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縣裡和市裡的領導還會過來看溶洞。
大隊部的領導班子因為這個溶洞,又開始忙碌起接待的事了。
小曼和沈衛東感冒好了,腳也消腫了,可他倆在“棒槌溝”卻有些待不住了——這段時間,“棒槌溝”天天迎來送往,全是過來參觀溶洞的各單位領導。
楊耀奎也來了一趟,他單獨找小曼和沈衛東問起這事的詳細經過。他倆沒提寶藏的事,說的還是之前那套說辭。
楊耀奎懷疑裡麵是不是有什麼值錢東西被他倆拿走了——畢竟沈衛東之前在冰洞裡找到過一箱子金銀財寶。
所以他很嚴肅地問兩人,說這事很嚴重,他必須問清楚,不能讓倆孩子犯錯。
兩人堅持說什麼東西都沒有,還說當時找他們的人都能作證:他倆身上連個背包都沒有,衣服還都是濕透的。
楊耀奎最終還是選擇相信他倆的話,臨走時還囑咐他倆彆摻和溶洞的事了。
於是倆人商量著要回京城,可又想到這時候走會不會引起彆人懷疑。
畢竟拿了寶藏,心裡還是虛,生怕被人察覺出什麼,便打消了走的念頭。
該來的領導都來了,“棒槌溝”漸漸消停了,沈衛東和小曼懸著的心剛放下,就聽說省裡考古隊又要過來。
他倆一聽說這個消息,心又提了起來——省考古隊過來,鄭爺爺肯定會來。
小曼最清楚考古隊有多專業,隻要有一點蛛絲馬跡,都可能引起他們懷疑。
他倆的小心臟真快承受不住了,真擔心鄭爺爺過來會發現這個溶洞就是“訥殷部寶藏”的藏匿地。
鄭爺爺領著考古隊來了。小曼在“棒槌溝”,又是發現溶洞的人,自然要加入考古勘測工作。
半個多月的考古勘測工作結束了,小曼和沈衛東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因為鄭爺爺和考古隊已經給出了結論:冰洞這一片區域和溶洞,是當年不肯投降努爾哈赤的“訥殷部”餘孽的藏匿地。
那片墳塋地埋葬的都是貴族家奴,沒有什麼考古價值。他們建議,要是想把這裡建成旅遊景點,就將那些墳墓裡的殘骸挖出來,找個地方挖個大坑一起埋了就行。
“訥殷寶藏”的存在,隻有小曼和沈衛東知曉。兩人的心總算踏實了。
鄭爺爺和省考古隊走了,溶洞的事情也終於消停了。
但“棒槌溝”的社員們卻不消停——領導們都走了,溶洞沒人看管,現在誰都可以進去看。
早就想去溶洞一探究竟的社員們,這兩天成群結隊地往山裡去。還有彆的大隊的社員,也大老遠地過來看溶洞。
溶洞不怕看,可這些社員們進去看完,還要伸手去掰鐘乳石,掰不下來的甚至帶工具進去敲。
大隊部的領導們知道有社員破壞溶洞,就用鐵絲網把溶洞口圍了起來,禁止外人進入。
“棒槌溝”因為發現溶洞,熱熱鬨鬨了一個多月,剛要消停,又快過年了。
今年過年,“棒槌溝”大隊的社員一個個都腰包鼓鼓的。
“棒槌溝”去往公社的路上,每天都有來往置辦年貨的社員。
正月二十九,除夕。
楊耀奎開著縣政府吉普車,拉著孫姨、孫教授和孩子回到“棒槌溝”過年。
喜歡知青入贅寡婦家請大家收藏:()知青入贅寡婦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