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逼退“探索者聯盟”的科考船,如同一劑強心針,證明了流亡文明在隱匿與規則運用上的潛力。李默在危機中的臨陣突破,不僅穩固了自身對第二枚碎片力量的初步掌控,更將“規則隱匿”法門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的引導下,一批核心成員開始掌握中階法門的精髓,“新黎明”星係的“存在感”被進一步壓低,如同融入了宇宙背景噪音之中。
暫時的安全,帶來了寶貴的發展窗口期。
憑借從“旋律文明”持續獲得的技術支援、李默提供的規則洞見,以及自身在絕境中迸發的創造力,流亡文明的科技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
最大的突破,來自於對“星橋”技術的逆向工程與再創新。
當年倉促逃離太陽係,依靠的是“旋律文明”提供的核心算法和人類臨陣補完的框架。如今,在更加穩定和安全的環境下,以林瑤和鐵棺為首的科研團隊,結合新獲得的規則知識,對“星橋”技術進行了徹底的解析和重構。
他們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為一個被動的“使用者”。他們要掌握這門技術,甚至……超越它。
數年嘔心瀝血的鑽研後,一座完全由人類自行設計、建造的小型化、可控“躍遷之門”原型機,在“希望號”的實驗艙內成功啟動!
與“星橋”那龐大、一次性、目的地固定的特性不同,這座“躍遷之門”更加靈活,能量消耗更低,並且理論上可以進行短距離的、目的坐標可調的躍遷!雖然目前僅能支持小型探測器往返於“新黎明”星係內的幾個預設坐標,但其意義無比重大——這標誌著人類文明真正掌握了超光速航行的核心技術,擁有了在宇宙中有限機動的能力!
消息傳出,整個流亡群體沸騰了!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飛躍,更是希望的象征。它意味著,他們不再是被困於一隅的逃亡者,他們擁有了探索周邊、尋找更多資源、甚至……在未來某一天,主動出擊的可能性!
然而,伴隨著巨大喜悅而來的,是一個更加宏大、也更具爭議的議題——是否利用這項技術,嘗試尋找並聯係其他可能的人類流亡者?
當年“肅正協議”入侵太陽係,並非所有人類都成功通過“星橋”逃離。有證據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小型艦隊或秘密基地,利用不同的方式、朝著不同的方向進行了疏散。他們是否幸存?流落何方?
“我們必須找到他們!”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與親人失散、心懷愧疚的幸存者,情緒激動,“我們不能拋棄任何同胞!躍遷之門給了我們尋找的能力,這是我們的責任!”
“這太冒險了!”保守派則強烈反對,“躍遷技術還不成熟,範圍有限。盲目搜尋如同大海撈針,且每一次啟動都可能增加我們暴露的風險!我們自身的生存尚且艱難,不能再節外生枝!”
“而且,”鐵棺補充了一個冷酷但現實的問題,“就算找到了,他們是否還是我們認知中的‘人類’?漫長的流亡和不同的環境,可能已經讓他們發生了難以預料的變化。貿然接觸,福禍難料。”
爭論的焦點,最終彙聚於一點:在自身尚未完全穩固的情況下,是否要為了一個渺茫的希望,去承擔巨大的風險?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默。他不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文明精神的引領者。
李默沒有立刻回答。他獨自來到“希望號”的觀測甲板,望著舷窗外那顆正在被一點點染上綠色的“新黎明iv”。他回想起地球上的點點滴滴,回想起那些在災難中逝去的麵孔,也回想起這一路流亡的艱辛與犧牲。
他撫摸著胸前那兩枚溫熱的碎片,感受著其中蘊含的、不僅是力量,更是無數文明興衰沉澱下的厚重。他想起了“觀測者”的默默記錄,想起了“旋律文明”的暗中相助,想起了“肅正協議”的冰冷無情,也想起了那驚鴻一瞥的“寂靜巡視者”。
宇宙是殘酷的,但並非隻有黑暗。文明的火種之所以珍貴,不僅在於其生存的本能,更在於其傳承的責任與聯結的渴望。
他回到會議室,麵對所有期待與不安的目光,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們一路流亡,不僅僅是為了活著。”
“我們守護的,是文明的火種,這火種中,包含著我們的曆史,我們的文化,我們每一個個體的記憶與羈絆。”
“尋找失散的同胞,或許希望渺茫,風險巨大。但如果我們因為恐懼而放棄了尋找,那我們守護的,還是一個完整的文明嗎?我們與那些隻追求自身存在的冰冷機器,又有何異?”
“這不是一次衝動的冒險,這是我們……對自身文明身份的確認與堅守。”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
“當然,我們不會盲目行動。‘尋親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利用躍遷之門,優先探測‘旋律文明’提供的星圖中標注的相對安全星域,尋找任何可能存在的人類信號或活動痕跡,此階段以隱蔽偵察為主,絕不主動暴露。第二階段,視偵察結果評估風險,決定是否進行有限接觸。第三階段……那將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這個穩健而充滿人文關懷的方案,最終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尋親計劃”啟動。
一艘裝備了最新隱匿係統和短程躍遷引擎的小型偵察艦“歸鄉號”,承載著文明的期盼,悄無聲息地駛出了“新黎明”星係,消失在璀璨而未知的星海之中。
它帶走的,不僅僅是一船精英船員和先進的設備,更是流亡文明對過往的眷戀、對同胞的責任,以及麵向未來、敢於聯結的勇氣。
李默站在港口,目送著“歸鄉號”消失的方向。
他知道,這扇“躍遷之門”打開的,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通道,更是文明心靈上的橋梁。
無論“歸鄉號”能否找到失散的同胞,這次出征本身,已經標誌著人類文明從被動逃亡,開始轉向主動探索和重建聯結。
星火雖微,卻渴望照亮彼此,彙聚成河。
而他們的征途,依舊是那片無垠的星辰大海。
第九卷完)
喜歡我把遊戲裡的東西帶到現實請大家收藏:()我把遊戲裡的東西帶到現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