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東和小曼在現實和理想之間達成了一致。
接下來的幾天裡,小曼白天都在知青點跟知青們一起學習。
沈衛東在這時候接到了三叔的來信。
三叔對沈衛東結婚的事情沒說太多,隻是告訴沈衛東,結婚的事情隻要是他想好了就行,說了幾句祝福的話,還給他寄來了五百塊錢。
三叔在信裡還跟他說了一件事,就是讓他沒事的時候好好看書學習。
恢複高考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不出意外,明年一定會恢複高考的。
他還囑咐沈衛東,就算是結婚了,也不影響他上大學,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還讓他考京城的大學,他在京城等著沈衛東。
沈衛東看完信,把這件事情跟知青們說了。
白楊聽後,眼眶都蓄滿了淚水,他一直以來的堅持是對的。
其他知青們也都很高興,學習興趣都高漲起來。
沈衛東終於對學習這件事不再有抵觸心理了,他真正融入了知青們的學習氛圍中。
知青們以前不知道沈衛東學習好,他也沒跟知青們提過自己上學的事。
當真正一起學習時,大家才發現,在這些知青當中,掌握初高中知識最全麵的竟是沈衛東。
小曼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
當她知道沈衛東竟然會英語,而且英語還特彆好時,她簡直不敢相信。
她拉著沈衛東回家,在家裡偷偷地跟他學習英語。
在這個年代,學校裡學的都是俄語,英語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語言,學習英語可能會麵臨更嚴格的政治審查,弄不好是要挨批鬥的。
沈衛東的英語是三叔教的。
三叔逼著他學英語,但又警告他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沈衛東告訴小曼,是因為小曼是他最信任的人,自己除了那個小屋子,幾乎什麼事都跟小曼說了。
小曼最初對英語隻是出於好奇,跟著沈衛東學了一段時間後,竟然對這門陌生的語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門語言,那種新鮮感和挑戰感讓她著迷。
後來,她乾脆不再去知青點了,而是跟沈衛東商量好,每天在家學習,還專門抽出大半天的時間用來學習英語。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半個多月,再有半個月就是一九七七年的陽曆年了,沈衛東和小曼的婚事也快到了。
這段時間,兩人都沉浸在學習中,一直都沒抽出時間去縣城購買結婚用品。
他們想著這兩天怎麼也該去了,結果楊耀奎說要領小曼回一趟通市。
父女倆的戶口還在通市,要去把戶口遷回來。
等他們父女回來後,讓沈衛東和小曼去公社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沈衛東是知青,還需要先到大隊打結婚報告。
經過大隊審核後報到公社,公社同意了才能給兩人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這些事情不用沈衛東操心,楊耀奎已經幫他辦理了,因為楊耀奎現在已經就任公社書記一周多時間了。
楊耀奎領著沈衛東把結婚報告交到大隊部劉書記手裡,就領著小曼去通市了。
大隊社員們知道沈衛東要和楊耀奎的女兒小曼結婚了,這個消息當天就傳遍了全村。
正好楊耀奎父女不在大隊,關於小曼和沈衛東的謠言就傳出來了。
小曼在通市結過婚,丈夫死了的事情大隊裡是有人知道的。
當聽說知青沈衛東要跟小曼結婚後,小曼以前的事情就被傳開了。
傳來傳去的,社員們都說沈衛東找的老婆是個寡婦,他還是給寡婦家倒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