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可能是那個幕後傳遞信息之人!
這個發現如同驚雷,在朱橚心中久久回蕩,顛覆了他之前許多的認知和判斷。那個看起來慈眉善目、一心鑽研醫術、甚至有些迂腐的老太醫,竟然藏著如此深的秘密?他為何要冒險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保護自己這個表現出“醫學天賦”的皇子?還是他本身就屬於某個隱藏在宮闈深處的勢力?北三所的“鬼”與他有無關聯?那張“鬼已遁”的紙條,是告知,還是警告?
無數疑問盤旋,卻找不到答案。朱橚深知,此刻任何輕舉妄動都是致命的。杜安道的監視如同天羅地網,他自己的身體也因那次搏命的表演而真正虛弱不堪,急需休養。“慎言,待時”——紙條上的警告是對的,他必須蟄伏。
接下來的日子,朱橚真正成為了一個安靜的病患。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沉睡,醒來時也多是目光渙散,對周遭一切反應遲鈍,喂藥進食都需要乳母極耐心地哄勸。他完美地扮演著一個受創深重、神魂不穩的幼兒形象,甚至偶爾會在夜間無意識地驚悸啼哭,讓守夜的宮人心疼不已。
劉純每日都會前來請脈,眉頭始終緊鎖。他開的方子越發溫和滋補,重在安神固本,調理元氣。他的舉止一如既往的恭敬謹慎,甚至因為朱橚病情的“加重”而顯得更加憂心忡忡,每次診脈都耗時極久,反複斟酌藥方。
朱橚靜靜地觀察著他。觀察他搭脈時指尖的細微力度,觀察他查看自己舌苔和眼神時的專注程度,觀察他與雲奇交談時語氣中的擔憂是否真誠……然而,劉純的表現堪稱完美,那種發自內心的醫者對病患的關切,以及臣子對皇子的恭敬,看不出絲毫破綻。如果不是枕下那張字條筆跡確鑿,朱橚幾乎要懷疑那晚的一切隻是自己的幻覺。
這就是劉純的高明之處嗎?朱橚心中凜然。一個能將自己隱藏得如此之深的人,其城府和定力都遠超想象。與這樣的人打交道,必須萬分小心。
他決定繼續觀察,按兵不動。他不再試圖通過任何方式傳遞信息,甚至減少了與平安的眼神接觸,徹底進入了“待時”狀態。
而外界的風暴,似乎在逐漸平息。
北三所方向的喧囂和緊張氣氛一天天減弱。增派的侍衛雖然沒有撤離,但巡邏的頻率和警惕性似乎有所下降。偶爾能聽到侍衛換防時低語“逆黨……伏誅……”、“地道……封堵……”等詞句,顯示主要的搜捕和清理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從送飯太監偶爾鬆懈的隻言片語和雲奇姑姑設法打探到的零星消息中,朱橚大致拚湊出了事件的官方版本:北三所內發現前朝餘孽利用廢棄密道建立的隱秘窩點,私藏火器圖謀不軌,因意外導致火藥爆炸,大部分逆黨死於爆炸或被隨後趕到的錦衣衛格殺,少數在逃者正在追捕中,地道已被徹底封死。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洞悉奸謀,化解了一場驚天危機。
這個版本真假摻半,掩蓋了許多細節例如裝神弄鬼、具體的火器研發程度、是否有宮內接應等),但足以安撫朝野,穩定人心。一場可能引發朝堂地震的大案,被迅速定性、處理並逐漸淡出視野,充分展現了朱元璋掌控局麵的鐵腕和效率。
靜思齋的封鎖並未解除,但氣氛不再像最初那般劍拔弩張。杜安道沒有再出現,似乎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了彆處。監視依舊存在,但那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朱橚的身體在劉純的精心調理和宮人的悉心照料下,也開始一點點緩慢恢複。臉色逐漸有了血色,食欲稍增,驚悸的次數也減少了。但他依舊表現得比實際恢複速度更慢一些,維持著孱弱的表象,這既是一種保護,也是為了更好地觀察。
平安依舊是那個沉默的影子。他似乎徹底接受了邊緣化的狀態,每日除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雜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角落裡,低著頭,仿佛要將自己縮進地縫裡。但朱橚偶爾能捕捉到,在他低垂的眼簾下,目光掃過那些監視的太監時,會閃過一絲極快極冷的、與年齡不符的厲色。那兩次瀕死的經曆,顯然在這個少年心中刻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悄然改變著他。
時光就在這種表麵的平靜和暗地的觀察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已是初夏時節。庭院中的花草愈發繁茂,蟬鳴初起。
這一日,馬皇後來到靜思齋。她的氣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許多,眉宇間的憂色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疲憊後的平靜。北三所風波漸息,朝局初步穩定,讓她稍稍鬆了口氣。
她看著依舊瘦弱但精神似乎稍好的朱橚,眼中充滿了慈愛和心疼:“小五今日看著氣色好些了。劉院使說需得慢慢調理,急不得。等你大好了,娘親帶你去坤寧宮後麵的小園子玩,那裡新進了幾尾錦鯉,很是好看。”
朱橚配合地露出一個虛弱的、卻帶著些許期待的笑容。
馬皇後又對雲奇道:“陛下日前論功行賞,處置了北三所一案的相關人等。杜安道辦事得力,擢升了司禮監隨堂太監,更得倚重了。”她語氣平淡,但朱橚能聽出一絲淡淡的無奈。杜安道在此事中進一步攫取了權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靜思齋這邊,”馬皇後頓了頓,“陛下的意思,既然風波已過,小五也需要更開闊的環境養病,總困在此處也不是辦法。待過幾日,讓小五搬回坤寧宮偏殿吧。這裡的守衛也可撤去了。”
這個消息讓殿內所有人心頭都是一鬆!封鎖終於要解除了!雖然隻是搬回坤寧宮,依舊在深宮範圍之內,但至少脫離了這種孤島般的囚禁狀態,行動會相對自由許多。
雲奇連忙應下:“奴婢遵旨。回坤寧宮也好,娘娘照看更方便,殿下也能更安心。”
朱橚心中也是一動。返回坤寧宮,意味著能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信息渠道會更多元。但同時也意味著回到馬皇後更直接的視線下,行動需要更加謹慎。而且,坤寧宮人員複雜,眼線可能更多。
是機遇,也是挑戰。
馬皇後又坐了片刻,細細叮囑了朱橚的飲食注意事項,方才起身離去。
靜思齋即將解禁的消息很快傳開,殿內的氣氛明顯活躍了一些。宮人們臉上有了些笑容,收拾東西的動作也輕快了許多。
劉純前來診脈時,也聽聞了這個消息。他並未多言,隻是診脈後對雲奇道:“殿下脈象雖仍虛弱,但已漸有起色,回坤寧宮後,隻需安心靜養,按時服藥,假以時日,必能康複。”他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平穩,聽不出任何情緒。