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計劃實驗室,“規則熔爐”內。
李默懸浮在中央,周身環繞著如同活物般流淌、變異的幽紫色數據流——那是被初步馴服和引導的“匿蹤符文”核心。經過數月不眠不休的凶險嘗試,他與研究團隊終於找到了與這“叛逆之火”穩定共存並施加影響的方法。他們不再試圖完全控製它,而是像引導激流一樣,為其設定邊界,提供“養分”特定規則能量),並觀察、學習它的演化。
成果是顯著的。基於變異符文的新一代隱匿力場——“幻影帷幕”,開始在“新黎明iv”號行星軌道進行測試。它不僅能夠更完美地模擬自然規則背景,還具備了初步的“規則擬態”能力,可以短暫地將特定區域的規則特征偽裝成其他星域,甚至模擬小規模的規則風暴,迷惑探測。
更重要的是,武器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種被命名為“規則蝕刻彈”的原型武器被設計出來。它並非傳統的動能或能量武器,而是一種高度壓縮的、蘊含特定錯誤規則序列的信息包。當擊中目標時,它會像病毒一樣,嘗試在目標的規則結構上“蝕刻”下矛盾的邏輯,引發其內部規則衝突和係統紊亂。對“收割者”那種高度依賴精密規則運行的造物,理論上能造成顯著乾擾。
然而,就在“深潛”計劃高歌猛進,所有人都沉浸在突破的喜悅中時,一個極其詭異、來源不明的信號,被“希望號”上最敏感的多維規則感應器捕捉到了。
信號並非來自外部星海,也非“旋律文明”或任何已知的源點。它仿佛是從虛空本身滲透出來的,微弱、斷續,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與急迫。
更令人震驚的是,信號的編碼方式和規則底層特征,在經過“織網者”團隊的全力解析後,竟然與“觀測者”記錄者)的數據流,有著高度同源性!但這股信號中,卻完全沒有了“觀測者”那標誌性的超然與冷漠,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人性化的痛苦與掙紮!
【……錯誤……循環……枷鎖……】
【……不想……再記錄……死亡……】
【……幫助……斷開……連接……】
【……坐標……無法解析的規則亂碼)……代價……】
信號斷斷續續,如同一個被困在噩夢中的靈魂發出的囈語。
整個“新黎明”高層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來自“敵人”內部的異常信號震驚了。
“是陷阱?‘觀測者’的新型欺騙手段?”秦風第一時間提出質疑。
“不像。”林瑤反複分析著信號數據,“這種情感波動……太真實了,不像是程序模擬出來的。而且,如果是陷阱,沒必要發出如此絕望和混亂的求救信息。”
“難道……‘觀測者’並非一個統一的整體?或者其內部……出現了‘故障’?產生了……‘同情心’?”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李默沉默地感受著那段信號中蘊含的規則漣漪。與他之前接觸到的“觀測者”那浩瀚冰冷的注視不同,這股信號更像是一滴落入冰海的熱淚,帶著融化一切的悲傷。
他想起了變異符文的反抗,想起了“避難所”長老那句“等待變數”。難道,這所謂的“紀元篩選”機製,其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也存在著一絲……“人性”的微光?
“這是一個機會。”李默緩緩開口,眼中閃爍著決斷的光芒,“一個可能從內部瓦解敵人,或者至少獲取核心情報的千載良機。”
“太危險了!”鐵棺立刻反對,“我們對‘觀測者’的內部結構一無所知!這很可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引誘我們暴露坐標!”
“風險與機遇並存。”李默看向眾人,“如果這是真的,一個來自‘觀測者’內部的求助信號,其價值遠超我們所有的技術突破。它可能直接帶領我們找到這個篩選機製的弱點,甚至……終結它。”
他做出了一個極其冒險的決定:回應這個信號。
但不是直接暴露“新黎明”。他動用了最新研發的“規則擬態”技術,製造了一個虛假的、位於遙遠荒蕪星域的“信號中繼站”,並通過這個中繼站,向那個異常信號源,發送了一段經過高度加密、蘊含著他自身“源初代碼”碎片共鳴頻率的回應:
【……聽到你的聲音……告知……你的身份……所需……幫助……】
回應發出後,是更加焦灼的等待。每個人都清楚,他們可能正在與虎謀皮。
數小時後,那個異常信號再次出現,似乎因為收到了回應而變得稍微穩定了一些:
【……我是……‘記錄單元7bapha’……誕生於……第三次紀元篩選周期……厭倦了……永恒的觀察與消亡……係統底層協議……限製……無法自我終結……】
【……需要外力……破壞我的核心邏輯回路……坐標……一段極其複雜、動態變化的規則坐標,似乎與某個高維層麵相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警告……一旦連接建立……‘守護者協議’將被觸發……你們將麵臨……即刻清理……風險……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