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東回到“棒槌溝”沒兩天,楊立中一家三口還有吳雷就一起回來了。
臘月二十九這天,楊耀奎一家三口和孫教授,也趕在年根兒前回到了棒槌溝。
轉眼到了大年三十,楊家四合院裡裡外外透著喜慶:所有門框上都貼上了紅彤彤的春聯,門兩側各掛起嶄新的紅燈籠,一眼望去暖意融融。
院子中間,大全子領著吳雷,用粗壯的木方搭起了一個專門掛燈籠的架子。
十二個紅燈籠整整齊齊地排開掛好,紅彤彤的一片,亮眼又熱鬨,把院子映得亮堂極了。
煜坤和思瑤兩個孩子,一上午都在燈籠底下“噔噔噔”地來回跑,小臉蛋跑得紅撲撲的,額頭上都冒了熱氣,滿院子都是兩個孩子“咯咯咯”的笑聲。
東北的年,最是有滋有味——皚皚的白雪襯著豔紅的燈籠,白得潔淨,紅得熱烈,滿眼都是藏不住的福氣。
喜慶勁兒漫出了楊家四合院,讓整個棒槌溝都浸在了新年的喜悅裡,處處都是喜樂融融的光景。
大年初一,楊家大院子裡都是來來往往拜年的村民,煜坤和思瑤也不在自己家院子裡玩了。他們在“棒槌溝”認識了很多小朋友,跟著那些小朋友滿村子玩。
楊立中家孩子還小,外麵冷,擔心孩子凍著,隻能留在家,羨慕地看著小哥哥、小姐姐在外麵玩。
沈衛東和楊耀奎是最忙的,他們倆要接待前來拜年的縣裡領導,陪著喝茶聊天,走時還要笑嗬嗬地送對方到村外。
初一這天,光縣裡就來了好幾波人,還有其他鄉鎮的。
好不容易到了初三,拜年的人才算消停,一大家子人也能好好在一起說說話、吃頓飯了。
阮宏斌帶領項目團隊來到江岔縣時,已經是正月十三了。
他們與縣領導商談了三天,就簽訂了投資意向合同。
隨後,省地質礦產部門派人對泉陽鎮水源進行勘查和資源屬性檢測,接著環保、衛生防疫等部門的檢測和評估工作相繼結束,此時已到二月初。
小曼和孩子們隨楊耀奎一家人去了春城,老爺子和老太太則隨楊立中一家及吳雷回了京城。
沈衛東還留在江岔縣,他和阮宏斌等人與縣裡完成正式合同簽署後,就開始著手籌備建廠事宜。
王師傅已經辭去正式工作,在廠區建設籌備期間,他暫時負責籌備團隊成員出行的開車任務。
沈衛東見到楊耀奎時,向他問起過王師傅的事。
楊耀奎對王師傅評價挺好,王師傅離職時,他的確想給對方安排個好單位,最後沒能安排,原因也確實如王師傅所說。
聽到沈衛東說要把王師傅招進礦泉水廠工作,楊耀奎誠懇地說了幾句感謝沈衛東的話。
王師傅畢竟伺候了他好幾年,能讓對方有個好去處,也是楊耀奎希望看到的結果。
沈衛東離開江岔縣回港島時,已經是三月份了,小曼和孩子們也隻比他早回來半個月。
港島溫暖濕潤的氣候讓人舒服,可煜坤和思瑤好像喜歡上了冰天雪地的“棒槌溝”,纏著媽媽說再過年還要回去。
小曼笑嗬嗬地先應著,其實她也希望以後每年都能回棒槌溝和家裡人一起過年。
1989年過得飛快,轉瞬就到了年底。
每年回東北過年的願望沒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