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楊嗣昌,明白!”他聲音沙啞,帶著不易察覺的顫音,重重頓首。
“郡主殿下洞若觀火,字字句句,皆中臣之肺腑!”
“臣之長,臣之短,在殿下眼中如掌上觀紋!”
“殿下明知臣之弊,仍願以‘劍脊’相托!”
“此等知遇之恩,臣萬死難報!必竭儘駑鈍,為大明‘邊鋒’效死力!”
“不負殿下,不負皇爺!”一番話,情真意切。
朱徵妲那兼具洞察與托付的評價,狠狠擊中了他的心底。
龍椅上,萬曆帝撫須的手猛地頓住,眼中精光爆閃。
他看看楊嗣昌激動的模樣,再看向一臉篤定的小孫女。
心中最後一絲因她年幼而生的疑慮,煙消雲散。
“好!好一個‘劍脊’之喻!”萬曆帝聲音洪亮,激賞難抑,“妲兒此番剖析,入木三分!”
“楊卿之才,朕素已知曉?
“然其長在何處,險在何處,竟不如一三歲稚童看得分明!”
“運籌帷幄,正需此等全局之才,以黃克纘之剛,克其之偏——點睛之筆!妙極!準奏!”
太子朱常洛立在一旁,激動得臉色漲紅,他看著自己的女兒,眼神複雜。
有驕傲,有欣慰,更有幾分自歎弗如。
他上前一步,扶起楊嗣昌,溫言叮囑:“楊卿。”
“郡主既以國士待你,望你亦以國士報之。”
“日後在‘邊鋒’之中,當與熊帥、申郎中及諸位同僚精誠協作。”
“勿負聖望,勿負小女之期許。”
太孫朱由校看得兩眼放光。
小拳頭緊緊攥著,恨不得立刻衝上去抱住妹妹。
在他心裡,妹妹此刻周身罩著智慧的光暈,比說書先生口中的任何傳奇,都要厲害百倍。
下首,畢自嚴與徐光啟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極致的震撼。
畢自嚴壓低聲音,對徐光啟道:“徐兄。”
“郡主此番,已非‘識人’二字能囊括,這分明是用人的帝王術啊!”
“揚長避短,分權製衡,信之用之,亦防之控之……”
“她才三歲……這,這……”他搖了搖頭,認知被徹底顛覆。
徐光啟深吸一口氣,目光灼灼地盯著朱徵妲。
仿佛在審視一件絕世瑰寶,喃喃回應:“天降祥瑞,佑我大明……”
“古人雲‘生而知之者’,今日方信其有。”
“郡主她……生來便是為了輔佐聖主,重振大明河山。”
朱徵妲將眾人的反應儘收眼底,心中安定。
她知道,對楊嗣昌的任命與製衡安排,已獲最高決策層認可。
她輕輕點頭,對楊嗣昌,也對在場所有人說道:“既如此,楊大人,望你謹記今日之言。”
“‘邊鋒’之重,係於社稷,你這‘劍脊’,需撐得起千鈞重擔。”
話音剛落,黃克纘一步出列,單膝跪地。
鐵甲撞擊地麵,脆響震得殿內燭火搖晃。
“臣黃克纘,聽令”
他抬臉時,雙目如寒星,鋒芒畢露:
“郡主以‘剛正為刃’相托,臣便為‘邊鋒’斬除一切內患!”
“楊大人掌戰略擘畫,臣掌反諜監察。”
“他畫江山棋局,臣守棋局底線。”
“他偏則臣糾,他疏則臣補,他忠則臣護,他叛則臣誅!”字字鏗鏘,如刀斧劈石。
楊嗣昌聞言,非但不怒,反而再度躬身:“黃大人剛正,正是臣之鏡鑒!”
“日後若有偏執疏漏,願受黃大人直言彈劾,甘領其罪!”
“好!”朱徵妲開心撫掌:“黃克纘,性剛骨鯁,嫉惡如仇,最擅察奸辨偽,反諜肅貪。”
“楊嗣昌主謀全局,長於擘畫,卻易陷偏執,識人失察。”
“黃克纘恰為其補,以剛正為刃,斬除內部隱患,以敏銳為鏡,照破潛藏奸佞。”
他的核心價值,全在“製衡”與“淨化”情報網絡最怕內部蛀蟲,更怕決策被偏見裹挾。
“令其掌反諜監察之權,一是監人,核查‘邊鋒’成員忠誠度,篩除細作、叛徒。”
“二是監策,
“審視楊嗣昌之戰略推演、情報解讀。”
“若有偏執疏漏,可直奏聖上、太子。”
“三是監權,杜絕體係內以權謀私、徇私枉法。”
“評估結果。”
“黃克纘,任‘邊鋒’反諜監察總長,直屬於聖上與太子。”
“不受決策層直接轄製,專司內部淨化,為‘邊鋒’築牢防火牆。”
“楊主外,籌謀戰略,黃主內,肅清流弊。如此一攻一守,一放一收,方保‘邊鋒’劍脊剛直,無堅不摧。”
兩人一立一跪,一攻一守。
製衡之意,已然擺上台麵,坦蕩磊落。
“好,好一個一攻一守,”萬曆帝看得撫掌大笑:
“一放一收,這才是‘邊鋒’該有的樣子!”
“黃卿,朕許你便宜行事之權——‘邊鋒’之內,凡涉內奸細作,無需奏請,先斬後報!”
朱常洛亦頷首讚道:“楊卿有容人之量,黃卿有護局之銳,二位同心,‘邊鋒’內部可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大人、黃大人,‘邊鋒’非一人之功,亦非一人之責。”朱徵妲看著二人,小臉上露出淺淺笑意:
“劍脊需剛直,利刃需鋒利,二者相輔相成,方能無堅不摧。”
她話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分量。
“臣謹記郡主教誨!”黃克纘重重點頭。
“臣必與黃大人同心協力,不負社稷!”楊嗣昌亦沉聲應道。
“熊廷弼,出列”朱徵妲大聲喊道。
“臣聽令”熊廷弼神情肅穆,行半跪禮。
“熊廷弼,你可是鐵血悍將,久鎮遼東,熟諳邊情,最擅實地調度,逆勢破局。”
朱徵妲小臉嚴肅:“楊嗣昌定戰略框架,黃克纘守內部底線,還需一人將藍圖落地,”
“熊廷弼,你便是那執劍之人。”
熊廷弼低頭,認真細聽,一眾大臣乃至皇爺,太子,太孫都屏住呼吸。
“你的核心優勢直指要害:
“1,戰場實操經驗頂尖,懂軍隊、懂防線、懂建州習性。”
“2.能將戰略研判,轉化為前線可執行的戰術指令。”
3,抗壓能力卓絕,越是危局,越能沉心靜氣,穩住陣腳。”
評估結果:
“熊廷弼,可任‘邊鋒’前線總指揮,直掌邊鎮情報落地,軍事協同之權。”
職責任務:
“前線情報校驗官,核驗各方傳回的遼東軍情,去偽存真,避免紙上談兵的戰略誤判。”
“其二,戰術執行統籌者,依據決策層戰略,調度邊鎮資源、布置哨探網絡。”
“聯動袁崇煥、毛文龍,趙率教,麻貴,尤世功,尤世威,賀世賢,馬林,劉綎,杜鬆,何可綱,戚祚國,周遇吉等將領,形成戰術呼應。”
“其三,危局破局者,若遇建州突襲、防線告急,可臨機決斷。”
“以最快速度穩住戰線,為戰略調整爭取時間。”
熊廷弼虎目灼灼,單膝砸地:“臣願為陛下、為郡主執此利劍!”聲震屋瓦。
“申用懋,”
“臣在。”申用懋恭敬行禮。
“你任職兵部職方司,熟知邊情、心思縝密。”
“邊鋒如利劍,楊嗣昌定劍勢,熊廷弼執劍柄。”
“需一人磨利劍鋒——”
“你,便是那磨劍之人。”
“你的核心優勢,在於‘析’與‘判’:”
“一,情報整合能力極強。能將零散軍報、邊鎮塘報、地圖數據,”
“整合成清晰的《軍情簡報》,去偽存真。”
“二,戰略預判功底深厚。能結合曆史檔案、當前動向,”
“預判建州、蒙古下一步動向,為皇爺爺提供決策依據。”
評估結果:申用懋,可任‘邊鋒’情報總分析師,執掌內析司,專司情報研判、戰略推演。”
“至於錢糧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