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尖塔”內部的時間仿佛凝固,隻有能量流動的微弱嗡鳴和設備運轉的規律性輕響。
林一站在圓形大廳中央,感受著精純的能量通過地板下方的傳導矩陣源源不斷地注入他模擬的身體。
能量儲備的讀數從危險的15穩步攀升,
載體因之前戰鬥和長途跋涉造成的細微損傷也在高效的能量流衝刷下被逐一修複。
這種“乾淨”、穩定的能量環境,與鏽蝕星環外界的混亂汙濁形成鮮明對比,讓他幾乎產生一種不真實的安寧感。
守夜人靜立在全息星圖旁,紅色的光學鏡偶爾掃過林一,更多的注意力則集中在調取和整理數據上。
牆壁上的巨大屏幕不斷刷新著關於“紛爭墓地”核心區域的掃描圖、
結構分析、能量流動模型以及已知威脅單位的詳細檔案。
這些信息被壓縮成高效的數據包,源源不斷地傳輸到林一意識中與之連接的臨時接口。
同時,大廳一側的牆壁滑開,露出一個小型裝備庫。
裡麵陳列的並非林一熟悉的“觀察者”製式裝備,
而是幾套風格粗獷、透著冷硬工業美學的黑石哨站製式單兵裝備。
雖然款式略顯老舊,表麵甚至有細微的使用磨損痕跡,但保養得極好,能量回路清晰明亮。
“選擇適合你的。”守夜人的電子合成音響起,
“這些裝備的能量核心與尖塔同源,兼容性更高,
對規則汙染的抗性也優於你攜帶的外部裝備。”
林一沒有客氣。他仔細檢視著每一件裝備。
最終,他選擇了一套輕便但防護力不俗的暗灰色複合裝甲,替換了模擬的防護服。
裝甲內襯有微環境調節係統,能更好地隔絕外部汙染。
武器方麵,他放棄了大威力的能量武器,而是挑選了一柄可變形、
兼具近戰格鬥與中程能量衝擊的“鍛錘”型多功能戰刃,
以及一麵可投射小型區域性規則乾擾力場的臂盾。
這兩樣武器更依賴使用者的規則操控能力,
正符合他目前以技巧和應變為主的戰鬥風格。
他還補充了幾個高效的能量電池和一套緊急維生注射劑。
換裝完畢,林一活動了一下身體。黑石哨站的裝甲貼合感意外地好,仿佛本就該屬於他,
這讓他心中泛起一絲複雜的漣漪,但很快被壓下。工具而已,好用就行。
“這是‘紛爭墓地’核心區域的最新結構圖,”
守夜人將一幅極其複雜、標注著大量紅點和危險符號的三維地圖投射到林一麵前,
“數據節點最可能的位置在殘骸中心的‘艦橋’區域,
但那裡也是規則衝突最劇烈、防禦係統最密集的地方。根據殘留信號分析,
節點可能被埋藏在多重物理和規則屏障之下,甚至可能處於某種……時空褶皺中。”
地圖上,代表神殿淨化方舟自動防禦係統的銀白色光點與代表哨站艦隊ai殘魂的暗紅色光斑犬牙交錯,
中間還夾雜著一些更古老的、標識為“鑄造者遺物”的未知威脅區域。
整個核心區域就像一個布滿了高壓電網和地雷的迷宮。
“直接強攻成功率無限趨近於零。”守夜人繼續道,
“你必須利用環境。殘骸內部規則極其不穩定,
某些區域的規則風暴甚至能暫時癱瘓防禦係統。
哨站ai殘魂與神殿防禦係統之間存在持續的低強度對抗,你可以嘗試引導它們的衝突,製造機會。
但要注意,ai殘魂可能已陷入邏輯混亂或瘋狂,極度危險。”
守夜人又傳輸過來幾種特定規則頻率的模擬信號:
“這些是哨站舊式通訊協議的緊急識彆碼和部分權限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