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趕忙詢問本島奈子價格。
等本島奈子說完,楊帆才知道,他如果能買到本島鋼鐵的二手設備,到底省了多少錢。
首先大噸位電弧爐,主要用於短流程電爐煉鋼。
一套5070噸的超高功率電弧爐,包括爐體、變壓器、電極調節係統等。
進口的需要,需要1000萬美刀。
而想要生產高端鋼材的關鍵是需要,爐外精煉設備。
有沒有爐外精煉,是鋼廠能否生產高附加值鋼材的分水嶺。
除了技術和秘方,這玩意是關鍵中的關鍵。
而想要購買設備的話。
分彆有f鋼包精煉爐或更先進的rf爐的話,需要600萬美刀。
rh真空脫氣裝置的話,則是需要1500萬美刀。
緊接著,就是冶煉鋼鐵的連鑄環節。
從鋼水到鑄坯,這裡需要高效板坯連鑄機
而一套單流或雙流的高效板坯連鑄機,包括鋼包回轉台、中間罐、結晶器、振動裝置、拉矯機、切割設備等。
這類進口供貨商有不少,西門子、德馬克、日立等,價格取決於流數、板坯寬度、自動化水平。
價格在1500萬3000萬美刀之間。
而本島奈子家使用的是德馬克的,需要2000萬美刀。
這些還沒有完!
還有軋鋼環節!
此環節需要熱連軋寬帶鋼軋機。
這是所有軋鋼設備中投資最巨大、技術最複雜的。
有了它,才能將板坯軋製成薄薄的、成卷的鋼材,這是工業的“糧食”。
如果想要弄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需要包括步進式加熱爐、高壓水除鱗箱、粗軋機、精軋機組、層流冷卻係統、卷取機等,長度可達半公裡。
價格極其昂貴,通常在1億2.5億美元之間。
就連本島鋼鐵也是買了普通貨色,也可花了1.5億美刀。
如果還想製作更牛逼的鋼鐵,還需要冷連軋機。
此刻可以將熱軋卷進一步軋製更薄、表麵質量更高的冷軋板,用於汽車外殼、家電麵板等。
這屬於鋼鐵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如果鋼廠最終能上馬冷軋線,即便技術不行,隻靠著這些設備,就能超過巨象鋼鐵廠,畢竟這玩意巨象鋼鐵廠都沒有。
如果有了這些,再加上本島鋼鐵的技術,那麼就能意味著他的廠子已躋身頂尖鋼廠行列。
而這冷連軋這玩意比熱連軋機更貴,竟然1.5億3億美元之間。
本島鋼鐵家的,價值2個億。
楊帆聽完心裡大為震撼。
簡直好家夥。
按照這些價格來說,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鋼鐵廠擁有這些設備。
幾乎都還是國產的一些老舊設備。
也怪不得,這個年代的鋼鐵廠遠遠不能和歐美日韓相提並論。
就這些設備就很難備齊全。
並且即便設備齊全造出來了,也很難有人樂意大規模買賬,畢竟這個時期的鋼鐵水平和國外極大,國外一些汽車製造,機床製造,甚至武器製造都更願意選擇小日子來提供鋼鐵。
這幾乎意味著,楊帆隻要購買這些設備,他就要把鋼鐵銷售目標放在國外。
畢竟國內目前大基建還沒開始。
鋼鐵需求求量雖然不小,但大多數都是需要一些普通鋼鐵,他製造出來高端鋼鐵,市場也不會太大。
畢竟他們本身對於鋼鐵質量需求就沒有那麼高,高質量高鐵製造出來,也是有市無價。
除此之外,如果他選擇購買這些進口材料。
那麼蘇敏兒介紹的那些銷售渠道,也就沒有合作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