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導的郵件像一隻輕盈的鳥,悄無聲息地落在了淩雲西山大院的加密工作郵箱裡。
附件裡躺著那份《歸園田居》的策劃書。淩雲點開,逐字逐句地讀著。張導的功底深厚,框架搭得紮實,田園生活的基調定得也準。但淩雲看著看著,眉頭微微動了一下。
太“詩與遠方”了,少了點“柴米油鹽”的實在感。過於強調逃離與回歸的哲學思辨,反而可能拉遠與普通觀眾的距離。前世的經驗告訴他,這類慢綜藝真正的魅力,恰恰在於那些看似瑣碎、卻充滿生命力的日常細節——生火失敗的狼狽,為一碗紅燒肉付出的汗水,朋友到來時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沉吟片刻,打開一個新的文檔。指尖在鍵盤上飛舞,不是推翻重來,而是精雕細琢。
他將“客人需用勞動換取食宿”的規則細化,增加了“點菜需看家底”、“突發天氣狀況應對”等增加戲劇性和真實感的環節。他建議強化“一日三餐”的主線,讓“做飯”和“待客”成為情感聯結的核心。他還特意補充了一點:減少劇本乾預,最大限度捕捉嘉賓最自然的狀態反應,哪怕是發呆、手忙腳亂或者無意義的閒聊。
“真正的治愈,”他在補充意見的最後寫道,“往往藏在最平凡的一天裡。”
郵件回複過去沒多久,張導的電話就追了過來。
“淩雲!我的淩老師!”張導的聲音激動得有些變調,“你這些補充……絕了!簡直給這節目注入了靈魂!尤其是那句‘藏在最平凡的一天裡’,水果台那邊的老總看了,直接拍板,就按這個思路走!一個字不改!”
淩雲握著電話,能想象出張導在那邊手舞足蹈的樣子,嘴角不由微微上揚。能在這個世界,將前世經典的精華以更貼合本土的方式呈現,這種感覺很奇妙。
“你們覺得好用就行。”淩雲語氣平和。
“好用!太特麼好用了!”張導興奮不減,“那……之前說的,你來當飛行嘉賓的事……”
淩雲沒有立刻回答,目光落在辦公桌上那個相框裡,他和林悅帶著孩子在京唐災後安置點與誌願者們的合影上。林悅挽著他的手臂,笑容溫暖而堅定。從災區回來,他一直忙於後續工作,似乎很久沒有好好陪過家人了。這次錄製,或許是個機會。
“老張,”淩雲開口,“如果我去,我想帶個人。”
“帶人?誰?隨便帶!你淩大部長開金口,帶一個團來我們都歡迎!”張導滿口答應。
“我帶林悅一起去。”
電話那頭安靜了兩秒,隨即爆發出更大的驚喜:“弟妹?!太好了!求之不得啊!你們夫妻同框,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看點!我這就去跟台裡說,保證安排得妥妥當當!”
掛斷張導的電話,淩雲的心情也輕快了幾分。晚上回到家,飯菜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林悅正係著圍裙在廚房忙碌,哼著不知名的小調。
吃飯時,淩雲給她夾了一筷子菜,狀似隨意地開口:“悅悅,下個月有空嗎?”
林悅抬眼看他,眸子裡帶著笑意:“怎麼?淩大部長要給我安排任務?”
“張導搞了個新綜藝,叫《歸園田居》,想請我去當一期嘉賓。”淩雲放下筷子,看著她,“我想著,最近你也辛苦了,京唐那邊也告一段落。要不……你陪我一起去?就當度個短假,放鬆一下。”
林悅愣了一下,顯然有些意外。她放下碗,仔細看著淩雲的眼睛,那裡有期待,也有淡淡的疲憊和尋求慰藉的柔軟。她太了解他了,從京唐回來,他心裡的那根弦一直繃得很緊。
“去鄉下……種地、做飯?”林悅歪著頭,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忍不住笑起來,“聽起來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我廚藝可一般,彆給你丟人才好。”
“怕什麼,”淩雲也笑了,“有我呢。再說,節目要的就是真實。”
“那……行吧。”林悅點點頭,眼波流轉,帶著一絲俏皮,“把囡囡送我媽那裡,我就陪淩大部長去體驗一下田園生活,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放下身段,擼起袖子乾農活。”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家庭會議愉快結束。
然而,就在錄製日期臨近,淩雲開始簡單收拾行李時,張導的電話又來了。這次,他的語氣帶著點不好意思和更大的期待。
“淩雲啊,還有個事……得再麻煩你一下。”張導在電話那頭搓著手淩雲幾乎能想象出他的動作),“我們這節目,片頭片尾,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台裡領導說,缺一首能定調子的歌,就是那種一響起,就能讓人靜下來,感覺到‘嗯,對,就是這個味兒’的歌。”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熱切:“我們想來想去,這活兒,非你莫屬啊!你看,能不能再動動金手指,給《歸園田居》寫首主題曲?要求不高,溫暖,治愈,有點生活氣息就行!”
淩雲握著電話,走到窗邊。窗外,西山沉浸在寧靜的暮色裡,歸鳥的鳴叫偶爾劃過天際。他想起自己為這個節目補充的建議,想起即將和林悅一起度過的、遠離喧囂的幾天,想起“平凡的一天”這個概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溫暖,治愈,生活氣息……這幾個詞在他心裡盤旋。
他沒有立刻答應,也沒有拒絕,隻是對張導說:“我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