站的服務器、共享農業知識庫的本地終端……這個由林瑤團隊緊急開發的、基於抗乾擾量子通訊和生物能微供電的去中心化網絡,開始將一個個孤立的社區、村莊、甚至家庭連接起來。
網絡的核心,是一個名為“薪火”的開放式知識庫。裡麵沒有高深的聚變理論或空間科技,隻有如何用最簡陋的材料製造過濾器、如何識彆和利用野外可食用植物、如何用基礎草藥治療常見疾病、如何在不同土壤條件下提高作物產量……這些人類文明數千年來積累的、關於生存的最樸素智慧,被重新整理、驗證,並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
起初,這個網絡並未引起太多關注,尤其是在那些尚未受到能源衰減直接影響、依舊享受著現代科技便利的城市人群中。許多人甚至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秩序之眼”在技術對抗失敗後,無奈的退守和情懷販賣。
然而,隨著趙無垠的“現實重構錨”持續發力,變化開始顯現。
首先是一些高度依賴自動化控製和精密儀器的產業開始出現問題。隨後,波及到城市的電網穩定性。電壓波動、區域性停電變得越來越頻繁。維持現代社會運轉的精細齒輪,開始出現鏽跡和卡頓。
恐慌,不再局限於能源行業,開始向社會的每一個毛細血管擴散。
就在這時,“薪火”網絡的價值,如同退潮後裸露的礁石,驟然凸顯。
在某個因持續停電而陷入黑暗和混亂的百萬人口城市郊區,一個早已接入“薪火”網絡的社區,卻展現出了驚人的秩序和韌性。居民們利用網絡上學到的知識,迅速搭建起簡易的雨水收集和過濾係統,組織了巡邏隊維持治安,共享著儲存的食物和藥品,甚至利用社區花園和陽台,開始了小規模的糧食生產。雖然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但基本的生存和社區凝聚力得到了維持。
類似的場景,開始在全球無數個接入了“薪火”網絡的角落上演。這個網絡成了混亂汪洋中的一座座孤島,燈塔的光芒雖然微弱,卻堅定地指引著方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完全依賴中央係統、在危機麵前迅速瓦解的現代化都市。搶劫、騷亂、絕望的呐喊……文明的光鮮外衣被撕破,露出了下麵脆弱的根基。
趙無垠的書房內。
他麵前懸浮著數十個光屏,一邊顯示著全球能源衰減的紅色區域不斷擴大,社會混亂指數飆升;另一邊,則顯示著“薪火”網絡中,那些綠色光點構成的、如同神經網絡般頑強存在的社區,以及其中傳遞著的、關於互助與生存的信息流。
他臉上的平靜終於被打破,眉頭微蹙。
“認知固化……群體依賴……”他低聲分析著,“利用危機下的生存本能,強化對低技術層次生活模式的認同,從而在潛意識層麵,排斥和抗拒更高維度的技術介入和環境適應。一種……精巧的心理錨定。”
他意識到,李默構建的這個網絡,其威脅性甚至超過了“現實裂解炮”。它不是在對抗他的規則修改,而是在從根本上,瓦解他試圖推動的“強製性進化”的社會基礎!
它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即使沒有他那套危險的“火種”技術,人類依然可以依靠彼此和古老的知識活下去,甚至……活出尊嚴。
這對他精心設計的“篩選”機製,是致命的乾擾。
“不能讓它再繼續存在下去。”趙無垠眼中閃過一絲冷芒。他不能容忍一個與他設定的“未來”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如此蓬勃地發展。
他不再試圖從物理層麵摧毀那些分散的節點,那效率太低。他決定,從規則層麵,直接“汙染”這個網絡的核心——信息流本身。
“啟動‘認知汙染協議’。”他對著虛空下達指令,“目標:‘薪火’網絡知識庫。注入‘信息熵增’病毒。”
一種無形的、針對“信息”本身概念的攻擊,悄然發動。
幾乎在同時,“秩序之眼”指揮中心和林瑤的團隊就發現了異常。
“薪火”網絡中開始出現詭異的信息錯亂。一篇關於淨水的文章,其中的關鍵步驟被替換成了毫無意義的亂碼;一份識彆可食用植物的圖譜,其中幾種無毒植物的特征被篡改,與劇毒植物混淆;甚至一些基礎的數學公式和物理常數,也出現了微小的、但足以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偏差!
信息病毒!一種能夠直接扭曲和汙染知識的攻擊!
“他在汙染知識的源頭!”林瑤臉色煞白,這種攻擊方式聞所未聞,“如果人們按照被汙染的知識行動,會引發無數的災難!這個網絡會從希望變成致命的陷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必須立刻清除病毒,修複知識庫!但“信息熵增”病毒如同擁有生命,在不斷變異、擴散,傳統的防火牆和殺毒軟件毫無作用!
危機時刻,李默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隻有他,對規則層麵的異動最為敏感。
他坐在醫療中心的隔離艙內,精神高度集中,那枚殘破的符文在他意識中劇烈震顫。他不再試圖去“淨化”某個具體的汙染物,而是將感知延伸,融入整個“薪火”網絡那無形的信息流中。
他“看”到了那些被扭曲的知識節點,如同潔白畫布上突兀的汙點。他也“看”到了無數依靠這些知識生存的人們,那信任而期盼的目光。
不能失敗!絕對不能讓這最後的希望被汙染!
他放棄了所有複雜的操作,將自身殘存的精神力,化作最純粹的、對“真實”與“秩序”的渴望與堅守,如同定海神針般,錨定在“薪火”網絡的核心!
他無法直接刪除病毒,但他可以……“定義”什麼是“真實”!
以自身對“淨化”規則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類文明無數正確知識的記憶為藍本,李默的精神力化作一道無形的、流淌著白金光芒的“標準尺”,開始在網絡信息流中巡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