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行宮,臨時書房。
龍涎香混著墨汁味,嗆得人精神一振。
萬曆帝端坐龍椅,目光死死盯著下方。
小徵妲踮著腳尖,胖乎乎的小腳幾乎離地。
張清芷半蹲身,穩穩扶著她的小手,筆尖懸在巨大宣紙上。
“唰!唰!”
歪歪扭扭的字跡,大小不一,卻一筆一劃透著股不容置疑的鄭重。
與其說是寫,不如說是畫。
畫的是大明未來的命盤!
“皇爺爺,要跳出局部修補!”
小徵妲奶聲奶氣,語氣卻斬釘截鐵。
“黨爭扯後腿,財政空殼子,軍屯全荒了,邊軍打不動!”
“四大毛病,得用‘頂層設計’加‘底層執行’,一鍋端!”
寫完最後一筆,她撅著小嘴,對著宣紙“呼——呼——”吹了幾口。
小手捧著沉甸甸的紙,費勁地遞向萬曆帝。
宣紙上,赫然列著三大塊:
一、京師勤王部署安排
二、情報戰略布局
三、遼東改製,逆轉頹廢
“皇爺爺,叫……李汝華、王佐、馮從吾……”
小徵妲伸著小指頭,一個一個點著念。
張清芷在旁提墨,娟秀楷書飛快備注,把歪扭的字變得工整清晰。
萬曆帝接過宣紙,越看心越沉,越看越心驚!
這哪裡是孩童塗鴉?
這分明是一幅大明帝國的人才地圖!
方方麵麵,無一遺漏!
理財乾吏:李汝華戶部老臣,管錢一把好手)、畢自嚴未來天官,理財能手)、王象乾懂邊務更通經濟,裡外一把抓)。
清流直臣:馮從吾、文震孟、楊漣、左光鬥……個個名聲響亮,是天下輿論的風向標,能穩住民心。
邊務能臣:王在晉、袁可立、孫承宗、李化龍,要麼知兵善戰,要麼撫邊有術,都是鎮守一方的狠角色。
科技奇才:徐光啟懂農學、通火器、曉西學,全才)、宋應星玩得轉工藝,搞得來實學)、茅元儀軍事技術達人,武器改良行家)。
中樞老成:沈鯉、葉向高、方從哲雖屬浙黨,但能力硬核,能用)。
爭議悍將:楊鎬
曆史上薩爾滸雖敗,但此前亦有戰功,或許能盤活)
張鶴鳴敢打敢衝,曆史上爭議再大也有可取之處)。
中堅武將:袁崇煥曆史上的他此時應還是福建邵武知縣,名不見經傳)、何可綱、周之夫……全是沒冒頭的潛力股。
甚至還有曹學佺這種文史大家,看著跟經世濟民不搭邊的“無用”文人。
萬曆帝再也忍不住,指著“曹學佺”三個字:“妲兒,這曹學佺……召來做什麼?”
小徵妲歪著腦袋,大眼睛亮晶晶:“皇爺爺,他會編書呀!”
“把咱們打建州壞蛋的故事,編成戲文,讓全天下人都傳唱!”
“人心齊,泰山移,這比十萬兵馬還厲害!”
萬曆帝先是一愣,隨即猛地拍案大笑!
“妙!太妙了!”
“朕的妲兒,真是天授之智!”
他抱著小徵妲,在她軟乎乎的臉蛋上親了一口,滿眼都是狂喜。
“皇爺爺,這次來天津的文臣武將,是未來二十年大明的靠山!”
小徵妲摟著萬曆帝的脖子,認真說道。
“孫女有三個戰略部署,能保大明安穩!”
“哦?說來聽聽。”
萬曆帝來了興致,示意她慢慢說。
小徵妲坐回椅子上,小手一揮,張清芷立刻提筆記錄。
“第一個,京師勤王部署!”
“統帥就選熊廷弼!”
“任務:分層防禦+梯次反擊,不被動挨打!”
“權力:直接對接皇爺爺,再對接內閣,督促糧草火器轉運,少來那些彎彎繞的行政內耗!”
“護城防禦統領,杜鬆!”
“任務:守京師核心區域!”
“行動:訓練民壯,搬物資,修城防,把京城打造成銅牆鐵壁!”
“先鋒統領,馬林!”
“任務:搶下通州、順義這些緩衝據點!”
“行動:盯著建州的動向,保護京師外圍糧道,為主力爭取時間!”
“麻貴,當蒙古聯軍協調將領!”
“任務:跟林丹汗談好作戰細節!”
“行動:盯著建州後方,搞襲擾,還要把建州的動向,第一時間傳給明軍主力!”
“後勤主管,李汝華!”
“任務:保障物資夠吃夠?!”
“行動:優先打通江南—山東—京師的漕運線,調300艘漕船!”
“糧食每周運抵京師20萬斤,少一斤都不行!”
“還要在京師周邊設5個火器工坊,趕造鳥銃、火藥!”
“搞糧草押運登記製,戶部官員跟著糧隊走,看誰還敢克扣延誤!”
“糧食護衛統領,賀世賢!”
“任務:帶山東衛所兵五千步兵!”
“行動:守著通州—京師、昌平—京師兩條糧道!”
“每十裡設一個烽火台,每20裡建一個臨時防禦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烽火台快傳情報,防禦堡死守糧道,絕不能讓糧道斷了!”
“後備支援統領,趙率教!”
“任務:帶河南衛所兵,分三批輪換京師九門的守城士兵!”
“讓守城的叔叔們能歇口氣,保持戰鬥力!”
“火器生產督辦,王佐!”
“任務:主管軍工生產,坐鎮京師火器工坊!”
“行動:派工匠去主力部隊,現場修受損的火器!”
“不能因為裝備壞了,就打不了仗!”
“輿情協調官,馮從吾!”
“任務:穩住民心,造聲勢!”
“讓全京師的人都知道,咱們能打勝仗,不用怕建州壞蛋!”
“特殊作戰,劉綎!”
“這人是‘劉大刀’,武藝高強,最會打遊擊!”
“任務:帶騎兵,專門偷襲建州的運糧隊!”
“夜裡燒他們的帳篷和草料,製造恐慌!”
“讓他們分兵守後方,沒法集中力量打京師!”
“城防火器總指揮,董一元!”
“任務:用三段射擊法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