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日子,沒有人再來打擾小曼了,她也能夠每天安心在古墓工作。
在古墓工作即將結束前,大盛娘的工作調動手續都辦妥了。
她跟劉長江不再冷戰,但矛盾依舊存在,所以她決定跟小曼去京城待上一陣子。
去京城的理由是說要去總公司接受培訓,劉長江也認可這個理由。
其實她一個搞政工的,沒必要去京城的公司接受培訓,隻是想出去散散心。
臨走前,小曼突發奇想,問她想不想去港島,要是想去,在龍城就能把去港島的手續辦了。
大盛娘一聽有這種機會,自然想去港島看看。
小曼見大盛娘答應跟自己一起去港島,就趕緊給沈衛東打電話,讓他給大盛娘傳真過來一份商務邀請函。
大盛娘辦完去港島的手續,古墓研究組在龍城的工作也全部結束了。
回京城前,大盛娘跟劉長江開誠布公地談了一次話,把自己一直憋在心裡的話都說了出來。
劉長江不是糊塗人,他清楚因為自己的兒子讓大盛娘受了委屈,隻是想到兒子不成器,自己不幫他一把,心裡總覺得過意不去。
大盛娘從來沒有阻擋過劉長江幫兒子,但她不希望劉長江自己做不到,還逼著她去做。
去食品廠工作,她是想做出一番成就的,不想讓自己有牽絆,所以她沒讓大盛跟陳美英過去工作;不同意讓劉航夫妻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她希望劉長江能理解她。
劉長江最終還是妥協了。
但大盛娘還是要走,她想去京城、想去港島,想看看外麵的世界。
京城她去過幾次,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這次跟小曼來京城,剛走出火車站,就感受到首都正散發出的勃勃生機——城市裡到處都在建樓房、搞綠化,街道上的人,穿著也都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樣子。
京城是最先刮起改革春風的地方,這股春風從這裡吹向全國。
這股改革的風也吹到了龍城,但龍城太小了,能感受到的隻是一絲微風。
到了小曼家的四合院,雖然她已有心理準備,卻還是被震驚到了——這處院子裡的房子,要是在龍城,都夠一個單位辦公用的了。
小曼的爺爺奶奶知道大盛娘是沈衛東的長輩,更是對他有恩的長輩,自然要熱情相待。
這裡是沈衛東的家,大盛娘自然不會拘束;而且小曼的爺爺奶奶都是和藹的老人,相處起來也容易。
晚上的歡迎晚宴是吳雷做的,他現在做菜的手藝已經相當不錯了。
楊立中兩口子也都回來了,樸順姬一家四口、吳百川一家五口也都過來了。小曼去龍城差不多快一個月,這次回京城,大家聽說她還領回來一位沈衛東的長輩,而且還是對沈衛東有恩的長輩;沈衛東不在京城,他們便想著過來看看,替沈衛東儘一下地主之誼。
大盛娘本就是做領導的人,見來了這麼多人,還都是跟沈衛東一起開飯店的朋友,便客氣地與每個人寒暄。寒暄過後,又聊了一會兒,彼此就都熱絡了起來。
第二天,大盛娘跟著楊立中一起去了京城“五穀稻香”食品公司,小曼則去了單位。
研究院裡現在沒人再敢小瞧小曼了——龍城古墓的項目不僅讓她在研究院站穩了腳跟,她的堪輿本事還因此得到了行業內諸多專家的認可。
她走進研究院大樓的那一刻,甚至覺得自己不仰起頭走路都不好意思。
低調從來不是小曼的性格,如今在單位,她終於揚眉吐氣了。
不過她答應給佟麗麗和劉豔帶護膚品的事可沒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