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部隊終於如願以償的按照林一想要的樣子發展,
但是林一的私生活卻讓他越來越頭疼,小魚現在越來越肆無忌憚,
在林一的屋裡衣服是越穿越少,動不動就靠在林一身上,
旁邊的聖女雖然沒有小魚那麼大膽,可總是一副脈脈含情看著林一的樣子,
林一好幾次忍不住,直接想將小魚就地正法,小魚直接將豐滿的胸脯故意挺著,
一副你趕緊來的樣子,林一又慫了,每當這時候,兩個女人就詭異的吃吃笑著,
聖女派回去的信使又回來了,同時帶回來了大祭司的親筆信,
大祭司對於林一的建議很重視,已經派人去考察林一說的那個叫都江堰的地方,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應該會將部落遷移到那裡,
林一的建議雖然對大洪災來說沒有意義,但對災後重建很重要,
通過聖女的描述,大祭司認為林一就是卦象中預測的天選之人,
他在信中反複叮囑聖女,要想儘辦法嫁給林一,促成兩個部落的聯姻,
另外,如果有可能,儘量促成林一去一趟西川,大祭司認為林一的到來,
對解開神殿青銅祭器的秘密,會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信使回來的,還有一支龐大的隊伍,有二千人左右,
他們是護送大祭司給聖女準備的嫁妝而來,五百匹馬馱,還有二十頭大象及象奴,
連人帶獸以及物資,全部都成為了聖女的嫁妝,其中有五百名還是武士,
隊伍到來的那天,整個寨子都轟動了,要不是林一最近拿出了浮橋這種東西,
估計擺渡都要把魚生累死,浮橋並不是固定的,它是根據林一的需要隨時搭建,
所以平時對魚生部落的擺渡並沒有影響,手上拿著信使帶來的大祭司寫的婚書,
看著山下龐大的陪嫁隊伍,林一的嘴角也是抽動著,
他很是懷疑聖女的部落是不是遭遇大洪災之後,糧食不夠了,
所以大祭司順水推舟,在冬季就要到來的時候,把一部分人口送到自己這裡來養,
要不那些陪嫁來的,除了聖女原來的侍女,其餘基本上都是男的,一半還長著白胡子,
不過林一也沒有拒絕,因為自己原本隻有一個一百多人的小部落,
發展到今天七千多人的中等部落,靠的就是不斷吸納新的人口,
現在加上這陪嫁的兩千餘人,自己部落人口已經接近一萬人左右,
在這個時代,擁有一萬人口的部落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型部落,
畢竟,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口數量往往意味著實力和資源,
然而,儘管部落規模不小,但林一的計劃中卻並沒有閒人存在的空間,
事實上,林一的計劃還遠遠沒有完成,他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手來支持他的構想,
這些人手不僅要參與到各種建設和生產活動中,
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和知識,以確保計劃的順利推進,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林一已經規劃了好幾座工廠,
然而,由於缺乏電力和自動化生產線,他不得不選擇發展人力密集型的產業,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以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聖女現在是相當於奉旨出嫁,所以也是肆無忌憚的糾纏林一,
而聖女部落陪嫁來的人,很多都會采桑養蠶,林一的第一個產業就從聖女入手,
紡織業是古代非常重要的手工密集型產業,
從原料獲取到成品製成,每個環節都需大量人力,
尤其是絲綢生產,蠶農要精心飼養蠶寶寶,從孵蠶、養蠶到摘繭,過程繁瑣且需投入大量精力,
繅絲時,工人需將蠶繭抽出蠶絲,操作細致且效率較低,
織綢環節更是複雜,織工要熟練運用織機,通過不同的織法和圖案設計,
將蠶絲織成精美的絲綢,這需要長期的技藝訓練和大量的時間投入,每一步都離不開眾多手工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